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的概念 一、速记的定义顾名思义,“速”就是快,“记”就是记录简言之,速记是一门快写实用技术 在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时常抱怨自己写得太慢,没有办法把听到的东西立即完整的记录下来其实你写得不一定很慢,而是由于对方讲得太快,写和说不同步一般来说,正常的说话速度和正常的书写速度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是使用速记速记可以一字不漏地记录发言、报告乃至电台电视台播音内容,使语言的发音速度与人们的书写速度实现同步 速记诞生距今已有三千数年的历史,满清末年从西方传入中国速记在日本曾被称为“写言术”、“旁听笔记法”在英、美叫做shorthand(缩略字)在其它国家,如德、法、俄等国,对速记的称谓中大都包具有快、简、短的意思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一些文字改革的先驱,为了改革汉字,把外国速记符号介绍到国内时,也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名称,有的把速记称作字或字母,如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天下公子”,力捷三的“闽腔快字”,张才的“汉文快字全书”;有的把速记称作记音符号,如,沈学的“盛世元音”,李良材的“简易记音法”;尚有的把速记叫做识字新法,如唐穗田的“识字新法”等等当代速记学者陈有章还在设计速符现代化汉字方案,直到1987年,四川速记学者李思元还把他的速记方案定名为《世界(汉语)线点文字》。
对速记的定义各个流派均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统一表述方法《美国大百科全书》(1978年版第24卷)给速记下的定义是“速记是简洁而迅速的书写方法”; 中国大型工具书《辞海》(1979年版)给速记下的定义是“用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方法;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辞书《新华字典》(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给速记下的定义是“一种用便于书写的符号记录口语的方法”由清华大学、中国文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联合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53家著名学府集体编写的权威性“高等学校语言学概论”教材《语言文字原理》(彭泽润、李宝嘉主编,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社出版)在“文字”一章的“速记符号和文字代码”一节中,对速记的解释是“速记就是用不同于文字的专用符号快速记录语言一般的速记符号是拉丁字母的简化,很接近阿拉伯字母的原理和形状,通过最简朴的直线和曲线的变化表达辅音,通过附加符号表达原音 以上各家对速记所作的的解释均局限于记录口语,事实上,速记的用途不仅仅是记录口语,并且还广泛应用于记录思维(如起草文稿、记日记等)和抄录文字资料。
显然,《辞海》和《新华字典》以及《语言文字原理》给速记所下的定义和表述是不全面的 关于速记的定义问题,在国际速记打字联合会第31届、32届和第33届大会上曾经多次进行过讨论:速记是指单一的手写方式,还是指涉及速记机、速录机在内的多种方式?大多数人认为,不妨把速记的定义理解的宽泛一些,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凡能达成快速记录目的的就叫速记,其中涉及传统的手写速记方式,也涉及速记机、速录机和语音机综合中国速记界各种观点的说法,速记的定义是否可以表述为: 速记是用简便易写的特殊符号(或编码),借助科学的缩略方法,记录语言和思维的快写方法 二、速记、速记术与速记学 速记自身就是一种技术,所以,我们平常所提到的速记,重要是指速记术速记术和速记学是完全二个不同的概念 速记学是与语言、文字、汉语拼音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学里的一个实用学科它研究速记术的原理结构,使书写与口语等速速记是应解决语言发音速率与文字书写速度的矛盾而产生的世界上不管哪一种文字,用它来记录瞬息万变的语言是不也许的这是速记学存在的因素 速记学的内容通常涉及速记史(速记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速记原理(速记的理论)和速记术(速记的技巧)三个部分。
三、速记与文字的关系 中国初期的速记方式,如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天下公字》,王炳耀的《拼音字谱》都是作为拼音新文字方案设计的,都认为自己在发明新文字虽然速记和文字(涉及汉语拼音)都是语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从分类学的角度看,速记学也属于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枝,但是,严格起来说,速记并不等于文字 文字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工具,为大家所公认,所以具有严格的社会性(全民性)、定型性(规范性)和明确性(易辨认)而速记的作用是迅速扑捉语言和大脑信息,重要规定快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速记必须具有符号简朴性,表现灵敏性和运用灵活性的特点速记的传阅范围比较窄,对象是个人或少部分人因此,在一种语言中,允许有多种速记方式存在,其缩略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个人随意制定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通用的文字,它通过长期运用已经约定俗成,并且用法律手段固定了下来,不能随意变动速记只能是文字的一种辅助工具 四、速记的特点 速记的特点就是快.快是速记的灵魂 汉字结构复杂,笔划多,书写慢,难以适应人们平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据记录测试表白,平时人们发言的速度,一般都在每分钟100个字左右,广播、电视的播音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80—200个字,快速宣读报纸、文章,剧烈辨论场合的语音速度更快,有时高达250个字以上。
但是,具有中档文化限度的人书写汉字,每分钟只能写30—40个,快的最多也超过不了六、七十个字太快了,就会潦草不清,无法辨认这样看来,用普通文字记录语言,只能记下七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内容;但是,用速记作记录,就能达成一字不漏会速记的人一分钟一般都可以写到80—120个字,用这种比汉字快2—4倍的速度记录发言、报告,解决平常工作事务,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书写锻炼和实际应用,甚至可以达成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高速度 速记之所以写得快,关健是符号结构简朴,笔划少据分析,汉字的平均笔划(例如高频汉字“的”字)一般都在7笔以上,而速记的音节符号(相称于一个汉字)平均笔划却只有一笔左右例如“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这句话,用汉字写11个字总共80笔,平均每个字为7.3笔,用速记写仅有8笔,平均每个字还局限性一笔手写速记:借助特别简朴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用手迅速记录语言(音)信息的一种速记方法电脑速记:电脑速记是随着会议产业的蓬勃发展兴起的,它是借助电脑和先进设备将会议发言者的声音信息,实时转换为可编辑、大众化辨认文字的记录过程,是一种新兴的速记方法它以每分钟200-500字的高速度把会议发言者的语音信息,将稍纵即逝的口语实时转化成书面语言。
随着竞争的加速,运用速记这种新技术整合资源成为会议产业的必由之路速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一、速记的基本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速记可以说是一种记音符号速记根据汉语拼音文字的原理,把数万个汉字按照“音同字不同”的规律,归纳合并为三、四百个音节,然后为每个音节配置上一个简朴易写的符号,这样就解决了汉字难写的问题但是,从记音入手,光靠音节符号简朴,还不能使书写速度完全赶上语言速度为此,速记还根据语言的特点和速符的书写规律,制定出了一整套词语简化缩略方法,从而使书写速度与语言的发音速率达成完全同步二、速记的类型世界上凡是有自己独立语言和文字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相相应的速记方式.甚至有的国家同时有几种、几十种速记方式,例如日本这么一个小国,就曾出现过80多种速记方式,其中比较流行的就有8种除了德国、匈牙利和前苏联少数几个国家用行政手段统一了速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速记方式都不统一中国速记诞生以来的一百数年间,就曾出现过数百种速记方案,现在比较流行的速记方式也不下几十种速记有各式各样的类型,速记的分类方法也多式多样从时间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古代速记,近代速记,当代速记和现代速记;从地理位置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外国速记和中国速记;从书写方式上划分,速记可分为手写速记和机械速记(涉及电脑速记);从服务对象上划分,速记可分为党政速记、科技速记、外事速记、财经速记、军事速记和通用速记;从符号配音方式上划分,速记可分为拼音式速记和音节式(又叫作一音一线式)速记;从音节的载体划分,速记可分为字母速记和符号速记。
符号速记又划分为几何式速记、流线式速记和草书式速记㈠ 拼音式速记和音节式速记⒈ 拼音速记拼音式速记采用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方法,一方面为少数声母和韵母配置符号,然后再通过声母和韵母拼写出所有的音节拼音速记只有三、四十个基本符号,容易记忆⒉ 音节速记音节速记是逐个为每个音节配置符号的一种速記方法,汉语有三、四百个音节,就要设计三、四百个符号但音节式速记也有其独特的优点,虽然学习这种速记需要死记硬背数百个音节符号,但由于它省略了拼合过程,比较直观,适合那些不会拼音或者拼音基础较差的人学习㈡ 字母速记和符号速记⒈ 字母速记字母速记采用拼音文字的字母或普通文字的笔划作为基本载音实体,例如:唐亚伟的《汉语拼音简易笔记法》、陈越的《ABC简易速记》,陶沙的《人脑、电脑速记》,陈立群女士的《简易速成速记》、鲁黎明的《现代汉字快写》等字母速记的符号来源于拼音字母或汉字的变形体,由此注定了这种速记不也许达成抱负的高速度但这种速记的符号在某种限度上还保存着汉字与字母的特性,所以它的优点是便于联想和记忆,比一般符号速记容易学习⒉ 符号速记符号速记的基本符号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从几何图形中分解出来的点、线、圈等简朴图形,并且实现了符号的繁简限度与音节频率之间的合理搭配,是古今中外普遍采用的一种速记方式。
㈢ 符号速记的三大系统符号速记是现代速记的主流由于符号选择和设计上的不同,从而形成了速记的各种体式和流派总的来说,符号速记可以分为下边的三种类型或者说是三大系统⒈几何式――正圆系统几何式速记的基本符号来源于正园体和正米字形它的所有符号,都是从这种正园体和正米字图形中分解出来的正园体速记是英国的伯特勒博士受古罗马“秦罗音符”的影响,于1588年创制的,流行于英、日、美、法等国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皮式速记、法国的巨龙式速记、美国的凌士礼式速记、日本的田锁记纲式速记中国的初期速记受皮式速记和凌士礼式速记的影响,大都采用正圆体拼音式方案,近代和现代有所改善和完善比较著名的有沈学的《天下公字》和蔡锡勇的《传音快字》(1896)、蔡璋的《中国速记学》(1912)、张才的《汉文快字全书》(1917),汪怡的《中国新式速记术》(1919)、居正修的《张才速记》(1952)、李思源的《点线式速记》(1968)、赵剑平、赵立坛的《汉音速记》(1975)、郭大新的《简易速记》(1983)、徐培订的《现代速记基本教程》(1983)、韦俊谋的《中文速记》(1991)、周成翼的《联想速记》(1992)、赵一鸣的《现代经济速记》(1993)、王雪芹的《中文速记技术》(1994)等。
《皮特曼速记法》(简称《皮式速记》)是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几何式速记方式,这种速记是由英国一个教会学校的教师依撒克.皮特曼创建的皮特曼集几何方式之大成,于1837年写成《点线速记法》一书,符号取之正圆形和正米字形,无比例,笔划分粗细线皮式速记有24个辅音(相称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符号和10个元音(相称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符号,元音符号在词语连写时经常是被省略的皮式速记对欧美各国影响很大,至今还很流行⒉流线式——椭园系统流线式速记的符号来源于方向不同的二个椭园和一个大写的斜米字形流线式速记的创始人是在爱尔兰出身,当过律师,后来死于美国的约翰.罗伯特.葛锐格葛锐格于1888年在英国发表《轻线记音学》,1893年在美国出版《葛锐格速记》葛式速记有20个辅音符号,12个元音符号,符号三级比例,不分粗细葛式速记对中国速记有很大影响隋北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椭圆体速记引进到中国来的人,1936年6月他自费出版《张氏华文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