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90%人口住在乌拉尔山以西,黑海恰如其腹部,也是最脆弱,最 易受攻击部位控制克里米亚,就能控制黑海 • 从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就可进入地中海往西通过直布罗 陀海峡,可进入大西洋 • 从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就可进 入印度洋 • “克里米亚之争”的历史渊源 • 克里米亚又称克里木,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 口250万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 波尔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 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 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 方令全体中国人蒙羞的会议)1991年,苏联首 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就被囚禁在乡间别 墅中在果园、葡萄园和树木的掩映下,散落着许 多村庄、清真寺、修道院、俄罗斯皇家宫殿以及古 希腊和中世纪的城堡这些名胜古迹显示,从6世纪 到19世纪中叶,依次有基督教徒、穆斯林鞑靼人和 犹太人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就连最为激进的乌克兰 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克里米亚是少数能够看 到乌克兰文化古迹的地区 • 克里米亚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着 人类文明公元前438年,这里曾建立了与雅典关系 良好的博斯普鲁斯王国,向雅典提供谷物等商品。
公元前15年,克里米亚称臣于罗马帝国在此后长 达10多个世纪中,克里米亚半岛相继被哥特人、匈 奴人、可萨人、拜占廷帝国、金帐汗国占领直到 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自己的 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 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 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俄罗 斯联邦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 后,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战争中 同德国纳粹合作为借口,将鞑靼族整体迁往中亚等 地,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克里米亚州鞑靼人迁走了 ,俄罗斯人大批移民到这里 • 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在1954 年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决议 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 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 •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看,克里米亚 一直隶属俄罗斯,是俄罗斯帝国梦寐以求的 黑海出海口,为夺取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 小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俄 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近20万人战 死,历时一个多世纪 ,几代君王锲而不舍, 才终于遂愿尽管如此,1954年将克里米亚 划归乌克兰并没有引起俄罗斯人的强烈反感 :只是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而已。
•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人意识到克里米亚将永久地 划归乌克兰所有于是俄罗斯一些政党和团体就以 克里米亚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以及“1954年苏联 最高苏维埃的决议不合法”为由,提出不放弃“任何 一寸神圣的领土”来自自民党的俄国家杜马议员库 里扬诺维奇表示:“我们不应该再与乌克兰续签条约 ,当年赫鲁晓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况下将克里米亚 送给乌克兰的 • 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的现实意义 • 除了历史渊源让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难以割舍 外,克里米亚的军事、经济地位以及俄罗斯族人占 主体的事实也决定了俄罗斯人难以轻易真正从心理 接受“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这一事实 • 克里米亚历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 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以此为依托,苏联曾建立了庞大的 黑海舰队和许多战略设施黑海舰队堪称苏联的海军骄子, 司令部设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的战略要地塞瓦斯托波尔市,拥 有包括6.5万吨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光荣”、“基 洛”级导弹巡洋舰,“现代”、“无畏”级导弹驱逐舰,“克里瓦 克”级导弹护卫舰在内的300多艘大型舰船,其中大部分具备 核作战能力,形成了强大的海上攻防能力苏联解体后,俄 罗斯与乌克兰就黑海舰队归属问题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终 达成协议:舰队归属俄罗斯,以租借形式在克里米亚拥有塞 瓦斯托波尔、费奥多西亚、尼古拉耶夫三个海军基地,还有4 个岸防部队基地的机场。
对于海军来说,失去基地就是失去 了基础,等待“帝国前哨”黑海舰队的命运只能是消亡从战 略角度而言,俄罗斯对中东、西亚、外高加索甚至巴尔干的 控制能力将极大地削弱,无奈地退回到欧亚大陆腹地因此 ,从自身战略和安全考虑,俄罗斯无法坐视克里米亚成为主 权国家乌克兰的一部分 • 之所以无法割舍克里米亚,俄罗斯人还有重要的经 济因素考虑克里米亚几乎拥有一个旅游者所梦寐 以求得到的一切:直插入海巍峨壮丽的群山,亚热 带的气候和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来自欧洲和世界 各地的旅行者凭吊赫尔松古战场遗址,参观阿卢普 卡和里瓦吉亚的俄罗斯贵族王宫,踏访内陆巴赫奇 萨赖鞑靼文明的踪迹,体味基督教、伊斯兰教、犹 太教以及东正教浸润下的多元文明苏联时期,中 央政府曾在此投巨资开发了完善的休养、旅游设施 ,大批游客的涌入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此外,克里 米亚半岛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曾是苏联对外 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通过黑海和亚速 海,苏联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约有 1/4的进口和一半的出口货物在这里集散苏联解体 导致俄罗斯丧失了一半以上的黑海和亚速海的海岸 线,只剩下新罗西斯克一个重要港口从经济角度 考虑,俄罗斯人对失去克里米亚绝不心甘。
• 俄罗斯族居民占绝大多数的事实,既是俄不想放弃 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也是可能成功的“优势”根 据有关统计,目前在克里米亚半岛居住着三个民族 :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鞑靼族,分别占68%、 24%和8%由于乌克兰政府规定乌克兰语为唯一官 方语言,引起了俄语居民的不满,也为部分俄罗斯 人希望以对克里米亚行使管辖权来维护俄族利益提 供了“民意基础”然而,在关于克里米亚主权争议 的所有讨论中,人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在 1940年以前,这里的居民是克里米亚鞑靼人(已被 迁往中亚) • 克里米亚成乌克兰“入约”难题 • 此间大多数观察家认为,如果不是近来越来越 频繁的乌克兰“入约”动作,克里米亚问题归属也不 会如此重现紧张 • 乌克兰独立之初,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曾敦促本国政府向乌提 出领土要求,遭到了乌非常强硬的反击除声明克里米亚在 苏联时代的政治法律结构下划归乌克兰是合法的以外,并且 反戈一击,指出历史上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城市,以及 整个库班地区都是乌克兰的领土 • 随着奉行对俄较为友好政策的库奇马总统上台,有关克 里米亚半岛归属的争执趋于沉寂,直到乌克兰“橙色革命” • 2005年初以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将“西倾”确定为外交 政策的主导方向。
特别是今年初俄乌间爆发“天然气战争”以 后,乌克兰加入北约进程加快乌克兰、北约国家就乌“入约 ”问题的互动频繁乌代理外长塔拉修克预言,乌有望在2008 年加入北约美国新任驻乌克兰大使泰勒宣布,华盛顿非常 关注乌克兰的“入约”问题,“基辅今年秋天就可以加入乌克兰 ―北约行动计划第一阶段”,2008年就可完全加入北约,实现 融入欧洲大西洋联盟的目标而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也强调 ,如果乌克兰希望尽快加入北约,俄舰队驻留克里米亚的塞 瓦斯托波尔基地并不是障碍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北约在 为乌克兰量身定做的“新标准” • 对俄来说,几乎无法承受乌克兰加入北约的 严重后遗症一旦人口4700万、领土面积在 欧洲位居第二的乌克兰加入北约,欧洲安全 的边界线将前推到乌东部边界,美国无疑会 实现将俄罗斯驱赶到高寒的北极圈、让其永 远失去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大国的目标联想 到当前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抗议活动,不难看 出俄罗斯正在施加影响的影子乌国家安全 与国防委员会代理秘书戈尔布林对记者说, 有俄公民参与了反北约抗议活动,“一旦证据 确凿,该国公民将被驱逐出乌克兰境内”就 连俄本国的《独立报》也醒目地指出:“乌克 兰政治家在克里米亚事件背后看到了莫斯科 的手”。
•三位影响乌克兰历史的人:尤仙科、季莫申科(亲西方)、亚努科维奇 (亲俄) • 2010年2月,在经历了2004年总统宝座“得而复失”的 大喜大悲之后,以“亲俄”面目出现的亚努科维奇终 于当选乌克兰总统但他依然没有让乌克兰真正走 上复兴之路据乌新社消息,自2012年以来,乌经 济已连续6个季度下滑2013年,乌经济为零增长, 而通货膨胀约为1%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 年乌克兰吸引直接外资28.6亿美元,同比降低52% 乌克兰国家银行宣布,2013年1~9月乌克兰外债增 长27亿美元,至1377亿美元,占乌GDP的77.3% • 经济如此差劲,只能向有钱的国家靠拢谁有钱? 欧盟正好欧盟也愿意“帮助”乌克兰,于是一拍即 合但大哥俄罗斯会很不高兴,那也没办法,管不 了那么多了亚努科维奇开始了政治冒险 • 2013年11月底,经济已十分困难的乌克兰准 备与欧盟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希望能换 来欧盟的经济援助但事情没那么容易,11 月21日,乌克兰政府突然猛踩了一脚刹车, 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 作,同时表示将加强与俄罗斯等其他独联体 国家的经贸关系此举引发国内亲欧民众不 满,爆发了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最大规 模的示威活动。
对于这种180度的外交行动大 转弯,美欧反应强烈而俄罗斯则立即于 2013年12月10日宣布出资150亿美元购买乌克 兰债券,并暂时将向乌供应的天然气价格减 少三分之一作为紧急援助背后的争斗太激 烈了小国家就是可怜,永远是大国的棋子 • 背后的大国之手 • 2012年,俄国和中国联系阻止了西方对叙利 亚动武,让西方列强很恼火,一直在寻机报 复 • 我相信所有中国人这两年心情都不太好,南 海、东海、钓鱼岛等让人闹心,其实背后是 欧美在作怪 • 现在乌克兰出问题了,欧美该对俄罗斯出手 了 • 乌克兰动荡是掐断俄罗斯与黑海联系的一条 最有效途径 • 乌克兰的态度及决策选择对欧美俄都至关重 要 • 因此,欧美利用俄召开奥运会时机、利用俄在应对 乌克兰局势上的迟疑,导致乌克兰局势恶化俄提 出的150亿美元的援助反而加速这个争夺进程 • 而在此之前,俄由于冬季奥运会不能作出剧烈的动 作,而影响奥运会 • 如果作出过激动作,西方集体抵制冬奥会的可能就 会出现而通过这次奥运会重树俄新形象的计划就 会完全失败,俄不惜代价搞这个奥运会就是为俄重 新崛起,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所以当习近平主席亲 自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时,普京是多么开心!因为我 们给足了他面子。
• 但是,冬奥会结束了普京不会再忍了 • 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当然也有它自己的原因: • 乌克兰:我是谁? • 乌克兰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的国家认同差异, 即“我是谁”的问题东部居民讲俄语者居多 ,信奉东正教,经济上与俄罗斯有密切联系 ,自然在情感上更加倾向于俄罗斯西部地 区居民主要讲乌克兰语,多信奉天主教,以 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对俄罗斯统治的历史有 着很深的敌意这种文化认同差异又使乌克 兰社会面临地区分化和社会分层考验,在政 治家激烈言行的动员下迅速地传导到国家未 来发展道路和对外关系问题上来,并最终从 国家认同危机深化为影响乌克兰主权完整和 社会稳定的政治危机 • 请注意图中的“第聂伯河”,以此为界,乌克 兰分为亲西方的西部和亲俄罗斯的东部 • 乌克兰:谁的乌克兰? • 常言道“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这话在乌克兰却 似乎颠倒了乌克兰自独立以来的每轮政局动荡都 与外交政策走向有着密切联系,在乌克兰似乎“内政 却成了外交的延续” • 向东还是向西?亲俄还是亲欧?西方的乌克兰 还是俄罗斯的乌克兰?这个老问题不断考验着乌克 兰政治家和老百姓的智慧,不断撕扯着乌克兰东西 部的裂痕而正是鉴于乌克兰这种“内政外交不分家 ”的特殊国情,“走一条什么样的外交路线”始终决定 着库奇马、尤先科、亚努科维奇这几位总统的个人 政治命运起伏和乌克兰的国运兴衰。
• 没有坚强的领导人,没有出色的政治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