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县古树名木旅游画册69111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01KB
约21页
文档ID:538073531
康县古树名木旅游画册69111_第1页
1/21

康县古树名木旅游画册文字第一篇 古树仙韵团庄金叶古槐距县城42公里的平洛团庄龙凤桥旁,有一棵百年古槐,树围2.38米,高26米相传,清光绪年间,随着北茶马古道的再次繁荣,商贾大量奔流在这条沧桑古道上,见此处沟壑险峻,便捐修木桥一座,名曰“龙凤”,并于桥旁栽植槐树数株,同时修土地庙守护木桥,护佑百姓和过往客商经岁月洗礼,现仅存一株每年秋,槐叶由青绿转成金黄,熠熠生辉,被当地人称为“金叶古槐”赏百岁金叶老槐,游千年文化古村如今,金叶古槐、龙凤桥、古城墙、平乐古道、文化广场和团庄新村浑然成趣,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古村焕发出新的活力花桥千年菩提位于县城以北25公里处的长坝花桥古菩提树,树龄1300余年,树围7米,高20米,冠幅18米,又称七叶圣树此树向西1公里为游龙关相传有游方和尚路经此地,见客旅经长途跋涉饥疲不堪,便于树下起灶赠斋,后座化树下,保佑村庄现树主干仅剩一张树皮,中间已漏空成洞,但仍枝繁叶茂,年年果实累累,诠释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万事皆空”的禅意人们在这里祈幸福、求平安,菩提树已成为花桥村的保护神随着近年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显现,古树、花桥、溪流、新村互相辉映,成为康县乡村旅游示范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如今,村里开办了农家乐、乡村客栈,每日游人不断,尽展康县乡村之秀美瞻千年菩提神树,祈人间吉祥平安西北桑王距县城40公里的大堡宋坝,有一株千年古桑,树围4.52米,高8米,冠幅20米,虬枝苍劲,状若伞盖传说南宋时,吴玠、吴璘抗金于秦陇边界,有侯姓善武者随之征战,功绩赫赫,封将军,旨妻宋氏为诰命宋氏善杼织,即率百姓于修水河畔筑坝造田,植桑养蚕,抽丝织布,造福乡邻,其中一株成活至今,成为西北最为古老的桑树,是康县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的很重要物证,也为甘肃段丝绸之路的本质内涵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堡千年古桑,见证康县深厚蚕桑农耕文化东岳山古柏群东岳山寺古柏掩映,修水河畔人杰地灵距县城42公里的大堡黄山东岳泰山庙,香烟缭绕,古柏婆娑,达千年以上树龄的柏树有4棵,最大的树围3.1米,这些树犹如天神般守护在寺庙周围,其中孔柏最为有名,是参加过公车上书的康县籍举子黄居中从山东泰山庙采挖而来栽植于此,如今俨然成为镇庙之宝据当地村民说,泰山庙十分灵验,是方圆百里乃至陕西、四川等地庶民祈福求平安之圣地,因声名远播而游人终日络绎不绝水洞寺千年银杏距县城47公里的大堡水洞寺,又名“古洞流泓”,是康县古八大景观之一。

水洞寺旁银杏树与寺院同栽同建于唐代,已有1500年历史,银杏树围8.02米,因寺庙修修毁毁,今已无遗迹,唯银杏树至今仍然葳蕤茂盛,成为当地的守护神,人们在树前祈祥求福,甚至过继儿女给古树,因此常年香火不断赏古洞流泓,悟古树灵韵云台千年青冈距县城34公里的云台杜坝,有一株树龄长达1000余年的青冈树,树围4.78米,枝叶茂密,枝杆虬劲相传北宋年间,金人进攻中原,北茶马古道上战火不断,有一客商途经杜坝正遇吴玠、吴璘领兵抗金,无奈之下将随身银两埋于途径的泉水旁,并栽植青冈树作为标记,后因战乱未能将银两取回千年间,常有路人居于树下,被村民唤为“居家青冈”,成为该村的地理标志,据说至今还有人在树周围拾到过散碎银两杜坝东出古散关(又称七防关,今大山岔),接古镇兰皋(今大兰驿镇),西邻古城白马关(今云台镇),为陇蜀古道必经之地花庙皂角据考证,大南峪花庙是当地一古寺院的山门,如今寺院仅存残垣断壁,庙内却一直香火旺盛,村名也以此而得庙前有一株500年树龄的皂角树,树围3.1米,冠若伞盖,有巨大古藤攀树而上,相生相依,称之为“上天龙”,成为一大壮景花庙因田肥水美,与它毗邻的窑坪茶马古市一样,引得不少商客到此后就再不愿长途跋涉去谋生计,遂定居于此,并修建寺庙,在庙旁栽植皂角和藤蔓,作为守护山门的将军,荫护乡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花庙周边有后沟等康北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有历史上闻名甘陕川三省的的茶马驿站——窑坪古镇大水沟千年红豆杉 观音阁古松在距县城5公里的王坝镇大水沟村有一株千年红豆杉树,树围2.83米村庄对面陡崖观音阁旁有一株古松,亦有千余年的树龄,树因阁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对青年男女私定终身,因男方太穷,遭到女方家庭反对,男儿立志终身不娶,历经艰险攀缘到村庄对面绝壁上整日念经诵佛,坐化成树;女儿也痴情未嫁,由于过度相思,终于化作一株红豆杉树二树虽互不可见,但可互闻其声,于树旁静听,仿佛还可听见两颗树的窃窃私语大水沟村经过近三年多的美丽乡村建设,旧貌换新颜,已成为康县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二树也作为大水沟的重点景观被专门保护起来,如今村里开办了农家乐和乡村客栈,修建了休闲广场,建了村史馆,搭起了乡村舞台,已成为县城后花园和乡村旅游的好去处观千年红豆古树,祈人间幸福吉祥青林沟核桃王位于距县城10公里的王坝青林沟,生长着千余株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核桃树,有古核桃树群之美誉核桃王是其中最大的一棵,也是全县树龄最老、树体最大的一株,位于张家院社,已有200多年的树龄,树围达3.86米,树冠巨大,连年丰产,与其它核桃树一起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以来,依托青林沟的优美自然风光,建设了整流域的乡村旅游精品村2014年11月,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在廖家园摄制节目并播出乡村旅游收入正成为青林沟村民新的增收之路千株百年核桃连片成林,再现康县奇绝风物景观岸门银杏王后 中国银杏王在距县城南9公里处的岸门口严家坝,有一株树龄2800多年的古银杏树,树高23米,根部生有 11株小树,独秀成林,形成十分罕见的独特植物景观被称为“银杏王后”而据此树5公里外的贾家坝村也有一株2000余年的银杏树,树枝间寄生着一棵桫椤树,被称为“中国银杏王”,两根银杏树因古而有了仙灵之气,被村民敬拜为神树,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王一后两千八百岁银杏王后,见证自然造物神奇如今,依托“银杏王后”建成的严家坝生态产业文化型美丽乡村成为游人节假日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桂花庄千年金桂 千年青檀 百年紫藤在康阳路上的白杨桂花庄有一株桂花树,已生长千年以上,树围3.1米,其根深叶茂,花开时节,金蕊飘香,沁人心脾,观者无不流连忘返,实属罕见,为当地标志性古树,被命名为“千年金桂”传说千年前,这里没有桂花,人们主要以喂养娃娃鱼(大鲵)为生计,后因山洪暴发,娃娃鱼毁之殆尽,仅存活下来的也感染了疾病。

村里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妇见此情景,立志救乡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男的穿过绝壁恶水去北方求药,妻子在家侍奉双亲儿女不料丈夫归来之时又发一场洪水,丈夫情急之下化作了一株青檀,并伸手将所求来的药料扔给妻子,妻子含泪把药分给众乡亲后思夫成疾,逝而化作一株桂花树每当秋来花粉飘洒,仿佛还在给乡亲们散发良药丈夫伸出的手臂几百年后化成了一枝紫藤,奋力向河对岸伸展千年桂花树,陇上一奇珍今天,桂花庄美丽乡村建有农家乐、乡村客栈和电商平台等小桥流水,栈道蜿蜒,棕榈展枝,秦巴风情民居古朴雅致,尽显南国风情,成了美丽乡村游的最佳去处罗坪药木在距县城53公里的铜钱罗坪有一株近千年树龄的药木树,树围4.5米,腹部主杆已空,其雄浑苍劲之态尽显因康南川坝地少,多为岩石森林,缺少油料作物,村民主要在各种长生植物籽实中提取,药木就是其中一种罗坪药木树较多,故而先辈们选择了这块地方修建房舍,居住生息,主要就是为了便于获取食用油作为康南生态民俗型美丽乡村,罗坪周边有低垭云海、魁星楼、康南竹海、康阳路休憩购物区等自然人文景点及百公里生态旅游风情线节点,观赏性最佳阳坝老鹰茶树阳坝太平阴坝子麻地沟有一片古茶园,据考证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

茶园中有一株老鹰茶树,树围1.6米,高约5.5米,是康县栽茶历史的有力见证经近年来茶马古道专家们的研究论证,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汉中即采取了以茶戍边政策,在陕南地区种茶,然后用茶叶换取边陲安宁而阳坝一带与陕南相邻,康南一些地区从那时就开始栽茶阳坝老鹰茶树从何而来不得而知,然而作为樟科木本植物的常绿老鹰茶,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等多种成分,泡饮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功效 ,是弥足珍贵的稀有茶树太平老鹰茶树周边有原生态茶园,魏家大院古民居及打锣鼓草、康南花鼓、男嫁女娶独特婚俗、太平天国遗俗等景点及民俗活动月牙潭麻柳树 在阳坝AAAA级景区梅园沟月牙潭边,生长着两棵树龄在200年以上的麻柳树,树围均在3.3米以上,树干空心,向河中横斜伸出,繁茂的枝叶倒垂下来轻拂潭面,恬静而神秘传说潭中的水洞里有一条三尺余长的娃娃鱼已成鱼精,每到洪水暴发前夜,就会爬上河滩怪怪叫唤,提醒人们早早做好防洪的准备月牙潭碧水如玉,古麻柳沧桑茂盛,周围茶园织锦,湖光山色,尽显梅园千娇百媚动人神态阳坝老街麻柳树群阳坝老街梅园河边生长着数十株古麻柳树,树龄均在60至150年间,它们英姿飒爽的站立在清澈见底的梅园河边,成为阳坝古街景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第二篇 名木语录老王坪红豆杉在距县城61公里的周家坝镇李坝村老王坪有一株树龄200多年的红豆杉,树围2.7米,主杆分杈较多,枝条细而密集,张开的树冠如同一把巨伞,努力向周边延伸,尽情展示着周家坝古老而厚重的自然景观李坪千年古柏李坪千年古柏,距县城55公里的周家坝镇李坪村,已有近千年的树龄,树围3米生长在以碌碡、磨盘体现农耕文化的广场后坎上原本树下有一座土地庙,文革时被拆除后来村民每逢需要祭拜土地神就在古柏树下祭拜,祈求护佑乡里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李坪百年药木在距县城55公里的周家坝镇李坪村农耕文化广场边上长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药木,树围1.8米,其14条树根裸露在广场土坎上,形态各异,但主杆依然十分旺盛,树冠呈蘑菇状,每年果实累累,曾在村民缺乏油料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家庵翠柏在距县城63公里的周家坝李家庵有一翠柏,树龄近400余年,树围2.3米有趣的是有五根刺藤盘旋在树枝中间,形成树上有藤、藤中有树奇观,犹如五龙抱柱,成为村里的一道美丽风景李家庵铁树群铁树,学名刺叶栎李家庵铁树群落中树围大于1米的树有8根,其中最大的三棵位于铁树广场据考证,树龄最长的已达千年以上,根部外露,树冠与周边的铁树相挽互拥,护卫李家庵村庄。

张赵村柿树位于距县城70公里的周家坝镇张赵村有一株近100多年树龄的柿树,树围2.2米,主杆浑厚茁壮,枝繁叶茂,每至冬日黄叶待落时正好红柿满枝头,使张赵村的冬日显得更加吉祥喜庆,妩媚动人平洛南山不老松平洛南山不老松生长在距县城44公里的平洛南山,已超过1500年的历史,村民称之为“南山不老松”主干1米分五大主枝,树体挺拔俊秀,被当地村民视作神灵每有小孩体弱多病,父母便将小孩过继给不老松,拜树为父,取“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意,以求孩子健康长寿贯上红豆杉距县城32公里的望子关镇贯上有一棵树龄近百年的红豆杉,树围2.39米,树冠向四方张开,虬枝嶙峋树下建设有以红豆杉为主题的休闲小广场,是望子雄关茶马古道文化的点晴之处苟家山红豆杉在距县城26公里的长坝镇范寺村苟家山, 有两棵同根而生的红豆杉,树龄300多年,树围分别为3.3米、3.1米,两树郁郁葱葱地立在村头,巨大的树冠相互拥在一起,恰如一对长厢私守的恋人,共同面对风云变幻,沧桑岁月许家沟红豆杉许家沟红豆杉在长坝镇范寺村许家沟,有300年历史,根部树围2.37米,主干以1.7米处分枝,树冠如同一把擎天巨伞,主杆如伞柄,侧枝如伞骨,飘逸秀美,树势旺盛,成为村里的一大景观。

老庄红豆杉距县城27公里的长坝镇老庄村柏树梁有一株300多年的红豆杉,树围3.12米,是老庄村唯一一棵300年以上的古树老爷庙红豆杉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长坝镇田坝村老爷庙前的古红豆杉树,树龄400多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