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 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 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 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 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 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 “开禁” ,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 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 ,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信教与宪法保 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相违背事实上,我们党关于党员不 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一原则 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 党的各级组织和 广大党员应保持清醒认识, 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这一 原则 我镇通过认真组织开展调研,采取座谈、入户走访、查看资 料、问卷调查、典型分析等方式,面对面听取社区居民、困难群 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 基本掌握了党员干部信教的主要表现 形式:一是隐蔽型有些党员信教,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所以 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只参加小型宗教活动,这类党员的信教 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二是普通型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 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 育的主要群体。
三是离退休的干部凡信教党员,离退休的占大 多数,主要是中老年以上四是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 信教的 党员, 大多文化素质偏低, 辨别是非能力差, 接受教育学习较慢, 有一部分还是文肓 根据大量的走访调研,认真梳理归纳,分析出党员干部信教 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由于在多民族聚居区, 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 大的,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但哪一个人不信教 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这就导致部分意志薄弱、党性不强、 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二是部分基层组织软 弱涣散,缺乏战斗力部分基层组织软弱,不关心群众疾苦,不 关心党的工作,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常教育,对宗教问题不敢 管、 不会管, 甚至不愿管, 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 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导致这些地方宗教 氛围浓厚,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三是文化建设滞后、文 化素质低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 不甘心生活像车轮一样,明天的太阳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们 也需要有一个在劳作之余去的地方, 这就使得一部分党员把宗教 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另外,部分党员尤其是老党员文化素 质低,甚至是文盲党员,直接影响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对科学 理论的接受,更有少部分党员分不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是宗 教问题,不知道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认为只有信仰 宗教才是最现实和最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 针对党员干部信教的主要原因,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和无神论教育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在宗教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有 必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 要任务,帮助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 限, 在实践中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 的界限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的研究,取得更 多高水平又易于向社会普及的学术研究成果 对活动和 有宗教意识的党员要立足于教育, 耐心地帮助他们回到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上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而不是一味迁就对利用职 权助长宗教狂热, 支持滥建寺观教堂的, 要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 ; 经教育仍不悔改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相关 党内文件的规定给予处分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不断增 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 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 的思想状况,并根据新时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坚持抓好 党员干部学习制度的落实,强化党纪、党规教育,建立制度,完 善措施, 强化管理, 使党员干部的管理制度化、 规范化、 经常化。
三是积极采取加强班子建设、开展帮扶活动、强化培训监督、开 展公开整治等措施,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不思进取,理想信念 不坚定;不讲大局,班子关系不融洽;不负责任,作用发挥不明 显;不带队伍,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讲民主,执行力度不严 谨”等突出问题四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 公共文化服务按照 “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 有文化室” 的要求, 建立健全县、 乡、 村三级公益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开展 喜闻乐见的健康的文化活动, 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 化服务五是通过严格落实“四老”人员生活补贴发放和慰问走 访制度,积极引导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使他们亲身感受 到党组织的关怀,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