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程序设计

c**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4KB
约6页
文档ID:290698311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程序设计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程序设计 1. 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操纵方式,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在整个操纵存 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操纵微程序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下图: 微命令字段 判别测试字段 下地址字段 ←操作操纵→ ←—————— 依次操纵 ————————→ (1) 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多少位? (2) 画出对应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操纵器规律框图 解:(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 为4位,(如采用字段译码只需2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由于操纵容量为512单元,微命令字段是( 48 – 4 - 9 )= 35 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操纵器规律框图B1.2如下:其中微地址寄放器对应下 地址字段,P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操纵字段即为微命令子段,后两片面组成微指令寄放器。

地址转移规律的输入是指令寄放器OP码,各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其输出修改微地址寄放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的分支转移 图B1.2 2.某计算机有8条微指令I1—I8,每条微指令所包含的微命令操纵信号见下表,a—j 分别对应10种不同性质的微命令信号假设一条微指令的操纵字段仅限8位,请安置微指令的操纵字段格式 a*(b,c,d,e,f,g,h,j) b*(c,d,e,h) c*(d,e,g,h) d*(e,f,g,h) e*(g,,i) f*(g) g*(i) h*(j) 解:为了压缩指令字的长度,务必设法把一个微指令周期中的互斥性微命令信号组合在一个小组中,举行分组译码经分析,(e ,f ,h)和(b, i, j)可分别组成两个小组或两个字段,然后举行译码,可得六个微命令信号,剩下的a, c, d, g 四个微命令信号可举行直接操纵,其整个操纵字段组成如下: 01 e 01 b 直接操纵 10 f 10 i a c d g 11 h 11 j × × × × × × × 4位 2位 2位 3.运算器布局如图B5.2所示,R1 ,R2,R3 是三个寄放器,A和B是两个三选一的多路开关,通路的选择由AS0 ,AS1 和BS0 ,BS1端操纵,例如BS0BS1 = 11时,选择R3 ,BS0BS1 = 01时,选择R1??,ALU是算术 / 规律单元。

S1S2为它的两个操作操纵端其功能如下: 图B5.2 S1S2 = 00时,ALU输出 = A S1S2 = 01时,ALU输出 = A + B S1S2 = 10时,ALU输出 = A – B S1S2 = 11时,ALU输出 = A⊕B 请设计操纵运算器通路的微指令格式 解:采用水平微指令格式,且直接操纵方式,依次操纵字段假设4位,其中一位判别测试位: 2位 2位 2位 3位 1位 3位 AS0 AS1 S1 S2 BS0 BS1 LDR1,LDR2 ,LDR3 P μAR1,μAR2,μAR3 ←——————————直接操纵———————————→ ←———-依次操纵-------→ 当P = 0时,直接用μAR1——μAR3形成下一个微地址。

当P = 1时,对μAR3举行修改后形成下一个微地址 4.某机运算器框图如图B7.1所示,其中ALU由通用函数发生器组成,M1—M3为多路开关,采用微程序操纵,若用微指令对该运算器要求的全体操纵信号举行微指令编码的格式设计,列出各操纵字段的编码表 图B7.1 解:当24个操纵信号全部用微指令产生时,可采用字段译码法举行编码操纵,采用的微指令格式如下(其中目地操作数字段与打入信号段可结合并公用,后者加上节拍脉冲操纵即可) 3位 3位 5位 3位 2位 ××× ××× ××××× ××× ×× X 目的操作数 源操作数 运算操作 直接操纵 判别 下地址字段 编码表如下: 5. 图B8.2给出了微程序操纵的片面微指令序列,图中每一框代表一条微指令。

分支点a 由指令寄放器IR5 ,IR6两位抉择,分支点b由条件码标志c抉择现采用断定方式实现微程序的程序操纵,已知微地址寄放器长度为8位,要求: (1)设计实现该微指令序列的微指令字依次操纵字段的格式 (2)画出微地址转移规律图 图B8.2 解:(1)已知微地址寄放器长度为8位,故推知控存容量为256单元所给条件中微程序有 两处分支转移如不考虑他分支转移,那么需要判别测试位P1 ,P2(直接操纵),故依次操纵字段共10位,其格式如下,AI表示微地址寄放器: P1 P2 A1,A2 ? A8 判别字段 下地址字段 (2)转移规律表达式如下: A8 = P1·IR6·TI A7 = P1·IR5·TI A6 = P2·C0·TI 其中TI为节拍脉冲信号在P1条件下,当IR6 = 1时,TI 脉冲到来时微地址寄放器的第8位A8将置“1”,从而将该位由“0”修改为“1”。

假设IR6 = 0,那么A8的“0”状态保持不变,A7,A6 的修改也类似 根据转移规律表达式,很轻易画出转移规律电路图,可用触发器强制端实现 6.假设某计算机的运算器框图如图B13.1所示,其中ALU为16位的加法器(高电平工作), SA 、SB为16位锁存器,4个通用寄放器由D触发器组成,O端输出,其读写操纵如下表所示: 读操纵 R0 RA0 RA1 选择 1 1 1 1 0 0 0 1 1 x 0 1 0 1 x R0 R1 R2 R3 不读出 写操纵 W 1 1 1 1 0 WA0 0 0 1 1 x WA1 0 1 0 1 x 选择 R0 R1 R2 R3 不写入 要求:(1)设计微指令格式 (2)画出ADD,SUB两条微指令程序流程图(不编码) 解:(1)微指令格式如下: 各字段意义如下:F1—读RO—R3的选择操纵。

F2—写RO—R3的选择操纵 F3—打入SA的操纵信号 F4—打入SB的操纵信号 F5—开启非反向三态门的操纵信号LDALU F6—开启反向三态门的操纵信号LDALU ,并使加法器最低位加1 F7-清锁存器SB位零的RESET信号 F8- 一段微程序终止,转入取机器指令的操纵信号 R— 寄放器读命令 W—寄放器写命令 (2) ADD,SUB两条微指令程序流程图如图B13.2所示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