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in****us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0.99KB
约5页
文档ID:18906551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1/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课时解决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7 页情境图及第 58 页练 习十二的第 1 和 3 题 解决问题是“数的运算”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能 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九课时,是在学习了关于6 和 7 的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来学习8 和 9 的解决问题从“大括号”和问号的了 解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提供较多的信息,并且在同一情境图中呈现了三个数学 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同时,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还要尝试自己寻找信息、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题 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而改为已知数量,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阅 读文字理解问题情境、 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是后续 学习纯文字叙述的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知识内容和审题方法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 (二)核心能力 “解决问题” 这节课,通过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情境图,学生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 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的简单结构。

2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应用意识 (四)学习重点 运用 8 和 9 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五)教学难点 寻找信息,发现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教学课件、 解决问题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课 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 57 页,说一说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有关联 的? (2)口算 36852687 91729394 53458297 45448142 (二)课堂设计 1. 复习导入 思考 1: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解答 2. 问题探究 (课件播放森林的一角)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美丽的森林图片, 学生兴趣大增, 能以最快的速度把 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情境中来 】 (1)解决小鹿的问题 (课件展示小鹿奔跑的部分) 思考 2:观察这幅图,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 1:小组合作说一说关于小鹿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 都把它叫做数学信 息,题中我们找到了2 条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把信息和问题联在一起,完整地说一说 思考 3:你们会解答吗?尝试列算式 为什么用减法解决?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列的算式,让其他的孩子进行评价 思考 4:解答正确吗?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检验,只要方法恰当,都给予肯定 小结: 2 条信息和 1 个问题构成了一道简单的解决问题 (2)解决蘑菇的问题 (课件展示蘑菇部分) 思考 5:仔细观察,关于蘑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 2:小组交流,学生完整地说出信息和问题,特别是树根下到底有几个 蘑菇,从哪里能够肯定?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结:文字中告诉我们树根下有6 个蘑菇这个信息,而我们看到的只有5 个,随着我们认数越来越大, 图中地数量不能很好展现时, 通过文字寻找信息是 一个很好的手段,利用文字寻找信息即对又快 思考 6:根据信息和问题,列算式,并解答,说说为什么用加法 你解答的正确吗? 活动 3:学生能独自列式, 请学生上台讲解算式, 在小组中讨论检验的方法, 并找学生上台展示 练习 1:从图中你还能找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 这道题是在刚刚学习了新知之后的巩固练习,在图中找到有用 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 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巩固了学生用8 和 9 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 课本 58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先完整地说一说图中的意思,再独立列式计算 思考 7:图中的两只母鸡这个信息为什么不用? 【设计意图: 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 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通过条 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 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课本 58 页练习十二第 3 题 此题从易到难,有提供两个信息只需提出问题的(沙堆);只提供了一个信 息,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的(小黄桶);两个信息都隐藏在图 中的(小朋友、铲子) 【设计意图: 学生认真深入的观察, 层层深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 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们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 本节课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8 和 9 的计算来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 一幅森林图就能让你们发现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还能想出这么好的 解决办法,真是解决问题的小能手正像同学们说的,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寻 找和问题相关的信息,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三)课时作业 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合理搭配,解决问题 师:我下班要去趟超市,要买的东西还有问题就写在信封上了 看看 1 号信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 号信封: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共多少元? 条件就在信封里:单拖鞋:3 元/ 双;棉拖鞋: 5 元/ 双 根据问题,补充条件 列式计算 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算式? 【答案】补充的条件:一双袜子的价钱如:袜子:4 元 347(元) ,549(元) 提出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条件就不同 【分析】考查目标 1 和 2学生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不能解答,因为解决问 题缺少条件, 不知道一双袜子多少元 给了条件, 还要看所给的条件与问题是否 匹配 (2)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出示 2 号信封内有信息:矿泉水2 元/ 瓶;橙汁 5 元/ 瓶;可乐 3 元/ 瓶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不唯一:如:一瓶矿泉水和一瓶可乐一共多少钱? 辨析:考查目标 1,学生先选择信息,在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信息和问题要 一致 (3)在读算式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形成能力 我的饮料已经买好了,你能从算式中解读出我买饮料的情况吗? 出示算式: 25 35 23 答案:买一瓶矿泉水和一瓶橙汁。

买一瓶可乐和一瓶橙汁 买一瓶矿泉水和一瓶可乐 解析:考查目标 1,通过解读算式,理解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沟通条件 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