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年河南大学文学史专业复试真题.docx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47KB
约11页
文档ID:558895944
历年河南大学文学史专业复试真题.docx_第1页
1/11

历年河南大学文学史专业复试真题2011河南大学文学史专业复试真题简答古文专业一,名词解说楚辞2《古诗十九首》江西诗派董西厢二问答1《史记》人物刻画的成就2《红楼梦》的惨剧性现代文学史专业一名词解说小剧场运动2“零余者”形象3“随感录”作家群二问答简析穆旦诗歌创作特点简析鲁迅《故事新编》艺术成就三论述结合详尽作家作品比较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的不一样创作特点文学理论专业问答文学的审美含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什么文学的典型美学特点是什么文学形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境界07-10年真题2011《麻雀》是写作的吧,写出写作特点,而后依据文章写一篇作文阅读是《苏氏文集序》,给第一段加标点,翻译第二段,写出文章主旨和写作特点,大概就是这样07阅读与写作阅读欧阳修《丰乐亭记》并按要求完成题目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但是特立;下则深谷,窈但是深藏;中有清泉,滃但是仰出(1)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认为亭,而与滁人往游此间滁于五代兵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活捉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以外(2),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高升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国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数,贤人出而国内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来宾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3)衣食,以乐生送命而孰知上之善事,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悠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1),风霜冰雪,刻露俊秀,四时之景,无不行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由于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因此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泽,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2)遂书以名其亭焉(3)问题1,给文章第二段加上标点2,翻译文章第三段3,解说文中下划线词语的意思明年::特立:向:介:4,篇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了表达主旨,作者主要采纳了什么的方法和手段?二,迅散文《立》完成以下两道目鲁迅《立论》我梦自己正在小学校的堂上作文,向老教立的方法老从眼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我告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透了。

月的候,抱出来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一个:‘孩子未来要的’他于是获取一番感一个:‘孩子未来要当官的’他于是回收几句恭一个:‘孩子未来是要死的’他于是获取一大家合力的痛打要死的必然,富的但的得好,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人,也不遭打那么,老,我得怎么呢?”“那么,你得:‘啊呀!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哈哈!哈哈!哈,哈!”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一,依据自己的感觉,它的内容的理解二,依据自己《立》的理解,自命目,写一篇作文,许多于1200字基古代文学史一,解1,雅2,两府3,元白派4,四大南5,三言二拍二,述述《史》的叙事代文学史一,名词解说1,《新青年》2,问题小说3,中国诗歌会4,语丝派5,小剧场运动二,问答题以相关的文本为例,说说鲁迅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初步与成熟的标记文学理论基础1,文学的审盛意识属性表此刻哪些方面2,艺术真实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文学境界的特点是什么4,审盛意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5,马克思主义文学责备总的原则是什么08河南大学文学院2008年当今世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试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一、《送露台陈庭学序》宋濂西南山川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这样故非仕有力者不行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露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豪豪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光景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川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川以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1、给第一段加标点2、翻译后两段3、本文的主要意思和写作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二、《枯枝和鲜花》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暮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倒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欣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观的树呢?那一天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曦风中轻轻摇晃着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但是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环绕着方才定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纤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花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

天是它们便复生了,友善地,漂亮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突然咸到它们本来就是不分彼此的枯树哟,你不厌弃重生者的纤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因此你也获取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长辈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因此你的美获取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耸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屎,脚下卷着冷清的风也看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淹没望着这棵树,我浅笑着1、如何理解《枯枝与鲜花》的主题2、依据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自明题目写一篇作文专业课二、文学综合古代部分一、名词解说(共20分)1、高雅颂2、古文运动3、花间派4、“二拍”二、问答题(共30分)北宋词史上有哪几位可谓理程碑式的重要作家?他们的艺术贡献突出地表此刻哪些方面?现代部分一、名词解说(共20分)1、“小剧场”运动2、新感觉派小说3、中国新诗派4、“语丝”派二、问答题(共30分)结合详尽作品,解析鲁迅、茅盾的在小说艺术方面的各自成就文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说(共10分)1、文学的审美含义2、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问答题(共40分)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2、文学活动因素及其关系3、文学的“无用之用”4、风格的涵义及其重点阅读与写作古代部分江出西陵,始得平川,其流奔?嚣张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行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因此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因此为乐,与庶人之因此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此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此中坦率,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川之间,此此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否则,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因此伤心憔倅而不可以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一,给文章的第二段加上标点二,解说下边划线的词语1,其势益张2,以览观江流之胜3,变化倏忽4,草木行列5,王披襟当之三,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四,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二,现代部分寄生树与细草郭沫若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气中洋洋愉悦。

它倨傲地俯瞰着下边的细草说道:“你们可怜的小草儿,你看我的地址是多么高,你们是多么矮小!”细草们没有回答寄生树又喃喃自语地唱道:“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有大树做我袒护,有大树供我养料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高瞻乎宇宙,君临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鸟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一场雷雨,把大树劈倒了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细草儿们为它哀哭了一场寄生树逐渐枯死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便悼念它,为它哀哭寄生树被老樵夫捡拾在大箩筐里,卖到瓦窑里去烧了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还在悼念它,为它哀哭一,简要评论此文的艺术特点二,依据自己意会到的题旨,自命题目,写一篇作文,1000字左右综合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一,名词解说1,赋比兴2,汉赋四大家3,文章四友4,江西诗派5,诸宫调二,论述《红楼梦》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突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一名词解说1,新文化运动2,文学研究会3,《人的文学》4,“海派”5,塌陷区文学二问答题以《阿Q正传》、《边城》、《小二黑结婚》为例,说说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在关注农民、塑造农民形象时的不一样特点文学理论基础部分1,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举例说明王国维关于境界的解析3,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是什么5,文学作品的文学层次年阅读与写作相州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荣华而归故乡。

这人情之所荣,此刻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展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波骇汗,惭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古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否则: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国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荣华,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恐而夸耀之也然而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辈而垂无量,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古人所夸者为荣,而认为戒于此见公之视荣华为什么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漏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因此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一,给第二段加标点二,翻译最后一段三,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写作方面最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