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校自查报告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12页
文档ID:4532149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校自查报告_第1页
1/12

1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扎实推进实验学校建设临澧县实验小学一、基本情况临澧县实验小学位于临澧县城安福东路,是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小学,校园面积 21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1890 平方米,有教学楼 3栋,综合楼 1 栋现有教学班 28 个,在校学生 1668 人,在职教职工 98 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学历合格率 100%有周乃恒、周兰英、胡菊香等 3 名特级教师;有中学高级教师 1 人,小学高级教师 80 人;有 10 名市县学科带头人,26 名省市骨干教师;有 21 名教师分别在省、市级教学比武中获奖,23 名教师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学校先后被授予常德市首批名优学校、常德市十大明星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学校于 2002 年 11 月顺利通过评估验收,2003 年元月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称号,2007 年迎接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第一次复查评估验收,被授予“先进实验学校”荣誉称号 自被授予“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学校”荣誉称号之后,学校进一步坚定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加大力度,力求充分发挥“实验学校”在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中的带头作用,为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先进经验。

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注重外在条件的创造与内在质量的提升,突出探讨改进教学方式这一重点,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复查评估自查报告2抓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这一关键,工作做得扎实有效,起到了“实验学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二、主要做法与经验(一)准确定位办学目标,稳步推进课程改革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学校将办学目标定位在“强管理,抓课改,提质量,创特色,做示范”上,围绕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我们形成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战略共识学校领导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校长周乃恒亲自担任组长二是制订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确定了实施目标阶段性任务及具体措施三是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四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领会课改理念,把握行动策略,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三年来,我校全体教师都参与了新课程理论培训,半数以上教师还参与了省、市、县的脱产培训和远程教育学习二)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提高教师课改能力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改进教学方式是重点,改进教学评价是难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关键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订了校本研训实施方案,确定了校本研训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建立起教师校本研训考核评价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研修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引领课改方向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学校先后聘请市教科所刘忠义主任、县教研室朱宏志、胡仁远、唐金生教研员以及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学教研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3二是按照“分散自学——交流研讨——考核评价”的步骤,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活动教务处安排 3 周时间让教师分散自学,要求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联系教学实际,反思教学行为,找出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自学反思之后,在教研组内进行学习体会交流,重点交流自己落实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学校组织专业化水平过关考试,促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三是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学校按照学期初布置任务,学期中检查指导,学期末组织交流的学习计划,在教师学习理论,反思教学,撰写体会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内化和实践应用2、开展实践研究,改进课堂教学(1)骨干引路,示范研究学校选定了 15 位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责任性强,工作热情高的教师作为学科组教研组长,在本组开展实验研究,采取教研组长示范课、同伴互助引路课等方式进行学校领导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进入课堂,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对照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查找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按照“选定内容——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采取“一人主评,大家参与”的评课方式,对上课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教学经验,提升理论成果,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2)搭建平台,展示成果学校每学年开展四项交流活动:一是组织一次课堂教学比武学校根据教师结构特点和课改需要,以“抓骨干教师引路,促年轻教师成长,帮老教师提高”为课4堂教学比武目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活动2008 年学校组织了“校庆杯”教师业务素质大比拼活动2009 年组织了教师课堂教学“五优联评” (课堂教学、教案、论文、小课题、教育博客)活动2010年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2011 年上学期成功组织了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大赛活动,20 名 35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朗读展示、书法展示、课改知识答辩、才艺展示和课堂教学比武五个方面进行激烈比拼二是组织一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转变教研思路,把原来每学期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改变为每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交流一条教学经验三是开展一次教育故事交流,教师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教师小论文》 、 《我的教学心得》 、 《个人教学案例》 、 《我的教育教学随感》等多种形式的心得体会,在活动中,有的教师的案例在县组织的“教育教学故事”征文中获一等奖,有的教师的文章被省市级等报刊采用。

四是为骨干教师提供一次外出培训和示范教学机会学校加强与市师训中心、县教师进修学校、澧县一完小、桃源漳江小学、武陵区育英小学、常德师范附小等名优兄弟学校的联系,创造条件为骨干教师提供示范教学的机会三年来先后派出黎松、李音、王朝霞、蒋小华、吴元珍、陈慧、杨芳等老师到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派出 50 多人次到县外兄弟学校听课观摩学习,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授课艺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师队伍3、参与课题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学校认真落实科研兴校的战略,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学校在条件支持、经费保障、成果奖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研究课5题,开展课题研究2008 年以来,学校课题组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院课题《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荣获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城镇小学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获得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今年 10 月学校课题《课堂中教师评价艺术的研究》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开题论证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十五” 、 “十一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三)开发校本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几年来,我校结合实际,在开发学校教育资源,开展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科教育资源,开展学科教学活动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校本教育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1、体现全面发展理念,开发学校教育资源学校紧紧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宗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是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六一节、国庆节主要开展校园文艺比赛活动,学校组织开展了庆祝建国 60 周年红歌大赛、庆国庆诵经典诗文大赛等大型德育活动;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主要进行广播体操、队列队形、田径等体育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展示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书画竞赛、主题征文大赛等竞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做到每月一个教育主题,每月一项大型德育活动,如 3 月开展文明6礼貌教育,4 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6 月进行环境保护教育,9 月开展尊敬师长教育,10 月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教育等等四是持之以恒地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八个学会”活动, “文明储蓄每日行”活动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五是深化“读书工程” ,营造书香校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写读书笔记、办手抄报、每日一诗活动、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等等另外,学校投入近20万元,建起了教学楼、综合楼墙壁文化长廊、校训文化墙、国学经典文化走廊;购买了大批新书,供学生课外阅读,同时,在各教室建立了“读书角” ,自筹捐书交流阅读,定期班级轮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真正让我校成为书香校园。

  2、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开发学科教学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探索与实践:一是开展了写字特色教育文化研究,以写字教学为载体,从四书五经、 《弟子规》 、 《千字文》等中华经典书籍中,撷取浅显易懂的章句,作为写字作品的内容,按年级编排二是开展经典诵读特色教育文化研究,将《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作为校本教材,全校推行,形成特色三是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实践能力竞赛语文学科每学期开展一次写字竞赛、演讲比赛、现场作文竞赛;数学学科每学期开展一次生活数学创新大赛;英语学科每学期开展一次口语交际竞赛;科学课每学年开展一次分组实验竞赛;音乐学科每学年开展一次文艺汇演;体育课每学年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通过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生发展的目的四是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各学科逐步打破把学生封闭在教材中,封闭在教室里的现状,引导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学7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如语文学科采取“教师指导——学生写编——班级展示——学校评选”的形式编写学校文学社期刊 (四)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育教学质量1、强化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学校出台了行政管理人员《双线值班制度》 、 《推门听课制度》 、 《走课制度》 ,规定行政管理人员每天坚持课堂教学督查两次,每周推门听课2节、走课5节以上,每周组织教学常规督查一次,听课和督查情况在每周校长办公会上专题汇报。

坚持经常性的听课、走课、评课活动,让领导沉下去,质量提上来改革教师备课和教案检查方式教师备课做到单元备课、精备与略备相结合,强调资源共享,个性补充,课后总结,强调反思;推行评语式教案检查方式,对教师备课及时提出了“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要求,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优秀教案传阅活动学校领导分层把关,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和过程管理,注重平时教学、教研活动的落实,克服了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弊端2、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一是我们将平时的常态课和各种教学评优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积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交流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电教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提出凡不使用电教设备和远程教育资源的课不能评为优质课或达标课,打造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三是扎实开展教学比武和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学校每年组织的教学比武和教学评优活动均邀请县教研领导深入课堂,参与教学评价交流活动,这样有力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3、加大教学教研力度,向教研要质量我校教研以教研组为教研工作的主阵地, ,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如何打造有效课堂”的教研8主题进行,做到“端正方向,主攻课堂,提高质量” 。

一是每学期各教研组有详尽充实的教研内容及教研安排,并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每周都有教研组活动内容,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三定” ,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每周星期四下午为全校教研活动固定时间,教研活动由各教研组长安排主持,在相应的教研地点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学校领导随机参加并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他们的参与更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每位教师都能对自己教学中的体会各抒己见,场面热烈二是通过开展多渠道的教学展示活动,加强青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