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地理第2轮总复习 专题8第22课时 人口问题课件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67.50KB
约20页
文档ID:570467726
高三地理第2轮总复习 专题8第22课时 人口问题课件_第1页
1/20

1专题八专题八 人口、资源、灾害与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灾害与环境问题 第二十二课时第二十二课时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一、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1 1.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1)自然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①影响生育率(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极小 ②影响死亡率的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气候、水土、传染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2)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数量的大小受到经济、资源(如土地资源)、环境、政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2)社会经济条件:受到资源、交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历史、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二、列表比较区别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及形 成原因类型出现的时期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原始型人类社会初期 出生率、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很慢没有控制生育,频繁的战争、食物匮乏和医疗卫生条件差传统型农业社会时期 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 类型出现的时期主要特征形成原因过渡型产业革命以后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趋缓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节育普及现代型新技术革命以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趋于稳定;自然增长率趋近于零,甚至降为负数育观念转变,出生率很低、死亡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有所回升 注意:注意: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

但就某一特定阶段,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表现为“高”或“低”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下图: 三、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1.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并不呈正相关关系.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并不呈正相关关系不能认为人口多,环境污染程度就高;人口少,环境污染程度就轻 2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不好确定不好确定 3 3.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难.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难以下结论以下结论 4 4.环境污染并不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环境污染并不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全面解决全面解决先进的科学技术,当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技术能不能完全解决现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先进的技术能不能被掌握利用到改善环境中,这些都是问题,况且技术发展的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5 5.人口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人口增长不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人口增长只是其中因素之一素,人口增长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四、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消费水平是主要因素,如下表:因素因素影响影响资源资源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科技发展水平展水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五、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 1.对迁出地的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 2 2.对迁入地的影响.对迁入地的影响 ①合理的人口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不合理的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例:例:(2011·广东卷广东卷)读“1995年~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1)1995年~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DA 解析:解析:第(1)题,首先读懂图例,从图中可见,迁入率波动上升,而迁出率波动下降,A和B错;其次,明确“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从图中可见,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逐渐增大,说明机械增长率缓慢上升而不是下降,因而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C错,故选D。

第(2)题,该人口迁移模式是净迁入型,说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比较发达上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最发达,而安徽、湖南和河南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故选A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011(2011··四川卷四川卷)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A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D 解析:解析:该题以我国西部某省人口统计资料为情境考查了10年间该省人口的数量、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及原因,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典型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为现代型;常住人口减少不到200万,人口密度十年来不可能是大幅减小;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由2223.45万增加到3216.8万,增长了993.35万,增长率为44.7%。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仍为正,不是原因,主要原因是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 2::(2011(2011··重庆卷重庆卷) )下图表示2000年~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D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年~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D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C 解析:解析:第(1)题,在现阶段,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一般人口迁移方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由图可知,A点高迁出率,低迁入率,判断出A经济相对落后 第(2)题,B点为我国目前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很容易想到为西藏地区,在1954年~1984年间西藏地区人口迁入迁出基本平衡,西藏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 第(3)题,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由图可知,迁入率最大值大于迁出率最大值迁出率在5%以上的省(市、区)仅有3个,所以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少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仅有3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