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月亮****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65KB
约4页
文档ID:231046737
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4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苏幕遮,词牌名,又名“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以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代表作品有梅尧臣《苏幕遮草》等以下是我整理的苏幕遮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苏幕遮》教案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学习培育同学诗歌鉴赏力气,把握由意象品尝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制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尝诗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值炎炎夏日,假如我们走到路边看到一枝荷花、一片清爽的荷叶,会感到丝丝凉快,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情思历代文人咏荷诗词多不胜举,但周邦彦的《苏幕遮》清爽淡雅,浑然天成,成为独步词坛的经典之作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品尝他的这首好词 二、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擅长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自然 去雕饰”,清爽自然 三、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留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留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四、整体感知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思乡之情 五、课堂探究分析上片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呈现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预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把握的同学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明确:1.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燎 呼 窥 举 3.燎:烧,点燃沉香,驱除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布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敏现 举:特别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伸展而直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气,使人眼前消失出绿荷的动态美 4(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凹凸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画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直立、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伸展而挺 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气,使人眼前消失出绿荷的动态美 找一个同学画出“雨后荷塘”图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爽自然,从容淡雅 《苏幕遮》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家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爽,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方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敏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是以确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伴侣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突出了词人乡愁之深 E.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15.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的关联亲热请问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D(B项没有比方,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将由雨转晴D项“以确定无疑的反问语气写伴侣此时正在远方思念自己”错,应为揣测语气,猜想伴侣是否在惦念自己)(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给满分5分;答三项及以上记0分) 15.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2分)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此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的荷花1分)词人的家乡在钱塘,五月家乡荷花开得正艳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苏幕遮》练习题 一、学问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D ) A.踏莎行(suō) 征辔(pi) 蓑衣(suō) 雨横风狂(hng) B.百啭(zhung) 渺邈(miǎo) 溽暑(r ) 苒苒(rǎnrǎn) C.红衰翠减(shuāi) 追旅思(s) 悼亡(do) 争知(zhēng) D.恁(nn) 记省(shěng) 颙望(yng) 小倅(c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元是今朝斗草赢 元:通“原”,原来 B.争知我、倚阑干处 争:怎 C.渐霜风凄惨 渐:慢慢 D.想佳人、妆楼顒望 顒望:举头注视。

3、.填空 ①欧阳修,北宋 家、史学家字永叔,号 , ,谥文忠主见文章应“ ”、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乐观培育后进,是北宋 ②范仲淹,字希文,卒谥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     亦杰然可观散文 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③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其词擅长 ,多表现诗酒生活和 ,语言婉丽,颇受南唐 的影响 答案:.①文学 醉翁、六一居士 明道 古文运动的领袖 ②文正 军事家、文学成就  《岳阳楼记》 ③小令 闲适情致 冯延巳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