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公司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标准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6MB
约27页
文档ID:395912519
通信公司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范标准_第1页
1/27

. 附件1FTTx分光分纤箱技术规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2012年8月24 / 27目 录前言11. 围22. 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34. 产品分类和型号34.1 产品分类34.2 产品型号35. 基本要求45.1 环境条件45.2 外观与表面处理45.3 结构要求55.4 箱体功能66. 功能要求76.1 FTTx分光分纤箱(楼道型)76.2 FTTx分光分纤箱(室外型)87. 环境适应性要求97.1 温度适应性97.2 防盐雾腐蚀97.3 防水97.4 防尘98. 机械性能要求99. 安全要求109.1 一般要求109.2 接地保护109.3 防盗保护1010. 检验1110.1 出厂检验1110.2 型式检验1110.3 质量合格分类1110.4 抽样方式与判定1110.5 光分插片的检验12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211.1 标志1211.2 包装1311.3 运输、贮存1312. 质量保证体系1313. 技术文件13附录A: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联合LOGO样式15附录B:FTTx分光分纤箱(复合材料)参考结构16附录E(资料性附录)光分插片相关参数24前言本技术规是为配合FTTH建设提出来的,是用于规FTTH建设中分光、熔纤、配纤的箱体开发、生产与配合相关设备(施)的安装所制定的技术规书。

对于楼宇或室外杆路安装的FTTx分光分纤箱可参照执行本规主要从适用的围、引用文件、基本要求、功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机械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其它附件要求与机箱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本规适合作为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和验收部门的技术依据1. 围本规规定了FTTx(侧重于FTTH)建设中分光、熔纤、配纤的箱体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与安装维护、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规适用于在作为楼宇或室外杆路安装的FTTx分光分纤箱等的采购、检验、验收和接入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的技术依据2. 引用文件本技术规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相关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然而,中国移动公司鼓励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A/T 73-1994 机械防盗锁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2423.2-2001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17-1993 电子电工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423.24-1995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3181-1995 漆膜颜色技术要求YD/T 122-1997 邮电工业产品铭牌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YD/T 694-2004 总配线架光缆分纤箱YD/T2150-2010 光缆分纤箱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第1 部分:总规GB/T 13713—1992 纤维光学分路器第一部分:总规GB/T 15972-1998 光纤总规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 部分:SC 型YD/T 1272.4—2007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 型3. 术语和定义FTTx分光分纤箱是指在FTTx建设中安装在楼道、弱电竖井等位置,可以满足光缆的接续、存储、分配以与分光器安装的箱体。

4. 产品分类和型号4.1 产品分类4.1.1 按使用地点分为室型、室外型和楼层或单元型4.1.2 按安装方式分为落地型、架空型、壁挂型、嵌入型、挂杆型4.2 产品型号本规中所涉与箱体的型号按《数据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YD/T638.15-94)中的方法命名,型号由专业代号、主称代号、分类、参数、材料和序号6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图 产品型号的组成其中:专业部分用下列符号代表: S――代表数据专业;G――代表光通信专业 分类部分分别用下列符号代表: 01——代表室型;02——代表楼层或单元型;03——代表室外型 参数部分代表箱体熔纤或配纤能力,以芯数为标识,如:32——代表支持可熔(配)32芯下行纤;64——代表支持可熔(配)64芯下行纤;缺省——代表不配置用户引入光缆 材料部分分别用下列符号代表: F——代表全箱体采用复合材料;H1——代表箱门为复合材料,其余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H2——代表箱门为复合材料,其余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G——代表全箱体采用不锈钢材料;L——代表全箱体采用铝合金材料 产品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型号构成 例如,产品序列号为2的楼道型全不锈钢材质的64芯分光分纤箱的标记表示为:FTTx分光分纤箱GPX0264G-2。

5. 基本要求5.1 环境条件5.1.1 温度工作温度围:-40℃~+60℃贮存温度围:-25℃~+55℃运输温度围:-45℃~+70℃5.1.2 相对湿度 室型:≤85%(+30℃时) 楼层、单元型和室外型:≤93%(+40℃时) 5.1.3 大气压力 62kpa~101kpa(近似于海拔0m~5000m) 5.1.4 防太阳辐射性能光缆分纤箱应能经受太阳辐射的试验经辐射强度为1.12kW/m2,辐射总量为8.96kW•h/ m2的太阳辐射后,对它进行冲击能量为10N•m、3次的冲击;光缆分纤箱箱体应无裂痕、损坏和明显变形5.2 外观与表面处理5.2.1 涂层颜色机箱表面涂层颜色应符合GB/T 3181-1995中表2的要求箱门正面左上部位应印有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联合LOGO,LOGO的比例与颜色应符合中国移动相应技术要求标志严格按照图纸所示尺寸等比例缩放使用,不得拉伸、挤压、变形等LOGO样式详见附件A5.2.2 涂层外观 涂层表面应连续、均匀,纹理与相应的标准样板保持一致,且无结瘤、缩孔、起泡、针孔、开裂、剥落、粉化、颗粒、流挂、露底、夹杂脏物等缺陷对于无喷涂处理的机箱,外表面的光泽和纹理应均匀美观。

5.2.3 涂层附着力机箱表面的涂层经附着力试验后,应满足GB/T 9286-1998 表1中等级2的要求5.2.4 涂层抗冲击 机箱表面的涂层经抗冲击试验后,应无放射状裂纹、缺口等缺陷 5.2.5 涂层抗老化 机箱表面的涂层经抗老化试验后,应符合本规5.2.3条和5.2.4条的要求 5.2.6 涂层耐溶剂 机箱表面的涂层经耐溶剂试验后,目测表面不应出现失光、明显掉色和出现被擦拭的迹象5.3 结构要求5.3.1 一般要求 5.3.1.1 机箱材料 (1)金属箱体材料采用优质的均质不锈钢板(型号304,满足标准GB/T3280-92),主要适用于室外安装环境、壁嵌式安装环境或64路容量箱体2)非金属箱体应采用PC+ABS材料, PC材料应在30~40%之间,并添加适量的抗紫外线添加剂和阻燃剂,以提高箱体的阻燃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适用于除壁嵌式安装环境外的其他场景3)用于机箱的金属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后或未经表面处理,均应具备抗腐蚀与电化学反应的能力 (4) 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应为非延燃材料,其燃烧性应能通过阻燃试验的要求,阻燃等级应达到V0级5) 箱体部为翻转结构时,翻板与连接件的材料应为金属材料。

5.3.1.2 连接和紧固 机箱不允许使用无防松装置的螺纹连接作为结构和承载连接 5.3.1.3 机箱尺寸与要求 尺寸的设计应符合结构紧凑、节约空间和能源的原则墙壁或壁龛式机箱厚度不宜超过150mm 分光分纤箱参考尺寸表序号容量高×宽×深(mm)材质18路300×200×90复合材料216路340×265×120复合材料332路420×320×125复合材料416路400×380×100金属材料532路420×400×130金属材料664路700×550×180金属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分光分纤箱体的外形尺寸与参考外形尺寸的误差,高宽深单纬度偏差不超过±10%5.3.2 门和门限位装置 5.3.2.1 机箱门具有垂直铰链式门和水平铰链式门两种结构供选择 5.3.2.2 水平铰链式门限位装置在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应具备限位作用 5.3.2.3 门全开时,最大开启角度应大于120°如果是水平铰链式门,其下边缘应高于铰链所在的水平面,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5.3.2.4 门和门限位装置经过1000 次开启/关闭重复操作后,应功能完好,无过度的磨损现象5.3.2.5 如机箱宽度大于600mm,机箱门采用水平方向开启的,宜采用双扇结构。

5.4 箱体功能5.4.1 线缆的固定保护功能 光缆引入箱体时,应有可靠的固定与保护装置 当箱体提供光缆接入时,应设有不低于4条光缆的保护接地装置,保护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 箱体应便于光缆光纤或尾纤的熔接,安装和维护等操作,同时箱体应具备富余光纤光缆的储存空间,无论在何处转弯时光缆弯曲半径均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光纤在箱体部布放时,其曲率半径应大于30mm;对于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其曲率半径应按光纤的要求执行5.4.2 箱体密封性能 对于室外型,密封性能应满足GB 4208-2008标准中IP55级的要求对于楼道型和室密封性能应满足GB4208-2008标准中IP33级的要求特殊情况下可与用户具体协商5.4.3 箱体机械物理性能 当箱体高度≤500mm 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 900N 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50N 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入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 200N 的轴向拉力,并能承受扭转角度±90°,共 3 次循环扭转,±45°共10个循环弯曲经拉伸、扭转、弯曲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当500mm<箱体高度≤l200mm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1OON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入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 500N的轴向拉力,并能承受扭转角度±90°,共3次循环扭转,±45°,共10个循环弯曲经拉伸、扭转、弯曲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当箱体高度>1200mm 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1OOON 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