山西省忻州市耿镇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参考答案:D略2.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醋酸稀释 C.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 参考答案:答案:B3. 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B.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D.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钠与水反应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参考答案:A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 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参考答案:B略6.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 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参考答案:D略7. 某无色溶液与NH4HCO3反应能放出气体,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HCO3-,Zn2+,SO42- B.MnO4-,K+,H+,Cl-,SO42-C.K+,NO3-,SO42-,OH-,Na+ D.Na+,AlO2-,S2-,H+,K+参考答案:答案:C8.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A.制备乙酸乙酯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A错误;B.左池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错误;C.碳和浓硫酸加热生成SO2和CO2,两气体均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错误;D.装置形成密闭系统,如果手捂住烧瓶,玻璃导管内能形成水柱,即可证明气密性好,故D正确;答案为D。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将装有等量的NO2 与N2O4 混合气体的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浸入热水中的玻璃球里气体颜色较浅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C.将稀盐酸滴到二氧化锰固体上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D.将白色的硫化锌固体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现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参考答案:D10. “不粘锅”炊具是在金属锅的内壁上涂一薄层聚四氟乙烯制成,下列对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B.聚四氟乙烯在高温时容易燃烧 C.聚四氟乙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正常使用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D.聚四氟乙烯的分子内支链很多,且彼此缠绕,不会污染食物 参考答案:C略11. 用48 mL 0.1 mol/L的 FeSO4溶液,恰好还原2.4×10-3 mol [RO(OH)2]+,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A.+2价 B.+3价 C.+4价 D.+5价参考答案:B略12. 国际化学组织已将周期表中原主、副族的族号去掉而改称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此规定属于第13列的元素有 ( ) A.铜、银、金 B.氮、磷、砷 C.硼、铝、镓 D.锌、镉、汞参考答案:C略13.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NaOHNH3H2OB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C稀硝酸CuNOH2OD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参考答案:【知识点】气体的制取 J3 J4【答案解析】D 解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方法不合适,故A错误;B、制取氯气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时需加热,故B错误;C、NO与O2反应,收集NO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都合理,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比较简单,注意NO接触氧气就会被氧化成NO2.1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6—三氯甲苯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有机化学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正确;苯乙烯与氢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基环己烷,故B正确;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C正确;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是侧链上的取代,不能生成2,4,6—三氯甲苯,故D错误。
正确选项为D15.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ZWXY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 周期、ⅢA族B.原子半径:X>Z>W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和W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参考答案: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W处于第二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X为Al,可推知Y为Si、Z为N、W为O,结合元素化合物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W处于第二周期,X、Y处于第三周期,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X为Al,可推知Y为Si、Z为N、W为O,A.有上述分析可知,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ⅢA族,故A正确;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X>Y>Z,故B正确;C.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强,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根据位置关系确定元素所处的周期,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升华。
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I)(Ⅱ)所示试回答: ⑴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D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⑶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装置(I)的主要缺点是: ⑸装置(Ⅱ)的主要缺点: 参考答案:⑴离子方程式为: MnO2 + 4H+ + 2Cl- Mn2+ + Cl2↑ + 2H2O ⑵采取的方法是: 将A中液体注入B中并加热至D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开始加热D ⑶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 + 3Cl2 2FeCl3 。
⑷装置(I)的主要缺点是: 导管易被堵塞;尾气排入空气会造成污染 ⑸装置(Ⅱ)的主要缺点: 收集到的产品易被潮解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磷化铝、磷化锌、磷化钙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熏蒸杀虫剂的主要成分,它们都能与水或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PH3,PH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在空气中自燃我国粮食卫生标准规定,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含量≤0.05 mg·kg-1现用如下装置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含量 已知:5PH3+8KMnO4+12H2SO4=5H3PO4+8MnSO4+4K2SO4+12H2OC中盛有200g原粮;D、E、F各盛装1.00mL浓度为1.00×10-3 mol·L-1的KMnO4的溶液(H2SO4酸化)1)写出磷化铝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实验过程中,用抽气泵抽气的目的是 4)A中盛装KMnO4溶液是为除去空气中可能含有的 ;B中盛装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的作用是 ;如去除B装置,则实验中测得的PH3含量将 。
5)收集D、E、F所得吸收液,并洗涤D、E、F,将吸收液、洗涤液一并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25mL,用浓度为5×10-4 mol·L-1 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1.00 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 mg/kg参考答案:(1)AlP+3H2O=Al(OH)3↓+PH3↑(2)打开抽气泵抽气,观察各装置中是否有气泡产生(3)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进入D、E、F,被酸性KMnO4溶液全部吸收(4)还原性气体 除去空气中的O2 偏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