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GDP核算,,,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是从生产活动成果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它从产品形态上反映了地区生产总值用于 1.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 3. 净出口 货物+服务,,支出法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反映核算期内一个地区最终需求的总量规模、结构状况和增长速度,其中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反映了地区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反映地区外对我国货物和服务的需求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中三大需求增长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依据一、居民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支出,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支出,自产自用的货物价值,自有住房服务支出,金融中介服务支出,保险服务支出按地域划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核算分类 居民消费按以下十类核算(2013) 1、食品烟酒 2、衣着 3、居住(含自有住房服务) 4、生活用品及服务 5、交通和通信 6、教育文化娱乐 7、医疗保健 8、银行中介服务 9、保险服务 10、其他商品和服务,现价计算方法,1、食品烟酒 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居民对于食品及相关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谷物等十类食品、在外饮食、食品加工费、其他服务性支出,计算公式为:,城镇/农村居民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 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年初城镇/农村居民人数+年末城镇/农村居民人数)÷2,2、衣着 衣着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衣着及相关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购买服装、服装材料、鞋类、衣着加工服务、其他衣着的支出,计算公式为: 城镇/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3、居住(含自有住房服务) (1)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指与居住有关的支出,包括在住房、水、电、燃料等方面的支出,其中住房支出包括租赁房房租、住房装潢支出和其他消费支出,还包括自有住房服务支出。
计算公式为: 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年平均人数,自有住房服务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支出指城镇居民因自已拥有住房而虚拟计算的住房服务消费支出其价值为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由于不能获得虚拟租金,现在利用住房成本计算计算公式为: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支出=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修理维护+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管理费+城镇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其中,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修理维护费=[(城镇居民人均维修用建筑材料+城镇居民人均维修服务费)×城镇居民年平均人数]×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 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为“房屋产权”中的“原有私房”、“房改私房”和“商品房”所占比重之和,(2)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指与居住有关的支出,包括在住房、水、电、燃料等方面的支出,包括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生活用水电燃料支出,房租,清洁费、卫生费及与居住有关的其他服务性支出,不包括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建筑生活用房雇工支出、购买生活用房支出、维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维修生活用房雇工支出,计算公式为:,居住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生活用房雇工工资-农村居民人均购买生活用房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维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维修生活用房雇工支出)×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其中, 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生活用房雇工工资 =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维修生活用房雇工工资×[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维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自有住房服务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支出指农村居民因自己拥有住房而虚拟计算的住房服务消费支出。
其价值为农村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在不能获得虚拟租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住房成本计算计算公式为: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支出=农村居民自有住房修理维护费+农村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其中,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修理维护费=农村居民人均维修用生活用房材料×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 农村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折旧=农村居民自有住房价值×折旧率(3 %)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农村居民住房单位面积价值×折旧率(3 %),4、生活用品及服务 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指居民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用品及家庭服务支出,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计算公式为: 城镇/农村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5、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指居民为了生活目的用于交通和通讯用品、交通和通讯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交通和通讯工具、交通和通讯工具用零配件、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交通客运费和生活物品货运费,邮寄费,通讯费,交通和通讯工具修理费,其他交通和通信支出,计算公式为: 城镇/农村居民交通和通信类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6、教育文化娱乐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计算公式为: 城镇/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7、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用品、医疗保健服务消费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医疗卫生用品、保健用品支出,医疗费,医疗设备修理费,保健费,保健设备修理费,其他医疗保健支出,计算公式为: 城镇/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城镇/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8、银行中介服务,9、保险服务,10、其他商品和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指上述各项支出以外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购买金银珠宝饰品、手表、理发美容用具、化妆品支出,旅馆住宿费,理发洗澡费,美容费等支出。
其中,城镇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还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指城镇居民从工作单位、政府部门、社会福利部门等处免费或低价得到的各种商品及服务支出1)城镇居民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城镇居民人均非现金收入总计)×城镇居民年平均人数,(2)农村居民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年平均人数,二、政府消费支出 1.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 =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产出价值—政府部门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 2.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向住户收取的价值现价计算方法 政府消费支出根据财政经常性业务支出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政府消费支出=经常性业务支出-政府部门市场性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其中, 经常性业务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抚恤费-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公费医疗-生产补贴-其他)×行政、事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占预算单位资产比重+国防费经常性支出-政府部门市场性收入,行政、事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占预算单位资产比重 =(预算单位年平均资产总额-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年 平均资产)÷预算单位年平均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民间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4%) =[(行政单位年初固定资产原值+行政单位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折旧率(4%),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事业单位年末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事业单位年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民间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折旧=民间非营利组织年末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民间非营利组织年初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政府部门的市场性收入=预算单位经营收入 国防服务支出=人员生活费,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包括自然资产。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投资完成的住宅、非住宅建筑物和机器和设备(减处置)价值,土地改良形成的固定资产,新增役、种、奶、毛及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等培育资产;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等获得减处置的价值目前由于数据资料来源困难,暂不对培育资产和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核算分类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以下7个类别核算: 1、住宅 2、非住宅建筑物 3、机器和设备 4、土地改良支出 5、矿藏勘探费 6、计算机软件 7、其他,1、住宅:指用于专供居住的房屋,如别墅、公寓、职工宿舍等,计算公式为: 住宅=住宅投资额 +住宅销售增值 -用于住宅的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 住宅销售增值=竣工住宅实际销售额-竣工住宅价值 -住宅土地开发投资额 -住宅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 竣工住宅实际销售额=(住宅实际销售额÷住宅销售面积)×住宅竣工面积,2、非住宅建筑物:指不属于住宅的建筑物,如办公楼 、商业营业用房、企业厂房库房、公共基础设施等,计算公式为: 非住宅建筑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工程-住宅投资额-购置旧建筑物的价值-用于非住宅建筑物土地征用、购置及迁移补偿费+非住宅房屋销售增值,非住宅房屋销售增值=商品房销售增值- 住宅销售增值 商品房销售增值=(商品房实际销售额÷商品房实际销售额面积) ×竣工房屋面积-竣工房屋价值-土地开发投资额-土地购置费,3、机器和设备:指用于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机器的投资额,计算公式为: 机器和设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额 +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零星投资-购置旧设备的价值,4、土地改良支出:指为增加土地数量、改善土地质量或提高土地生产率,以达到符合农业用地和各种建设用地的要求。
5、矿藏勘探费:指全社会各部门、单位勘探地下矿产资源投入的资金,属于无形固定资产 6、计算机软件:指企业从事开发、研制、销售软件产品所获得的收入,也属于无形固定资产7、其他:指除上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以外的内容,如大牲畜养殖培育支出、林木果园投资、城市绿化等及其他支出 计算公式为: 其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其他费用 -土地改良支出 -矿藏勘探费 -不形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费用,四、存货增加 存货指常住单位购进和拨入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以及常住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存货增加等于核算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存货价值减期初存货价值的差额,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或损失现价计算方法 存货增加主要根据会计资料中的期末、期初价值计算但由于会计核算中的存货价值包含了核算期内价格变动引起的存货持有收益或损失,因此,在计算存货增加时需要加以剔除剔除方法为:利用核算期有关价格指数,将会计核算的期初存货价值调整为按核算期期末价格计算的存货价值,并以此计算存货增加计算公式为: 存货增加﹦年末存货价值-调整后的年初存货价值 其中, 调整后的年初存货=会计核算的年初存货价值×相关价格指数,1.农林牧渔业存货增加 农林牧渔业存货增加分农林牧渔业企业存货增加和农户存货增加两部分计算。
(1)农林牧渔业企业存货增加由于资料来源困难,目前只核算国有农林牧渔业企业的存货增加,年末年初存货资料取自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构成情况表;调整年初存货价值采用的价格指数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农户存货增加包括农户饲养猪、羊、家禽形成的 存货增加以及粮食储备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