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高中数学苏教版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猪子****y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3.89KB
约7页
文档ID:92399695
江苏省高中数学苏教版课本回归:6 选修1-1课本题精选(教师版) _第1页
1/7

课本回归 6 选修 1-1 课本题精选 一、填空题 1. (选修 1-1 P16 练习 2(1) )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的否定是 .180o 解析:这是一个全称命题,否定为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 2. (选修 1-1 P19 复习题 6(3) )题目:“f(0)=0”是“函数 f(x)是 R 上的奇函数”的 . (从“充分不必要条件” 、 “必要不充分条件” 、 “充要条件”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 选择一个) 解析: f(0)=0 不能保证 f(x)是偶函数,例如 f(x)=x2. 函数 f(x)是 R 上的奇函数可以得到 f(0) =0,故应该填必要不充分条件. 3. (选修 1-1 P40 练习 4)题目: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则实数的 22 1 4 xy k (1,2)ek 取值范围是 . 解析:,得 2 4 1,4 4 k e  (0,12)k 4. (选修 1-1 P74 习题 12(2) ) )课本改编题目:如图 1,直线 是曲线 l 在处的切线,则的值为 . ( )yf x4x (4)(4)f f   解析:如图可知 f(4)=5, '(4) f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在 x=4 处切线的斜率, 故.故 ' (4)(4)ff=5.5. 531 (4) 402 f    5. (选修 1-1 P33 习题 11)题目:一圆形广告气球被一束平行光线投射到水平面上,形 成一个离心率为的椭圆,则这束光线与水平面的入射角为________. 3 2 解析:光线把垂直于光线的半径伸长为半长轴a,而半短轴为b,也就是气球的半径,于是有 sinθ=b/a,由题知离心率为,于是,结合 c2=a2-b2,解得即 sinθ=,所以 3 2 3 2 c a  1 2 b a  1 2 θ=. 6  6. (选修 1-1 P46 习题 13)题目:已知双曲线的半焦距为 c,直线 l 过, 22 22 1 xy ab ) 0 , (a 两点,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0(b 3 4 c 解析:直线,则原点到直线距离为.由:1 xy l ab  22 22 1 11 abab c ab ab    ,解得或. 3 4 ab c c 2e  2 3 3 7. (选修 1-1 P36 习题 7)课本改编题目:已知椭圆的离心率 22 22 1(0) xy ab ab  ,A、B 是椭圆的左、右顶点,P 是椭圆上不同于 A、B 的一点,直线 PA、PB 斜倾 3 2 e  角分别为、,则|tan-tan| 的最小值为 . 解析:设,椭圆顶点,, 00 (,)P xy(,0)Aa( ,0)B a ., 00 00 , PAPB yy kk xaxa   2 000 22 000 PAPB yyy kk xa xaxa   又,所以. 22 00 22 1 xy ab  22 2222 0 00 22 (1)() xb ybax aa  所以,即 2 2 PAPB b kk a   2 2 1 tantan. 4 b a    |tan-tan|=| tan|+|tan|≥=1.2 | tantan| 8. (选修 1-1 P80 习题 8(3) )课本改编题目:设)(xfRxxx , 3 ,当 0 2  时, 0)1 ()sin(mfmf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根据函数的性质,不等式0)1 ()sin(mfmf, 即(sin )(1)f mf m,即sin1mm在0, 2    上恒成立. 当0m 时,即 1 sin m m   恒成立,只要 1 0 m m  即可,解得01m; 当0m 时,不等式恒成立; 当0m 时,只要 1 sin m m   ,只要 1 1 m m  ,只要01 , 这个不等式恒成立,此时0m .综上可知:1m . 二、解答题 9. (选修 1-1 P36 习题 7)改编题目:已知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直线( 1,0)(1,0) 相交于点 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AM BM (Ⅰ)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 (Ⅱ)若过点的直线 交动点 M 的轨迹于 C、D 两点, 且 N 为线段 CD 的中点,求 1 ( ,1) 2 Nl 直线 的方程.l 解析:(Ⅰ)设,因为,所以 ( , )M x y2 AMBM kk 21 11 yy x xx     化简得:  22 221xyx  (Ⅱ) 设 当直线 ⊥x 轴时,直线 的方程为,则 1122 ( ,),(,)C x yD xyll 1 2 x  ,其中点不是 N,不合题意. 1616 ( ,),( ,) 2222 CD 设直线 的方程为 .l 1 1() 2 yk x  将代入得 1122 ( ,),(,)C x yD xy 22 221xyx  …………(1) …………(2) 22 11 22xy 22 22 22xy (1)-(2)整理得: 1212 1212 1 2 2 2() 2 1 ()2 1 yyxx k xxyy         直线 的方程为l 1 1() 2 yx   即所求直线 的方程为l2230xy 10. (选修 1-1 P82 例 4)题目:强度分别为的两个光源 A、B 间的距离为,试问:8,13 在连接两光源的线段 AB 上,距光源 A 为多少的点 P 处照度最小? (注:照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解析:设点 P 段 AB 上,且 P 距光源 A 为,P 距光源 B 为 x3(03)xx P 点受 A 光源的照度为,P 点受 B 光源的照度为,其中为比例常数. 2 8k x 2 (3) k x k A PB 从而, P 点处的总照度为: 22 8 ( )(03) (3) kk I xx xx   由 2 3333 16218 (2)(612) ( )0 (3)(3) kkk xxx I x xxxx     解得:, 2x  当时,;当时,;02x( )0I x23x( )0I x 因此,时取得极小值,且是最小值.2x ( )I x 答:在连接两光源的线段 AB 上,距光源 A 为 2 处的照度最小. 11.(选修 1-1 P32 习题 7)改编题目:若椭圆过点 22 22 :1(0) xy Mab ab  (2,),离心率为.6 2 2 (I)求 a,b 的值; (II)设 A,B 是圆与与 y 轴的交点,是椭圆上的任一点,求12: 2 2  yxNPM 的最大值.PA PB     (III)设 0是椭圆 上的一个定点,为圆的任一条直径,PMEF12: 2 2  yxN 求证为定值. 00 P E P F    解析:意知,结合可得 a=4, 22 22 2 21 2 22 cab eab aa   22 46 1, ab  .2 2b  (II)令 x=0,得 y=3 或 y=1.故 A(0,3),B(0,1). 设 P(x,y),则=(-x,3-y)·(-x,1-y)=x2+(3-y)(1-y)= x2+y2-4y+3.PA PB     又,故 x2=16-2 y2. 22 1 168 xy  所以=16-2 y2+y2-4y+3=-(y+2)2+23.PA PB     又,故 y=-2 时,取最大值 23.-2 22 2yPA PB     (III)方法一: 0000 () ()P E P FNENPNFNP      . 00 () ()NFNPNFNP      2 22 0 0 1NPNFNP     故为定值. 00 P E P F    方法二:设 P(x0,y0), E(x1,y1),F(x2,y2), ∵N(0,2),EF 为直径,∴x1 +x2=0,y1+y2=4. 0010102020 (,) (,)P E P Fxxyyxxyy    =x1x2-(x1+x2)x+x02+y1y2-(y1+y2)y0+y02 = x1x2+y1y2+x02 +y02-4y0 设 A 是(II)中圆与 y 轴的交点,即 A(0,3) ,则 =0,即(x1,y1-3)·(x2,y2-3)=0,AE AF     即 x1x2+y1y2-3(y1+y2)+9=0,x1x2+y1y2=3. 故= x02 +y02-4y0+3 为定值. 00 P E P F    12. (选修 1-1 P73 习题 3)改编题目:已知函数 f(x)=ex-ax,其中 a>0.[@#中国^教育出版 &网~] (1)若对一切 x∈R,求证:f(x)1 的充要条件 a=1;[z (2)求证: 11 ln(1),nN nn  当时, 111 ln(1)1 23 n n  且。

(3)在函数的图像上取定点,记直线 AB 的斜率( )f x 112212 ,() , (,())() A xf xB xf xxx(( 为 k,证明:存在,使恒成立. 012 ,xx x (( 0 ()fxk (1)证明:充分性 证明:当 a=1 时,,令得 x=0.( )1 x fxe( )0,fx 当 x0 时,f(x)单调递增;( )0,fx( )0,fx 故 f(x)≥f(0)=1,充分性得证. 必要性 ( ), x fxea令( )0lnfxxa得. 当lnxa时( )0,( )fxf x单调递减;当lnxa时( )0,( )fxf x单调递增, 故当lnxa时,( )f x取最小值(ln )ln .faaaa 于是对一切,( )1xR f x恒成立,当且仅当 ln1aaa. ① 令( )ln ,g tttt 则( )ln .g tt  当01t 时,( )0, ( )g tg t单调递增;当1t 时,( )0, ( )g tg t单调递减. 故当1t 时,( )g t取最大值(1)1g.因此,当且仅当1a 时,①式成立. 综上所述,a的取值集合为1,必要性得证. (2)由(1)ex≥x+1,①① 当 x-1 时,①①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x≥ln(x+1) ,② 当且仅当 x=0 时等号成立. ②中令得 1 (),xnN n   11 ln(1)(),nN nn   n11 ln(),1,2nnNn nn   即取,… ,, 得 23141 ln1,ln,ln,, 12233  n11 ln nn   两边累加得 2 3n111 ln()1, 1 22nn    即 111 ln(1)1. 23 n n   (3)由题意知,, 21 21 2121 ()() xx f xf xee ka xxxx    令则 21 21 ( )( ), xx x e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