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1.代词【动词+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们、它们”例:·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放弃并且离开这座城池,是因为地理的优势比不上众人团结一致啊)——《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顺之(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父命之/母命之(父亲教导他/母亲教导她)——《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得志,与民由之(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邻居京城氏家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跑去帮助愚公他们】——《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河曲有个才学高的老人讥笑着制止愚公)——《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愚公移山》·告之于帝(就像天帝报告了这件事)——《愚公移山》(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之+名词】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愚公移山》2.助词(1)作结构助词,于定语和中心词间,译为“的”。
之+名词/名词性短语】例:·春冬之时(在春冬的季节) ——《三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愚公移山》·以君之力(凭你的力气)——《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愚公移山》·京城氏之孀妻(京城氏家的寡妇)——《愚公移山》·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愚公移山》·不闻天子之诏(不听从天子的命令)——《周亚夫军细柳》·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礼)——《周亚夫军细柳》(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
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词/形容词)】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无义,在此句中可译为“达到”)】——《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无义,在此句中可译为“达到”)】——《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天下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丈夫之冠(guàn)也(男子成年举行冠礼的时候)——《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女子之嫁也(女子出嫁的时候)——《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准则)——《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他)苦于西北山路阻塞,出来进去(都得)绕道行走】——《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愚公移山》(3)宾语前置标志第一种情况: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宾语(名词)+之+谓语动词】【宾语前置句式:“其/此……之谓乎”、“何……之有?”】例:·其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礼记二则·虽有嘉肴》·何陋之有?(译为有何陋?)——《陋室铭》第二种情况: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此之谓大丈夫(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这才是能被称作大丈夫的人)——《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例:·舜发于犬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直译,如:舜被起用在田地中意译:舜从田地中被起用,傅说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任命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称善者久之(称赞了很久)——《周亚夫军细柳》3、动词:译为“到,往”之+地点名词】例:·往送之门(送到门口)——《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就到了细柳营) ——《周亚夫军细柳》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课后练习一、判断“之”的用法(写选项即可)A、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B、指示代词“这、这些”C、动词“往”,“到了”“到......去”D、结构助词"的"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F、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G、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H、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I、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1、此之谓大丈夫( ) 2、寡助之至( )3、往送之门 ( ) 4、春冬之时( )5、女子之嫁也 ( ) 6、舜发于犬亩之中 ( )7、环而攻之而不胜 ( ) 8、介胄之士不拜 (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10、得志,与民由之( )1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12、已而之细柳军1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 14、何陋之有?( )15、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17、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18、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19、不闻天子之诏 ( ) 20、称善者久之 ( )二、按要求填写正确的序号。
1、“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多助之至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丈夫之冠(guàn)也 D、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居天下之广居”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跳往助之 B、以天下之所顺 C、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D、称善者久之答案:一、1、G 2、E 3、C 4、D 5、E 6、H 7、A 8、D 9、B 10、A 11、E 12、C 13、E 14、G 15、H 16、D 17、E 18、E 19、D 20、F二、1、B 2、C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1.代词【动词+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们、它们”例: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代词,指千里马)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代词,指小石潭的景色③具答之——《桃花源记》 (代词,代指问题)④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核舟记》 (代词,代指船舱)⑤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核舟记》 (代词,代指窗户)⑥石青糁(sǎn)之(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核舟记》 (代词,代指刻着字的凹处)⑦左臂挂念珠倚之 ——《核舟记》 (代词,代指左膝盖)⑧盖简桃核修狭之(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核桃刻成的) ——《核舟记》 (代词,代指核舟)⑨左右流之(采荇人左挑右挑)——《诗经》 (代词,指荇菜)⑩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具答之——《桃花源记》 (代词,代指桃花源人的问题)我知之濠上也(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啊) ——《庄子二则》 (代词,指代鱼之乐)(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
之+名词】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代词,这)②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代词,指渔夫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2.助词(1)作结构助词,于定语和中心词间,译为“的”之+名词/名词性短语】例:①忘路之远近(忘了路程的远近) ——《桃花源记》 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大) ——《庄子二则》③其翼若垂肩之云(它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庄子二则》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 ——《庄子二则》⑤在河之洲 ——《诗经》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词/形容词)】例: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庄子二则》②鹏之徙于南冥也(当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 ——《庄子二则》③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礼记·大道之行》(3)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宾语(名词)+之+谓语动词】【宾语前置句式:“其/此……之谓乎”、“何……之有?”】例:①其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礼记二则·虽有嘉肴》②何陋之有?(译为有何陋?)——《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
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例:马之千里者千里马者) ——《马说》(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①处处志之【(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 ——《桃花源记》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马说》③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 ——《马说》3、动词:译为“到,往”之+地点名词】例:①已而之细柳军(不久就到了细柳营) ——《周亚夫军细柳》②往之女家(去到你家里) ——《富贵不能淫》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4、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例:①一室之内 ②郊田之外 ③四海之内庄子的《逍遥游》中“鹏之背”和“鲲之大”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吗,后者中的“之”怎么解释?按现代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