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4页
文档ID:536584142
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1/4

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作者及工作单位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刘双利教材分析1、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等量代换”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没有理论基础,不会用语言表述让学生形成有序思维,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稍复杂的代换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时,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场景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是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故事导入  结合课件演示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曹冲聪明吗?聪明在什么地方?不能直接称大象的重量,他就把大象的重量换成了石头的重量,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随着课件演示来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领略古人在很多地方也进行物品之间的等量代换,从而更好地感知“等量代换”二、探究新知1、水果摊前的等量代换等量代换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现在我们先来研究水果摊前的数学问题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三个天平,学生明确图意后,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不能?师再通过多媒体出示教材第一个天平,问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你怎么看出来的?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再出示第二个天平,一起说一说图的意思师将整道题意转为符号表示并说明: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根据上面的分析,怎样才能知道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等量代换的过程。

预设1:现在知道了1个西瓜和4kg砝码同样重,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找到这4kg砝码和几个苹果同样重就能解决问题了预设2:4个苹果1kg,16个苹果4kg,一个西瓜也是4kg,所以一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预设3:天平的右边的砝码变成了原来的4倍,左边的苹果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才能保持平衡,4个4是多少?从而得出1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师:能用算式表示吗?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1个西瓜=4千克=16个苹果 ) 2、跷跷板中的等量代换师: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吧,让我们来看看跷跷板中的等量代换要求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或先将1头牛代换成羊,就可求出2头牛可换几只羊了3、生活中的等量代换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重量相等的物体可以互相代换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用到了这一数学思想如:换零钱等让同桌学生讨论思考过程学生汇报他们的方法和答案引导学生说算理: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初步渗透要抓住一个中间量。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小组合作换一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得到多种多样的想法  三、小组合作,智力闯关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来智慧岛来挑战,试试你能闯几关?第一关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第二关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求出△、□所代表的数△+□=240 △=□+□+□ △= □=○+□=91 △+□=63 △+○=46 ○= △= □= 第三关远古时代的等量代换用4个番薯可以换2棵大白菜用8棵大白菜可以换2斤米用2只鸡可以换10斤米师:我今天带了一只鸡,可以换些什么呢?让学生转化成图形思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间讨论交流 “等量代换”这节课的内容是很抽象的,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更好地把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小结强调抓住一个中间量,得出两者“相等”的关系,使重点更突出   四、总结回顾你觉得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学了用等量代换去解决数学问题,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能找到等量代换的例子吗?指名说说,再集体总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让学生在交流汇报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板书设计等量代换  1个西瓜 4个砝码 16个苹果 (中间量)一个西瓜的重量=16个苹果的重量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 价 内 容评 价 等 级评价目的优(5)良(4)中(3)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   能否主动参与发言时声音响亮   能否自由表达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能否独立思考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是否敢于否定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是否欣赏自我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是否兴趣浓厚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得分 教学反思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同时,等量代换的理论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例2通过一个购物的情境,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从图一中可以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图二中又可以看出,四个苹果重1千克,让学生思考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在学生发现了这些信息后,我先给几秒钟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通过摆学具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等量代换是较为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对于中下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形象学具的帮忙,通过动手的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换”的过程练习二十四中的第3题,换的过程更为复杂了,学生更需要借助学具的摆来帮助解决问题2、重视等量代换思维方法的归纳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等教学辅助手段,用形象而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等量代换的方法,当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这一思想方法时,我又会及时地帮助学生总结等量代换的方法例如,在例1中,学生通过摆学具和独立的思考,知道了1个西瓜的重量与16个苹果相等这时,我便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1个西瓜的重量与4个砝码相等,4个砝码又与16个苹果相等,所以1个西瓜的重量与16个苹果相等同时,配合如下的板书,引导学生把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3、注重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整个教学过程又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引导下,又呈现出教师在全过程中的组织引导作用,使人感到课堂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氛围较浓,自主作用发挥得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