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64418662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案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KB
约18页
文档ID:381639512
764418662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案_第1页
1/18

精品文档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教案 教具构成:计时器或钟表 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1、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2、培养听觉专注力,感觉时间的流逝 操作方法: 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 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 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 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 重复一两次 变化与延伸:换不同教具让幼儿听声音 注意事项:1、也可用钟,听滴嗒声,或者三角铁,碰钟等乐器来做请幼儿闭眼集中注意 力,睁眼也不能破坏安静环境 2、闭眼时间2-3分钟 活动名称:寻找声音 教具构成:眼罩、头饰 适用年龄:3.5~5岁 教育目的:1、听觉辨别方位及发出声音的人 2、提高专注力、思考力及反应能力。

操作方法: 1、 请小朋友戴上眼罩和头饰扮演小狐狸,请其他小朋友在做线上运动的圆圈上组成圈,将 他围在其中 2、 给位小朋友围着“小狐狸”在圈上朝一方向走,边走边说“小狐狸蒙眼睛,谁也看不见 了,我们和它捉迷藏,猜猜我们在哪里?” 3、 转圈的小朋友说完歌谣后蹲下,老师指定一位小朋友,示意他叫道“小狐狸”,然后“小 狐狸”指出声音传的方向,并顺声过去,“抓住”发出声音的人 4、 请小朋友轮流扮演小狐狸,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听其他声音活动 注意事项:1、不要将小狐狸绊倒 2、其他小朋友不发出声音 活动名称:给乐器找朋友 教具构成:碰铃一对,沙锤一对,摇铃一对,响板一对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用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并以相同的声音做出回应 间接: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分辨力 操作方法: 教师宣布今天的语言活动是“给乐器找朋友”,请8位幼儿参加活动 教师将幼儿分成2组,背对背坐在一起教师将乐器分成2组分给2组幼儿。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指定一位幼儿奏响手中的乐器,其他参与活动的幼儿听到 后要对声音作出判断,与这位幼儿手持相同乐器的幼儿要同样奏响手中的乐器以回应 请奏响乐器的2位幼儿同时举起乐器,检验乐器是否一样 进行其他乐器的声音配对 更换参与游戏的幼儿,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全体幼儿围成圈,背向圈内,每人手中都拿不同的乐器,可以有2名幼儿的乐器是相同的,也可以3名幼儿的乐器是一样的持相同乐器的幼儿同时举手,并奏响乐器 注意事项:此活动可采取蒙眼方式进行亦可根据幼儿的程度增加活动人数和乐器数量 活动名称:听铃鼓走 教具构成:铃鼓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感知声音的快慢,使幼儿学会根据声音的轻重缓急调节自己的步幅,培养节奏感 间接:培养幼儿敏锐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操作方法: 教师站到幼儿中间,请幼儿面向老师站立,宣布今天的新课是“听铃鼓走” 教师取来铃鼓,介绍游戏规则:幼儿感觉老师敲铃鼓的节奏走,老师敲的节奏快, 幼儿就走的快,敲的慢就走的慢。

邀请所有幼儿上重新站好,老师变换节奏敲铃鼓,请幼儿一起走 请幼儿来敲铃鼓,反复操作 变化与延伸:1、听乐曲的节奏走,当乐曲进行激烈时速度加快,舒缓时减慢如《龟兔赛跑》的乐曲 2、根据音乐的节奏拍手或使用乐器跟随节奏 注意事项:幼儿之间不要互相撞到,或者挤在一起 活动名称:听指令做动作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认识五官和四肢的经验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使幼儿快速反应出指令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听力的专注性 间接:培养幼儿服从的精神,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操作方法: 教师取来小椅子坐下,介绍今天的工作 介绍游戏规则:介绍发出声音指令,幼儿要快速反应出相应的动作,并作出来 教师发出声音指令“摸摸你的头”“摆摆你的手”“摇摇头”“点点头”“摸摸你的鼻 子”“把你的嘴巴指出来”“耳朵在哪里”“眼睛在哪里”“拍拍手”…….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加入一些互动的指令,如:“拉拉你旁边小朋友的手”“和***小朋友站在一起”“举起双手跟老师打招呼”等。

注意事项:视幼儿对各个指令反应的快慢决定指令重复的次数和频率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3岁以上 教育目的: 直接:学会分辨不同的声音 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 操作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围坐上 宣布游戏规则:请一位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他幼儿当中的一位幼儿说一句话“你知 道我是谁吗?”这位幼儿要猜出是谁说的这句话 游戏开始教师请一位幼儿坐在幼儿中间,戴上眼罩示意一位幼儿说话,请幼儿 指出这位幼儿所在的位置,并说出他的姓名 更换不同的幼儿,反复游戏教师也可以建议更换话语,更好语音语调,增加难度 变化与延伸:1、猜者戴上眼罩后,其他幼儿可以悄悄更换位置 2、请参加活动的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请那位小朋友在罩眼罩之前记 住每个幼儿喜欢的水果,再戴上眼罩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并要说出这位小朋友喜欢的水果的名称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适宜5岁左右的幼儿进行 注意事项:要保持操作过程的安静 活动名称:传悄悄话 教具构成:幼儿须有安静游戏的经验。

适用年龄:3--4岁 教育目的: 直接: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认真倾听 间接:增强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培养对语言的兴趣 操作方法: 教师取来小椅子坐在幼儿队列的最前端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老师想一句话对着坐在身边的幼儿的耳朵轻轻地说出,请 这位幼儿告诉下一位,将话传下去到最后一位幼儿那里,他要大声的说出来, 大家一起来订正 活动开始,老师对身边的一位幼儿说:“我喜欢你将话传下去,最后一位幼 儿大声的说出来 更换幼儿和句子进行反复练习 变化与延伸:可以将传的话换成指令,并且借助物品,如“把这本书放在书架的最高一层上老师将书和悄悄话一起传给第二位幼儿,继续传下去,请最后一位幼儿按照这个指令做其他幼儿一起订正 注意事项:当幼儿在传话过程中出现与原话不一致时,教师可以请全体幼儿一起重复一遍这句话以作订正,消除幼儿的挫折感 活动名称:看大画册听故事 教具构成:大画册 适用年龄:3--6岁 论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 摘要:语言是促使人类进步最有力的工具,是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儿童的语言不是双亲传给的,是出生后从环境中学来的,是以自我学习、自我形式发展的。

六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应该抓住这一时期,让幼儿的语言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敏感期 一、关于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对儿童的创造性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及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利的信念的基础之上 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 ,轰动了整个欧洲《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二、儿童观 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这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处在不断生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内部的自然发展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既然婴儿是人,我们就应该时刻把他们当做人来看待,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我们必须关注儿童是如何以一种英雄般的勇气来实现对生命的渴望在蒙台梭利看来,幼儿身体内含着生气勃勃的冲动力在心理方面,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进程,又有隐藏的特点 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会出现各种敏感期她强调说:“正是因为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成都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容易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三、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完全人格的培养。

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四、语言教育的内容及特点及分类 语言教育 语言是思想的集合,智慧的工具 而且文化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发展是有敏感期的,错过敏感期,就会阻碍语言的发展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 1、听觉练习 目的是加强儿童听力的分辨能力及组合的敏感度 2、视觉教育 如找不同、图书排序等 3、口语练习 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