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织疵形成的原因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8页
文档ID:507142343
常见织疵形成的原因_第1页
1/8

泡泡布形成原因:1. 氨纶丝未经导丝辊,从侧面进入2. 导丝轮不转或不灵活3. 无芯纱流入下工序未卡住4. 氨纶丝位置不当,导致包覆不良.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芯丝位置,确保芯丝在须条中间偏左位置2. 精心挑拣已落下的纱,避免无芯纱流入下工序3. 加强巡回,丝轮不转及时发现,将纱卡下并维修丝轮条干布形成原因:1. 牵伸部件运转不良,如皮辊损伤、偏心、跳动,罗拉粘棉结、杂物,罗拉轴承座磨损,无下皮圈纺纱,上下皮圈损伤,罗拉偏心、弯曲、上肖失效等2. 一头缠花严重,另一头继续纺纱(失压)3. 导纱动程跑偏4. 罗拉加压不良(并条、粗纱等).5. 纱条通道不光洁,造成挂花竹节纱(灰竹节)形成原因:1. 清梳工序漏底花堆积太多,带入棉层2. 各工序通道粘、缠、挂、堵带入(三角区、龙头,并粗、细纱牵伸通道)3. 绒板、绒套、绒辊花带入(并条、粗纱、精梳、细纱)4. 高空清洁积花掉入半成品或正在纺纱机内5. 各工序清洁方法不当.6. 卡疵把关不严,疵点流入下工序7. 清洁不彻底(例如粗纱斜坡、车面清洁不及时,巡回吹吸风吹入,打擦板时的飞花卷入纱条等).8. 各工序揩车不良,油飞花粘附纱条,半成品棉条、粗纱掉地,造成污染。

三丝疵布形成原因:1. 拣花间未拣净,后工序未卡住2. 个别员工在工作场所梳头,清洁工具破损掉毛仍在使用.应对措施:1. 加强员工拣色杂责任心教育,后续工序严格执行卡疵把关制度2. 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杜绝在工作场所梳头现象;同时,车间定期对清洁工具检查,发现掉毛立即停止使用粗经、粗纬形成原因:1. 粗纱断头、烂纱后未及时停车,飘入邻纱未处理干净2. 条子粘连,机后换条子破条或机后双条喂入.3. 接头不符合操作法要求(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4. 细纱断头飘入邻纱(主要是混纺纱)5. 细纱续粗纱或粗纱纱尾飘入邻纱,细纱机车顶板的粗纱尾巴下垂,被卷入上排粗纱.纬缩形成原因:1. 纬纱质量不良2. 纬纱捻度过高3. 纬纱回潮率过低4. 投梭作用不良5. 梭子状态不良.6. 经纱开口不清晰7. 气压偏小8. 主、辅喷嘴电磁阀打开、关闭时间不当9. 剪纱时间不当10. 捕纬纱根数少.11. 绞边纱张力不当断纬(百脚)形成原因:1. 纬纱质量差.2. 纬停机构失灵(探纬针安装不当,H1、H2灵敏度差)3. 值车工处理断纬不彻底4. 温湿度不合适5. 主、辅喷嘴压力太高.6. 主、辅喷嘴电磁阀打开、关闭时间与储纬器停纬销定时配合不当.横档(稀、密路、拆痕)形成原因:1. 停机回牙偏大或偏小。

2. 卷取辊、刺毛辊打滑、作用不良3. 送经装置磨损4. 卷取装置磨损.5. 电器控制装置失控、作用不良6. 织轴轴头磨损7. 吊综不良8. 钢筘前后松动、钢筘弯曲变形.9. 开口运动不良(开口链条松弛、开口不稳)10. 经位置线不合理11. 边撑高低位置不对、倾斜角度不适当.12. 值车工操作不当13. 频繁断纬14. 正转量、逆转量等设置不当跳纱、跳花、星跳形成原因:1. 原纱质量差,如弱捻、接头不良、竹节、飞花、回丝、杂物等.2. 经纱张力不一,开口不清.3. 浆纱质量差,起毛、起球、小浆斑、并头、绞头、倒断头多.4. 断经自停不灵敏,断经的纱纬缠绕邻纱5. 吊综不良.6. 开口、送经投梭部分机构状态不良7. 梭子状态不良.8. 开口与投梭时间配合不当.9. 经位置线失调10. 织造时经纱运动不稳11. 值车工巡回不及时断经、断疵形成原因:1. 经纱上浆质量差、断头多.2. 断经自停装置不灵敏3. 断经后、经纱缠绕到邻纱上4. 值车工巡回不及时.5. 综丝变形、断裂6. 温湿度不合适.7. 综丝、钢筘质量差轧梭形成原因:1. 投梭力过大、过小2. 投打部位螺丝松动、脱落3. 皮结、皮圈磨损、脱落.4. 梭箱紧、打慢车时梭子不到位.5. 回丝、杂物、断头绞在一起,造成开口不清。

边不良形成原因:1. 投梭力大,梭子回跳2. 边剪位置不良,剪断布边3. 绞边纱断4. 边纱穿错5. 边纱根数过少经缩、松经、吊经形成原因:1. 浆纱倒断头,浆斑,并、绞头.2. 吊综不良3. 倒、并、绞头处理不良4. 经纱起毛、起球筘路、条影形成原因:1. 钢筘保养不良,筘齿松动、变形2. 经位置线设计不当.3. 钢筘穿法选择不当4. 经纱张力偏大5. 经纱条干差穿错形成原因:1. 综丝、钢筘穿法未按工艺执行.2. 断经后经纱与邻纱缠绕在一起,被带过综丝、钢筘脱纬形成原因:1. 纬纱成形不良2. 织机投梭力过大,制梭力过小,皮圈缓冲作用失调.3. 纬纱毛羽多,相邻纬纱粘连.4. 纬管规格不当.云织形成原因:1. 送经机构工作不良,齿轮磨损或啮合过松、过紧2. 卷取装置工作不良,齿轮磨损或张力扇形杆上下升降不正常3. 电器控制装置失灵4. 同步带磨损、松弛5. 经纱张力设定不当6、织轴轴头磨损、跳动.破洞形成原因:1. 织造中有硬物卷入刺毛辊与卷取辊2. 运输过程中碰撞、撕挂造成.3. 在验布机、折布机上被螺丝、钉子等挂破4. 综框高度变化引起局部经纱张力变化,被筘打烂5. 脱纬、杂物织入被钢筘打烂.6. 边撑位置安装不当.边撑疵(针路、轧断纱)形成原因:1. 边撑规格用错。

2. 边撑位置安装不当3. 疵环转动不灵活,针刺歪斜.4. 纬向缩率大(经纬密接近或相当)5. 经位置线不合理6. 经纱张力过大或过小7. 温湿度波动.8. 刺毛辊、卷取辊磨损9. 开口时间不正确.10.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11.12.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