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

lsj5****213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49.41KB
约12页
文档ID:190187237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_第1页
1/12

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8 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 中考考题汇总(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韩愈 商山早行 / 温庭筠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咸阳城东楼 / 许浑 无题/ 李商隐 行香子 / 秦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辛弃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内容主旨: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 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 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 河破碎 ,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 ,更为国家而悲痛 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 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 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 写景生情, 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 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 化平凡为神奇, 成为千古名句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2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 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 明明是自 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 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 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故乡的月亮并非真的更亮,但是却寄托了人们对家乡最深的感情 4.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 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 兵”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使我们想起了杜甫春望中的另 外两句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 ;戍鼓雁声,写 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 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 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 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 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 浓重悲凉 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意思 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 连消息都极难得到; 家已不存, 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生是死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 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 概括了 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7.在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外, 还体会到了什么? 3 我还体会到守边官兵对亲人的思念,和他们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的感 情 8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 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 这里的景 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9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 分) “月是故乡明”思乡( 1 分) ; “有弟皆分散”、 “寄书长不达”思亲( 1 分) ; “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1 分) 理解性默写: 1. 月夜忆舍弟 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 分散,无家问死生 3. 月夜忆舍弟 中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的诗是: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4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 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 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 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 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1.内容主旨: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 汉文帝的指责, 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 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2. 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 、 “日斜时”的“秋草”、 “寒林”等景物的 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 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3.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是什 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秋天的傍晚,诗人在众人散去之后,独自追寻贾谊的遗迹;寒 林日斜,故居仍在而先贤故去,思之令人哀叹颔联渲染出贾谊故宅 萧条冷落之景,在这种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足见其景仰倾慕, 第四句,尤其是“空见”二字,进一步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 奈 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4.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2 分) 5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 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5.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颔联通过对“人去后” 、 “日斜时”的“秋草”、 “寒林”等景物的 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 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6.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 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 分) 作者借古言今在这首诗中无处不在首联,表写贾谊的一生,实则暗 寓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看似写是眼前所见, 实也正是李唐王朝 危殆形势的写照颈联表写文帝与贾谊,实写自己一贬再贬,沉沦 坎坷,更是必然 尾联更是由古及今表明自己和贾谊、甚至屈原都是 无罪而遭受不公的处罚! 7.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 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 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 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 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分析:D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 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是 间接抒情 , 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 “我” 。

6 理解性默写: 1. 长沙过贾谊宅 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 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2.长沙过贾谊宅中表面怜君,同时也表达了自怜之意的诗句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3.长沙过贾谊宅诗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 而不可得的苦闷的诗诗句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内容主旨: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表达了诗人无罪遭贬的愤懑之情, 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 的感伤情绪感情真挚婉曲,诗风沉郁 2. “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 何表达效果? 答:对比朝奏”、 “夕贬”、 ”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 出表现了自己“朝”、 “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 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7 答:本想替皇上除去弊事,哪顾得我年老体衰力不支。

表达了诗人在 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 的精神 4.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1 分) , 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1 分) 5.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 表达效果4 分) 答: “横” “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 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以动写静,点出前程莫 测的愁苦,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6.展开联想与想象 ,生动描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 画面,并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 ,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 不前这句诗 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却横遭贬谪的一腔愤懑 之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 ,明写天气寒冷 ,暗写政治气候恶 劣,联想到前路艰危 ,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 流露出英雄末路之悲 7.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8.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

8 答: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 表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 ,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 弥坚的耿耿忠心第三联“家何在” , “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 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 难言的愤激之情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9.”横” 、 “拥”可以替换其他别的词语吗?不可以 横突兀、厚重 拥雪厚,阻隔 首联:被贬的原因颔联:申述忠心 颈联:即景抒情尾联:交代后事诗 理解性默写: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的诗 句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 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4.诗中能直接反映出诗人直言上谏后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一封 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5.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 边 6.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9 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 曲同工之妙。

7.点明作者报国之志的一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8.写被贬原因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9.表明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何不惜衰朽残年的勇气的诗句:欲为圣 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10.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却被贬的内心悲伤,瞻念前程, 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商山早行(温庭筠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 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内容主旨: 本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 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抒发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 念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意象),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 迹、板桥、秋霜,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 画面同时由景生情, 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和浓浓的思乡 之情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10 “ 明” 原为形容词, 这里用作动词, 为“ 照亮” 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 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 早” 。

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 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 以乐写哀,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 照应 5.赏析“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句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