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教材2021-2022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教案:第3单元Word版含答案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45KB
约23页
文档ID:211922181
新教材2021-2022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教案:第3单元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1/23

第三单元 第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作者的生活背景2 .熟悉故事情节3. 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把握小说的情节,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等人物形象 分析本文带有“自传”性质的写法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道德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难点: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狄更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所有的著作中,我最喜爱的是这一部像许多偏爱的父 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大家知道狄更斯口中这个“最宠爱 的孩子”的名字是什么吗?没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二、 写作背景《大卫•科波菲尔》属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为我们细致勾勒出一幅19世纪 中叶涵盖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画卷该小说的故事背景依托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 一时代的英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显著成果,表面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盛世, 但实际上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凡此种种都在本书中有所揭示。

三、 作者介绍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 作家狄更斯出身清贫之家,他父亲因负债而入狱狄更斯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 断续续地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 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的情况狄更斯的生活和创作的时间,正 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狄更斯毕生的活动和创作,始终与时代潮流同步 他主要以写实笔法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以理想主义和浪漫 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他以其小说创作 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即己饮誉国内外,被 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狄更斯既是位“娱悦大众”的通俗作家,又是一位有艺术独创性的伟大天才他创造了许多 典型人物,如:乐善好施的匹克威克,儿童教唆犯费金、吝啬鬼斯克鲁奇、骗子金格尔、伪 君子裴斯匿夫、债多不愁又乐天知命的米考伯等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 友》《双城记》等。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文学界造成了轰动,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 的英国作家四、 题目解说本文节选自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一章),这部小说被称为 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20个部分逐月发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 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展示了 19世纪中叶英 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人道、博爱的生活理想五、 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货行的位置特点以及与“我” 一块儿做工的其他人物的特征, 借此表现出“我"遭人遗弃而去做童工的痛苦和羞辱感第二部分(第6・53段),写“我”租下米考伯的房间后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得知他们 的困难并成为对方的知己第三部分(第54段),抒发“我”的感想,强调一个人的经历和遭遇有助于他本人的成 功六、 全文分析1 .开篇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明确:开篇运用对比手法,一是如今“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的“我”却对过去 “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的事情感到“吃惊”;二是有才华的孩子“身 心两伤”而无人替他说话。

作者借助对比,表现了 “我”对当时黑暗、缺乏怜悯之情的社会 的批判2. 第四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我”的伙伴们的情况,有何用意?明确:在内容上,表现伙伴们都是出身社会底层;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因被抛弃做了童 工而感到痛苦、绝望做好铺垫3. 第十六段中“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这句 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一是比喻,把“这个大都市”比作“迷宫”,形象地写出其道路的复杂难辨;二是借代, 巴比伦本是古代东方巴比伦王国的首都,这里的“现代巴比伦”代指英国的首都伦敦4. 第31段中作者写米考伯太太总是向“我”诉说家庭困境,有何用意?明确:说明米考伯一家陷入困境而又无解决困境的有效行动;也说明“我”能理解和同情他们, 因此深得米考伯太太的信任5. 结尾一句有何深刻含意?明确:结尾一句寄寓了作者的信念,即一个人只要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 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此处也印证了《大卫•科波菲尔》 带有自传的性质,即取材于作者自身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6. 本文塑造了大卫•科波菲尔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大卫•科波菲尔是小说中的主人公,自幼成为孤儿的大卫被继父虐待,在10岁时被送到 伦敦一个货行当童工,这对于“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大卫来说是 极大的羞辱,他感到身心俱伤,对当时“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的社会感到奇怪和 不满。

大卫感情细腻、聪明好学,在妈妈和老保姆的影响下,他对世界怀着纯洁的爱,对朋友诚挚 友爱童工生活的折磨,没有改变他坦荡、友爱、诚挚的高尚品格他对处于困境中的不幸 者米考伯夫妇深表同情,他不但不厌倦米考伯太太向他反复诉苦的话,反而把这些话视为知 心话;他在得知米考伯一家生活困难到几乎断粮的情况下,掏出自己剩余的不多的工资,真 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他借给对方的;他欢欣地听取米考伯太太的支使,并 不止一次地为她典当银餐具换钱度日;米考伯先生因债务被捕入狱,他前去探望并为对方的 狱中处境而担忧;他最后在监狱附近租房,与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大卫•科波菲尔有自强不息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做童工虽然辛苦、屈辱,但大卫还是 坚持了下来,并领到了相应的工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后来还把这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 件撰写成文,创造出了自己想象的世界7. 米考伯先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典型形象,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特点?明确:一是滑稽可笑他的外貌滑稽可笑,他长得“胖墩墩”的;“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 光秃得像个鸡蛋二他的穿着滑稽可笑,他衣服破旧,但“衬衣硬领”颇为神气,他还拿着 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

他的言行更是滑稽可笑,他 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俯就的口气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那种迂腐的味 道二是债多不愁,得乐且乐米考伯先生替各式各样的商家招揽生意,收入却很少,甚至 有时候一无所得,为了维持生存,他卖尽当空,颠沛流离,债主们经常上门叫骂,随时有被 债主控告和被法警逮捕入狱的危险但他一生都在等待“机会”,“时来运转”是他的一句口 头禅,他得乐且乐、一副盲目乐观的样子,但机会却从来不曾在他面前出现三是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 上顿愁下顿,不得不变卖家当或四处举债当陷入困境、债主们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 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而债主一走,他顷刻之间又把皮鞋 擦得锂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他多次向大卫传授支出不能大于收入的道理,可自己总是 陷于债务之中不能自拔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了怎样的叙述视角?你对此写法的优劣有何认识? 明确: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是小说常用的叙事策略《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采用主人公视角(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小说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故事的好处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特殊的亲 切感和真实感,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袒露内心深处隐秘的东西,即使他的话语有所夸张或自谦, 读者也会把这当作他性格的外现。

课文节选部分以“我”叙事,让读者了解了 “我”做童工 时的真实遭遇,了解了与“我”所接触的工友们的状况,了解了 “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的 个性特点、生活窘况以及“我”与他们的交往情谊由于采用第一人称,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亲切的,主人公视角便于抒发情感,便 于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层心理,比如,课文叙述到米考伯先生前来货行给大卫•科波菲尔提 供租房时,小说以大卫•科波菲尔的口吻说道:“我全心全意地向他道了谢,因为他愿不怕 麻烦前来领我,对我真是太好了这就表明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可以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 泄)感情,从而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并引发读者思考提供了方便又比如,课文最后一段: “可是我毫不怀疑,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面前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 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如此 叙述,可以拉近小说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进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 情感共鸣这种叙述视角的主要局限是受人物本身的条件,诸如年龄、性别、教养熏陶、思想性格、 气质智商等的限制,处理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的情况与其叙事话语格调、口吻等的错位,结 果就会不可信。

由此生出的另一个缺陷是,第一人称难以用来叙述背景复杂、事件重大的题 材,如《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娜塔莎•罗斯托娃来作为小说总的叙述者再者,第一人称 很难描写充当视点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形象,勉强这样做,就像照镜子,不免有些扭捏造作, 如本文就没有对大卫•科波菲尔的肖像描写七、 中心思想小说通过讲述大卫•科波菲尔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当时人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 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真 诚、患难与共、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八、 写作特点以情写实以实抒情《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 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1) 人物描写手法多样这部作品吸引人之处是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 仁爱、坚强,米考伯先生的滑稽可笑、得乐且乐和爱慕虚荣,米考伯太太的虑事周全、能屈 能伸,米考伯先生的狱友们有着吉普赛人般的热情、洒脱为达到这一效果,作者采用了多 种描写手法比如,为突显米考伯先生的滑稽可笑,作者对其进行了语言、动作、肖像等多 角度描绘;为表现大卫的伙伴“粉白•土豆”的特点,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像煮熟的土豆般 粉白”加以表现。

2) 环境描写很有功力狄更斯的小说主要是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进行揭示,让人们感受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 呈现的社会状态作者在本文中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运用拟人、夸张等多种 修辞手法,多角度地描写货行所在的街道、河边的特点,以及货行内部的状况,鲜明地表现 出货行的“污垢和腐臭”,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 语言个性化,风趣幽默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呈现着独特的性格可以说,他 作品中的每个人物所使用的语言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气和语调 如“请允许我向你告辞,昆宁先生,我不再打扰了”出自能说会道、喜欢卖弄学问的米考伯 先生之口; “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 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出自前来向米考伯要债的鞋匠之口狄更斯是一位幽默大师,在他的小说中,人们常常可以读到和看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连珠妙语 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如“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