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阳楼记》笔记整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0KB
约2页
文档ID:496972814
《岳阳楼记》笔记整理_第1页
1/2

岳阳楼记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范文正公文集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一(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叙事)二(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 (描写、抒情)三(5):抒写博大胸怀和政治抱负议论)4、课文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具有 特点阴天景具有 特点;晴天景具有 特点广阔浩渺,气象万千 阴沉、恐怖、凄凉 春光明媚,色调明丽)5、第三、四段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第3段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第4段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写出了迁客骚人的感情变化,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7、“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范仲淹在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1)委婉地表达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2)希望朋友滕子京能像古仁人一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洞庭湖阴晴景物描写10、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高远志向,并以此勉励友人11、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2、理解背诵:(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6)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7)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8)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进”“退”分别照应什么?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美丽怡人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