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第六讲 道教文化常识道教文化常识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教的基本教义道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道教教是是中中国国土土生生土土长长的的宗宗教教,,它它的的理理论论广广泛泛容容纳纳了了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社社会会的的宗宗教教意意识识和和学学术术思思想想,,是是古古代代宗宗教教、、民民间间巫巫术术、、神神仙仙方方术术、、阴阴阳阳五五行行及及道道家家思思想想等等汇汇聚聚、、融融合合的的产产物物,,带带着着鲜鲜明明的的中中国国特色1.1.道教的起源道教的起源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道道教教的的理理论论体体系系源源于于先先秦秦老老庄庄之之学学和和秦秦汉汉黄黄老老之之学学,,其其神神仙仙谱谱系系的的构构成成大大量量吸吸收收了了古古代代民民间间自自然然崇崇拜拜和和鬼鬼神神崇崇拜拜的的内内容容,,而而长长生生不不老老的的信信仰仰则则与与秦秦汉汉盛盛行行的的神神仙仙方方术术思思想想有有直直接接的的渊渊源源,,同同时时道道教教的的宗宗教教形形式式如如符符咒咒、、斋斋醮醮、、符符箓箓等等也也显显然然取取自自古古代代到到汉汉末末的的民民间间巫巫术术。
此此外外,,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医药学和养生术也构成道教的重要来源的医药学和养生术也构成道教的重要来源1.1.道教的起源道教的起源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原始道教阶段原始道教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2 .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道教的创立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原始道教阶段原始道教阶段 以以““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和和““太平道太平道””为代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26~~144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原始道教阶段原始道教阶段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为主要经典因老子宣扬因老子宣扬““道道””,所以,所以““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即为即为早期的道教。
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与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与《《太平经太平经》》所谓奉天地、顺阴阳五行而杂以巫术的所谓奉天地、顺阴阳五行而杂以巫术的思想基本吻合思想基本吻合 它的传教方式是:它的传教方式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 太平道:太平道:清源山老君岩清源山老君岩 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道教理论的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理道教理论的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理 葛洪葛洪《《抱朴子抱朴子》》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理论之作,此书是外丹派的代表作品,核心内容理论之作,此书是外丹派的代表作品,核心内容是论证金丹不死的可能性,纠正了早期民间道教是论证金丹不死的可能性,纠正了早期民间道教淫祠巫祝之说。
书中对道教的一些基本问题,从淫祠巫祝之说书中对道教的一些基本问题,从宇宙的本体到人的本质和生活哲学,从神仙的存宇宙的本体到人的本质和生活哲学,从神仙的存在到成仙的可能,从斋醮的方法到养生健体、炼在到成仙的可能,从斋醮的方法到养生健体、炼制金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这些论述使道制金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这些论述使道教摆脱了原始的巫术形态而具备了哲理体系,为教摆脱了原始的巫术形态而具备了哲理体系,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在道教发展史后来道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寇谦之整顿了道教组织,制定科律寇谦之整顿了道教组织,制定科律斋仪,使原来比较混乱的五斗米教变成斋仪,使原来比较混乱的五斗米教变成组织整齐、戒律严明的教团组织整齐、戒律严明的教团 陆修静对南方天师教的组织和科律陆修静对南方天师教的组织和科律也进行了整顿,同时还创立了以斋醮科也进行了整顿,同时还创立了以斋醮科仪求得长生而闻名的灵宝教仪求得长生而闻名的灵宝教 梁朝时的陶弘景是此期最后一位对道教进梁朝时的陶弘景是此期最后一位对道教进行全面整理的人物。
其行全面整理的人物其《《真灵位业图真灵位业图》》对原来对原来混乱不堪的神仙信仰进行了整理,把道教传说混乱不堪的神仙信仰进行了整理,把道教传说中的各路神仙都编排到一个秩序井然、等级分中的各路神仙都编排到一个秩序井然、等级分明的神仙世界中,为道教建立了神仙谱系另明的神仙世界中,为道教建立了神仙谱系另外,他还杂糅了道教各派的养生学说,建立了外,他还杂糅了道教各派的养生学说,建立了内养与外丹并用的养生理论经过以上诸人的内养与外丹并用的养生理论经过以上诸人的努力,道教变得更为成熟了努力,道教变得更为成熟了隋唐兴盛时期隋唐兴盛时期 此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如:此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如:唐代的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唐代的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而且产生了很多道教流派,如茅山上清派、关而且产生了很多道教流派,如茅山上清派、关中楼观派、麻姑北帝派等在诸派之中,影响中楼观派、麻姑北帝派等在诸派之中,影响最大者乃是茅山上清派该派在陶弘景之后,最大者乃是茅山上清派该派在陶弘景之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宗师,司马承祯和吴筠乃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宗师,司马承祯和吴筠乃其中最负胜名者。
他们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中最负胜名者他们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形神形神双修双修””,神仙可学的理论,这些理论对道教由,神仙可学的理论,这些理论对道教由玄学转为内丹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玄学转为内丹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于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是兴起于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陕金代的北方最大的道教宗派,创始人为陕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西咸阳人王喆,号重阳,以老子的《《道德道德经经》》、儒家的、儒家的《《孝经孝经》》、佛教的、佛教的《《般若心般若心经经》》为主要经典为主要经典 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即传统的天师道正一道以的天师道正一道以《《正一经正一经》》为主要经为主要经典。
典二、道教的基本教义二、道教的基本教义(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二)乐生、重生、贵生,并千方百计地计地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一)以神化了的(一)以神化了的“道道”为核心信仰,为核心信仰,宣扬宣扬“道道”是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母”“道道”是是“万物之万物之母母”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祖,将其书教祖,将其书《《老子老子》》改名为改名为《《道德真经道德真经》》,作,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为宗教的主要经典《《老子老子》》,又名,又名《《道德经道德经》》该书提出该书提出“道道”是是“万物之母万物之母”,,“德德”是道的是道的显现;显现;“道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德”是道的是道的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行动所以道教的基本教义,即宣扬道是“万物万物之母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外道教有一整套修炼的办法,分为内养、外养、房中术养、房中术 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 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道””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则是无限的,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道””同一,同一,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为此,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如外丹、内丹等等法,如外丹、内丹等等 外丹指的是金丹不死之术(服饵法)道外丹指的是金丹不死之术(服饵法)道教徒相信经过对一些化合物如水银、铅、硫磺教徒相信经过对一些化合物如水银、铅、硫磺的合成冶炼,他们就可以制成一种的合成冶炼,他们就可以制成一种““含天地之含天地之隐秘隐秘””之金丹,人一旦服用了这种金丹就可以之金丹,人一旦服用了这种金丹就可以羽化升仙羽化升仙 内丹就是道教的养生学,认为人体也是一内丹就是道教的养生学,认为人体也是一个修炼仙丹的丹炉,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修炼,个修炼仙丹的丹炉,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修炼,人就可以获得长生久视。
修内丹的方法有许多,人就可以获得长生久视修内丹的方法有许多,诸如守一法、避谷法、胎息法、导引法、房中诸如守一法、避谷法、胎息法、导引法、房中术等内丹的根本在术等内丹的根本在““守静守静””,主旨在修养,主旨在修养““真元真元”” 八八卦卦鳗鳗段段长长寿寿果果炖炖鸡鸡道道生生万万物物洁洁白白如如玉玉飘飘香香冷冷锅锅鱼鱼万法归宗万法归宗逍遥大排逍遥大排招招财财进进宝宝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主要经典为道教的主要经典为《《道德经道德经》》和和《《道藏道藏》》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将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将《《老子老子》》一书改名为一书改名为《《道道德经德经》》,作为道教经典作为道教经典 《《道藏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汇编,集道教经典之大是道教经典的汇编,集道教经典之大成,成,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编写出我国第一部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道藏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正统道藏》》和和《《万历续道藏万历续道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藏道藏》》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道教的标记为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八卦太极图。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尊神尊神• 神仙神仙• 护法神将护法神将(一)尊神:(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日月星宿、主要有三清、四御、三官、日月星宿、四方神等四方神等 ((1 1))三清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宫• 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上清灵宝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宫• 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太清道德天尊,住大赤天之太清宫三清殿三清殿三清殿三清殿 居中者是玉清元始天尊居中者是玉清元始天尊, ,他右手虚捧、左手他右手虚捧、左手二指虚拈圆球二指虚拈圆球, ,以旁征古界形成之前以旁征古界形成之前““天地未形天地未形, ,万万物未生物未生””的宇宙混沌状态的宇宙混沌状态, ,道教谓之元始(或天极)道教谓之元始(或天极)阶段阶段------元始的意思为本源,开始元始的意思为本源,开始元者,本也,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始者,初也””;天尊是对几位最高神的尊称天尊是对几位最高神的尊称 元始天尊作为道教的第一尊神,确有其高高在元始天尊作为道教的第一尊神,确有其高高在上,超凡入圣的风度,在所有神仙中元始实行着清上,超凡入圣的风度,在所有神仙中元始实行着清净无为的统治,形同精神上的偶像,但在民间他的净无为的统治,形同精神上的偶像,但在民间他的影响并不很大。
影响并不很大 这位手捧半黑半白,黑中有白点,白中有黑这位手捧半黑半白,黑中有白点,白中有黑点的点的““阴阳镜阴阳镜””的神仙,是上清灵宝天尊,也称太的神仙,是上清灵宝天尊,也称太上道君上道君------元始阶段分出阴阳想象的过渡,道教谓之元始阶段分出阴阳想象的过渡,道教谓之混元(或太极)他的主要职责是混元(或太极)他的主要职责是““广度天任,慈广度天任,慈心于万劫,薄及于众生心于万劫,薄及于众生”” 道教中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不多,仅有的一点记道教中有关他的文字记载不多,仅有的一点记载也不十分清楚,显得灵宝天尊来历有些身份不明,载也不十分清楚,显得灵宝天尊来历有些身份不明,相对受到冷落相对受到冷落 三清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右边这位三清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右边这位太清道德天尊,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老子,太上太清道德天尊,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老子,太上老君 你看他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世你看他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着世界的最初形成,阴阳的相互作用变化分出天地,界的最初形成,阴阳的相互作用变化分出天地,万物由此出现,道教谓之由万物由此出现,道教谓之由““太极太极””而分出的而分出的““两仪两仪””,既太初阶段。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既太初阶段作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提出道的哲学概念,其著作他提出道的哲学概念,其著作《《道德经道德经》》为道教为道教理论奠定了基础,出于对道的信仰,信徒们将老理论奠定了基础,出于对道的信仰,信徒们将老子神化,尊其为祖师子神化,尊其为祖师 在我国古代道学思想中在我国古代道学思想中, ,认为小乘修炼是认为小乘修炼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根本, ,一个庞大的人类社会一个庞大的人类社会, ,需要有一种能够需要有一种能够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 ,以此来区别美善丑恶以此来区别美善丑恶, ,这就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几千年来约束人们行为最有力的我们常说的道德几千年来约束人们行为最有力的规范就是道德规范就是道德, ,因此道家把涵养道德作为最初级的因此道家把涵养道德作为最初级的修身境界修身境界 道教为什么供奉三清道教为什么供奉三清 道家认为道家认为, ,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 ,才有资格才有资格去接触中高级的修炼内容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去接触中高级的修炼内容道德高尚的人经过刻苦修行、驱动灵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行、驱动灵感之后方能获得宝贵的修真秘诀, ,并沿着并沿着正确的修身道路最终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所以正确的修身道路最终可以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所以, ,这就是正殿供奉的三清真神即道德天尊、灵宝天尊、这就是正殿供奉的三清真神即道德天尊、灵宝天尊、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元始天尊的原意和秘密所在((2 2)四御)四御 • 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紫微北极:大帝紫微中天北极大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紫微中天北极大皇大帝• 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玉皇大帝 总执天道之神总执天道之神紫微北极大帝紫微北极大帝 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南极大帝勾陈南极大帝 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人间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祗(女神)后土皇地祗(女神) 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河之秀山河之秀四御的职责四御的职责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全称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为总执天道之神 玉皇大帝在玉皇大帝在《《西游记西游记》》中被称为是万神之王。
他中被称为是万神之王他管辖一切天神、地祗、人鬼,他手下许多文武仙卿管辖一切天神、地祗、人鬼,他手下许多文武仙卿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四大天王、千武神有托塔天王、哪吒太子、巨灵神、四大天王、千里眼、顺风耳等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丘弘济里眼、顺风耳等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丘弘济真人,许旌阳真人等,他还管辖四海龙王、雷部诸神真人,许旌阳真人等,他还管辖四海龙王、雷部诸神以及地藏菩萨,十殿阁罗等等,因此玉皇大帝被列为以及地藏菩萨,十殿阁罗等等,因此玉皇大帝被列为四位天帝中的首位四位天帝中的首位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紫微北极大帝 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神名来源于古代对星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的神名来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北极即北极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小熊座辰的崇拜北极即北极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小熊座的星星体的存在和运行,在远古时期就给人们的的星星体的存在和运行,在远古时期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如观察星体确定方向,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如观察星体确定方向,利用星体运行变化来划分节气,根据农时来播种耕利用星体运行变化来划分节气,根据农时来播种耕耘 据说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据说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
北极大帝产生后,受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北极大帝产生后,受到历代帝王百姓的礼祀到历代帝王百姓的礼祀 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也是星宿演变而来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也是星宿演变而来称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称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在一些拜告天地、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在一些拜告天地、祈祷降雨的呈文中,勾陈与玉皇、紫微大帝同列祈祷降雨的呈文中,勾陈与玉皇、紫微大帝同列榜首勾陈南极大帝勾陈南极大帝 后土皇地祗(女神),全称后土皇地祗(女神),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她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故有,她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故有人称之为人称之为“大地母亲大地母亲”),与执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套与执掌天道的玉皇大帝相配套后土皇地祗后土皇地祗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与主宰天界的玉皇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套,正所为大帝相配套,正所为““天公地母天公地母””应该说,人类对应该说,人类对土地的崇拜要早于对天的崇拜。
宗教的演进,任何原土地的崇拜要早于对天的崇拜宗教的演进,任何原始民族都是先亲地后尊天始民族都是先亲地后尊天 ““后土后土””的来历有些含混,有的把后土作为人名,的来历有些含混,有的把后土作为人名,有的当成神名,有的说成官名这是自然神演化为人有的当成神名,有的说成官名这是自然神演化为人格神的必然现象格神的必然现象 天为阳,地为阴,后土由最初的男神,到隋朝以天为阳,地为阴,后土由最初的男神,到隋朝以后逐渐演变为女神,以皇帝配享,民间俗称其为后逐渐演变为女神,以皇帝配享,民间俗称其为““后后土娘娘土娘娘””道士们称她为掌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道士们称她为掌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天帝大地山河之秀的女天帝 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因道教将三官的诞辰日编在三元日,即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故三官大帝又称帝又称““三元大帝三元大帝””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广州的三元宫。
广州的三元宫 ((3 3)三官)三官三官殿三官殿天官造福天官造福 地官赦罪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解厄 通常的说法是,三官即尧(天官)、舜(地通常的说法是,三官即尧(天官)、舜(地官)、禹(水官),也就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官)、禹(水官),也就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三位部落首领传说三官本是元始天尊的三个儿子,位部落首领传说三官本是元始天尊的三个儿子,天尊将始阳九气、清虚七气、晨浩五气吸入口中,天尊将始阳九气、清虚七气、晨浩五气吸入口中,经九九之期,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于正月十经九九之期,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从口中突出三个婴儿,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从口中突出三个婴儿,这就是尧、舜、禹这就是尧、舜、禹 关于三官关于三官天官唐尧天官唐尧 相传尧时敬相传尧时敬天爱民,上应天天爱民,上应天相,以风调雨顺相,以风调雨顺被后人尊为天官被后人尊为天官 地官虞舜地官虞舜 舜时民风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高尚,地不生灾,故被尊为灾,故被尊为地官 水官大禹水官大禹 大禹继承父志,大禹继承父志,因势利导,治理因势利导,治理了空前的洪水灾了空前的洪水灾害,所以被尊为害,所以被尊为水官。
水官 三官大帝的地位三官大帝的地位 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级别不是太高,但由于三三官大帝在道教中级别不是太高,但由于三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官职能与民众利害密切相关,故而知名度很高旧时,各地遍布三官庙、三官庵、三官堂、三官旧时,各地遍布三官庙、三官庵、三官堂、三官殿等根据以上传说,道教把三官配三元,正月殿等根据以上传说,道教把三官配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道士有三元斋,俗称三元节,是忏罪的日子道士有三元斋,俗称三元节,是忏罪的日子((4 4))日月五星日月五星 日为大明之神,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日为大明之神,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月为夜明之神月为夜明之神, ,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五星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五星, ,古为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古为岁星(木星)、镇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星)、辰星( (水星水星) )、荧惑星、荧惑星( (火星火星) )五星又称五五星又称五曜,和日月合称七曜,道教经典中常赞颂这些神曜,和日月合称七曜,道教经典中常赞颂这些神明。
二十八宿诸星和北斗,也是道教崇拜的星神二十八宿诸星和北斗,也是道教崇拜的星神 ((5 5)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四方之神: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虎、北方玄武 古代古代神话谓东神话谓东方之神为方之神为青龙青龙, ,因因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中东方七中东方七宿组成龙宿组成龙形,位于形,位于东方,属东方,属木,其色木,其色青青, ,故称故称青龙,亦青龙,亦作苍龙;作苍龙; 虎虎,,为为百百兽兽之之长长,,它它的的威威猛猛和和传传说说中中降降服服鬼鬼物物的的能能力力,,常常常常跟跟着着龙龙一一起起出出动动,,‘云云从从龙龙,,风风从从虎虎’成成为为降降服服鬼鬼物物的的一一对对最最佳佳拍拍档档 朱朱雀雀又又可可说说是是凤凤凰凰或或玄玄鸟鸟朱朱为为赤赤色色,,像像火火,,南南方方属属火火,,故故名名凤凤凰凰它它也也有有从从火火里里重重生生的的特特性性,,和和西西方方的的不不死死鸟鸟一一样样,,故故又又叫叫火火凤凤凰凰玄玄武武是是一一种种由由龟龟和和蛇蛇组组合合成成的的一一种种灵灵物物 “老而不死曰仙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
道教神仙的队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 (妈祖妈祖) )、财神等等财神等等二)神(二)神 仙仙 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 武为净乐国武为净乐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真武原指黄道北方真武原指黄道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为星宿神宋形象,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龟蛇亦为道教大神,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 为避赵宋始祖赵玄为避赵宋始祖赵玄朗之讳,改称真武朗之讳,改称真武 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与南宋对抗时,大都、与南宋对抗时,传北京西直门外有龟蛇传北京西直门外有龟蛇显现,真武被尊为北方显现,真武被尊为北方最高神,世祖下诏建庙最高神,世祖下诏建庙祀真武 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 明代朱棣发动明代朱棣发动“靖靖难之变难之变”向南京进攻时,向南京进攻时,武曾显像助威。
明武曾显像助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成祖朱棣即位后,在武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当山大力营建宫观,历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时七年,真武信仰达到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鼎盛,全国各地掀起修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建真武庙的高潮,武当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山亦成为全国各地真武庙的祖庭庙的祖庭 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 因北方在五行因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真武又中属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火是水神,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全国著灾之威力全国著名的真武庙还有:名的真武庙还有:广东佛山祖庙,云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神仙:神仙:真武大帝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左右有金童、玉女,他俩的身份是听真武大帝左右有金童、玉女,他俩的身份是听差加秘书,中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差加秘书,中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权力还不小在南方,他俩俗称周公、桃花神,权力还不小在南方,他俩俗称周公、桃花 关于金童玉女关于金童玉女 文昌原是星官名文昌原是星官名( (民民间俗称文曲星间俗称文曲星) )宋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
人的崇拜 神仙:文昌帝君神仙:文昌帝君 自元代起全国各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文地均兴建文昌庙、文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昌祠、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文文昌帝君七曲山文昌宫昌宫( (梓潼大庙梓潼大庙) )是全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国文昌庙的祖庙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州贵阳文昌阁,主楼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是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筑,国内罕见神仙:文昌帝君神仙:文昌帝君魁魁星星神仙:神仙:魁星魁星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组成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斗形的前四颗星道教称其主文运主文运(“(“魁魁””有有““首首””之意之意) ),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故与文昌帝君一样,备受读书人崇拜读书人崇拜 旧时魁星阁、魁旧时魁星阁、魁星楼亦遍布各地魁星楼亦遍布各地魁星典型塑像为一赤发星典型塑像为一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一手执笔(“(“魁魁””字字由由““鬼鬼””、、““斗斗””组组成成) )魁星点斗,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独占鳌头””被视为读被视为读书人应试获中之征。
书人应试获中之征神仙:魁星神仙:魁星 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八仙传说故事先民间最熟悉的神仙群体八仙传说故事先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明代最后定型后见于唐代文人记载,至明代最后定型神仙:八仙神仙:八仙 八仙指李铁拐八仙指李铁拐( (也称也称铁拐李铁拐李) )、汉钟离、汉钟离( (也称钟离权也称钟离权) )、、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八仙共赴瑶池祝贺金母圣寿八仙共赴瑶池祝贺金母圣寿山东蓬莱传为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当地建有蓬莱阁山东蓬莱传为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当地建有蓬莱阁曹国舅隐居山巖曹国舅隐居山巖韩湘子蓝关度叔韩湘子蓝关度叔汉锺离汉锺离何仙姑飞行侍母何仙姑飞行侍母蓝采和歌板行乞蓝采和歌板行乞吕洞宾黄粱一梦吕洞宾黄粱一梦铁拐李借尸还魂铁拐李借尸还魂张果老倒骑毛驴张果老倒骑毛驴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宋建隆元年( (公元公元960960年年) )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传她生而神异,救助过不少海上遇难渔民和船只,后在海上遇难渔民和船只,后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
福建莆田湄洲岛羽化升天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当地渔民在岛上盖庙祭祀神仙:天妃娘娘神仙:天妃娘娘( (妈祖妈祖) ) 道教继承民间道教继承民间传说,把妈祖列为道传说,把妈祖列为道教女神教女神( (海上保护神海上保护神) )妈祖得到宋元明清历妈祖得到宋元明清历代皇帝褒封全国沿代皇帝褒封全国沿海城市均建有妈祖庙、海城市均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天妃宫、朝天后宫、天妃宫、朝天宫等供奉妈祖天宫等供奉妈祖 神仙:天妃娘娘神仙:天妃娘娘( (妈祖妈祖) )湄洲天后宫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湄洲天后宫是最早的一座妈祖庙 妈祖信仰也随华侨传至妈祖信仰也随华侨传至海外据统计,世界十多个海外据统计,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国家和地区共有15001500多座妈多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祖庙湄洲岛妈祖庙为妈祖庙的祖庭湄洲岛妈祖庙、庙的祖庭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天津天后宫和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神仙:天妃娘娘神仙:天妃娘娘( (妈祖妈祖) )蓬莱阁景区天后宫内的天后像蓬莱阁景区天后宫内的天后像 天后是海上生产作业的保护神,是沿海民天后是海上生产作业的保护神,是沿海民间最崇拜的神祗。
她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间最崇拜的神祗她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州湾贤良港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州湾贤良港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林默的父亲林源,宋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林默的父亲林源,宋初为泉州巡检使,是一个负责沿海治安巡逻的初为泉州巡检使,是一个负责沿海治安巡逻的小官;母亲王氏小官;母亲王氏 关于天后娘娘关于天后娘娘渔村渔灯节渔村渔灯节, ,为妈祖祝寿为妈祖祝寿财财神神护法神将:关圣帝君护法神将:关圣帝君(三)(三)护法天神护法天神 关帝、门神、土地、关帝、门神、土地、城隍等城隍等 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为为“忠、孝、义、节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武圣人”;佛家尊其;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 道教称,关圣帝君具有司命禄,佑科举,道教称,关圣帝君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等等等“全能全能”法力。
旧时关帝庙数量之多,居全法力旧时关帝庙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庙宇之首国诸庙宇之首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完好之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为壮观、保存最完好之关帝庙河南洛阳的关林,传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也是著名的关帝庙传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也是著名的关帝庙 一是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是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二是二是道教把教化为神,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那道教把教化为神,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那么神也就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天上的日月星辰,么神也就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天上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地上的山河湖海,人间的圣贤豪杰,都风雨雷电,地上的山河湖海,人间的圣贤豪杰,都能化为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是多神论关羽能化为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是多神论关羽是一代豪杰,封其为神,取其忠和义是一代豪杰,封其为神,取其忠和义 在中华民族得到的范畴中在中华民族得到的范畴中, ,把忠作为一个人对国把忠作为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应该旅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和民族应该旅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把义作为一个把义作为一个人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
道教人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必须具备的行为准则道教把把《《道德经道德经》》作为神圣的经典,崇尚忠义是理所当作为神圣的经典,崇尚忠义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供奉关公也是顺理成章的然的,因而供奉关公也是顺理成章的道教为什么供奉关羽?道教为什么供奉关羽?门神门神土地神土地神城隍神城隍神护法神将护法神将:王灵官王灵官 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王灵官名王善,是宋朝萨真人( (萨守坚萨守坚) )的弟的弟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子后成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压魔镇妖压魔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灵官庙从明代起王灵官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灵官庙(一)道教常用的称谓(一)道教常用的称谓1 1.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2 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3 3.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4 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五、五、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道教常用的称谓、仪式道教的主要仪式有符箓和斋醮。
道教的主要仪式有符箓和斋醮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斋醮: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要清洁身斋醮: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要清洁身心以示虔诚,称之为心以示虔诚,称之为“斋斋”;古代的一种祷神的;古代的一种祷神的祭礼,称之为祭礼,称之为“醮醮” 斋醮斋醮即供斋醮神,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即供斋醮神,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所谓持诵,即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所谓持诵,即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所谓忏法,即拜忏的方法与仪式,用以忏悔所谓忏法,即拜忏的方法与仪式,用以忏悔。
斋醮常配有烛灯和音乐吹打,颇具民族特色斋醮常配有烛灯和音乐吹打,颇具民族特色(一)道教宫观(一)道教宫观 1 1、大体上,道教宫观一般都建有山门、、大体上,道教宫观一般都建有山门、龙虎殿或灵官殿、三清殿或四御殿、纯阳殿、龙虎殿或灵官殿、三清殿或四御殿、纯阳殿、重阳殿或邱祖殿、三皇殿、三官殿、三清阁等重阳殿或邱祖殿、三皇殿、三官殿、三清阁等六、六、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宫”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Ø 山门殿:山门殿: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王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 Ø 灵官殿:灵官殿:供奉王灵官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供奉王灵官相当于佛教的天王殿 Ø 三清殿:三清殿: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Ø 玉皇殿:玉皇殿:供玉皇大帝,有的供奉四御供玉皇大帝,有的供奉四御Ø 三官殿:三官殿:供奉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地官、水官道观的主要殿堂道观的主要殿堂 2 2、白云观为全真道第一丛林、龙门、白云观为全真道第一丛林、龙门派祖庭,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现为中派祖庭,是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六、六、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宫观与道教名山道教重要宫观道教重要宫观1.1.北京白云观:为全真派第一大丛林北京白云观:为全真派第一大丛林2.2.成都青羊宫:成都最大古老道观成都青羊宫:成都最大古老道观3.3.山西芮城永乐宫:为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吕洞宾诞生地山西芮城永乐宫:为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吕洞宾诞生地4.4.江苏苏州玄妙观江苏苏州玄妙观5.5.沈阳太清宫: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道观,沈阳太清宫:我国东北地区最大道观,6.6.武汉长春宫: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修道之处武汉长春宫: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修道之处7.7.台北指南宫:台湾地区道教本山台北指南宫:台湾地区道教本山1 1、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崂山、茅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崂山、茅山、青城山、齐云山、龙虎山、终南山、武当山等青城山、齐云山、龙虎山、终南山、武当山等都称为道教名山都称为道教名山2 2、湖北武当山最为著名,它和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最为著名,它和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被誉为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被誉为“四大道教名四大道教名山山”3 3、江西龙虎山、江西合皂山、江苏茅山被称、江西龙虎山、江西合皂山、江苏茅山被称为为“符箓派三大名山符箓派三大名山”。
二)道教名山(二)道教名山4 4、四川青城山、陕西终南山被视为道教的发祥、四川青城山、陕西终南山被视为道教的发祥地5 5、五岳(泰山、嵩山、华山、恒山、衡山)虽、五岳(泰山、嵩山、华山、恒山、衡山)虽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狩封禅相结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狩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但后来为道教所继承,也被视为道教合的产物,但后来为道教所继承,也被视为道教名山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左手元符万宁宫,老子神像左手 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记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记 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在文学方面,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许多收入《《道藏道藏》》的神仙传记,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的神仙传记,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著名的几部古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如典小说,如《《西游记西游记》》、、《《水浒传水浒传》》、、《《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红楼梦红楼梦》》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 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艺术方面,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
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 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 医学方面,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医学方面,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七、七、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