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菲石油案例分析__管理学作业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23MB
约63页
文档ID:83181693
康菲石油案例分析__管理学作业_第1页
1/63

索引,企业简介,康菲石油是全球最大的独立专营勘探与开采石油及天然气的公司之一(就产量和探明储量而言),全美第三大能源公司 康菲石油在全球勘探、生产、运输并销售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 液化天然气及沥青康菲石油在19个国家开展探勘作业,在13个国家生产碳氢化合物, 截至2011年12月31日, 在15个国家拥有探明储量现在,康菲石油 (ConocoPhillips)是由美国康纳石油公司(Conoco)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于2002年8月30日合并而成立现地址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Houston),企业简介,康菲石油公司在全球49个国家开展业务 康菲石油公司股票以“COP”为代码,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排名11位,2010年度排名17位 2012年,康菲石油在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中位列第43位,康菲石油公司拥有CONOCO、PHILLIPS66、76和KENDALL四大润滑油品牌而其中,CONOCO润滑油又以完全采用三段加氢工艺生产的氢净.分子(HYDROCLEAR)合成润滑油为基础油配制,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在世界范围也处于领先水平,康菲石油是全美第三大的能源公司,美国第一大的炼油企业。

在全世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中,康菲石油公司拥有的已探明的油气储量名列第八,并且是世界第四大炼油企业康菲石油是一家全球著名的国际一体化能源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加工和营销,以及化工和塑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康菲石油公司的业务,1、石油勘探和开采; 2、石油炼制、营销、供应和运输; 3、天然气采集、加工与营销,包括在DukeEnergyFieldServices中用有30.3%的股份; 4、化学品和塑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该业务是与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合作的,并持有50%的股份康菲石油以拥有勘探与生产技术、油藏管理和开发、三维地震技术、高等级石油焦炭改进技术和脱硫技术闻名于世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是康菲石油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 目前员工约800名,与中外方合作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采业务目前在北京、塘沽和蛇口设有办公室首席执行官(CEO) James J. Mulva,詹姆斯J. Mulva(生于1946年)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Mulva先生于2011年7月14日宣布,打算将康菲分开为两个独立的公开上市公司,直到康菲石油公司的分离完成后退休 Mulva先生担任康菲公司从2002年至2004年担任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Mulva先生是一名国家石油委员会会员,石油和天然气咨询委员会会员,美国能源部长的成员 先生Mulva他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的麦库姆斯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毕业后,Mulva先生立即担任美国海军军官直到1973年开始他在菲利普斯的事业 Mulva先生在2005年担任美国石油协会的主席2002年他带领康菲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腾锦华先生,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腾锦华先生出生于Enid, 俄克拉荷马州1979年他获得俄克拉荷马州大学石油工程学科学士学位 自1980年起在俄克拉荷马市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担任石油工程师, 他先后在澳大利亚珀斯,挪威斯塔万格, 美国得克萨斯州, 美国堪萨斯州及休斯顿等地担任工程师职务 1994年,腾锦华先生被任命为圣胡安盆地生产作业地区经理1995年, 他成为位于得克萨斯克莱尔湖的公司天然气、化工及塑料集团的业务计划总监 1996年, 他担任加拿大勘探生产作业总裁 2001年, Taylor被派往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集团担任加拿大对外事务经理 2007年6月, 他成为阿拉斯加商务资产副总裁 2008年4月, 他担任康菲石油印度尼西亚总裁及总经理。

2012年5月, 他被任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中 国 公 司 总 裁 腾 锦 华,康菲中国,其实康菲与中国的渊源甚远 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合作,80到90年代,康菲石油与中国展开更多项目合作,进入21世纪,康菲石油与中国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频繁,,2006年11月20日,康菲公司与中国润滑油行业最具影响的网媒—润滑油咨询网结为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康菲在中国市场的品牌 建设 2006年12月10日,康菲入住上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陆家嘴,负责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及推广 2007年1月8日,康菲中国区品牌行销团队POWER-CHINA正式成立,康菲国际正式进军中国市场2007年3月1日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在中国推出第一代本土产品,凯旋系列汽油机油、奔腾柴油机油、速跑摩托车机油全新上市,同年6月,系列工业用油陆续投放 2007年8月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新疆、山东、陕西、贵州、四川等地服务中心陆续成立 2007年10月1日美国康菲国际中国区生产基地一期改造工程提前完工2008年1月 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国推出合成系列润滑油产品 2008年8月1日,康菲中国根据市场需求推出2款 新品,菲合成型SM和SG/CNG,受到市场热捧。

2009年1月1日,“超级力霸”系列工程机械专用油品,为更多客户提供了更专业的工程机械专用油品 2009年3月1日,康菲中国提出“新动能,新生活 ”的全新品牌运营理念,用全新的体验式动态感受来诠释品牌更丰富的内涵 2009年4月12日,康菲中国北方快运中心在西安挂牌,负责中国北方地区的业务中和处理 2009年10月18日,康菲推出全新系列产品“商用重卡”为重载商用车辆提供专业的润滑方案.上市即成为热销品种在“康菲中国”正蓬勃发展之时,“蓬莱19-3溢油”事件打破了康菲公司在中国运营的宁静,继续,2011年6月,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康菲中国)在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两起独立的溢油事件 事件导致约723桶(115立方米)原油和2,620桶(416立方米)矿物油油基泥浆溢出至渤海湾最初的漏溢油源已被查明并封堵,绝大多数溢至海床的矿物油油基泥浆已经被回收自2011年6月19日起,从残留在海床沉 积物中释出的原油不足3桶 (0.5立方米),且均已被回收或清理 任何溢油,不论规模大小,都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永远是康菲公司的最高宗旨,公司对此极其重视事件发生后,康菲中国迅速反应,采取安全的应急措施,努力清理溢油,努力将事件的潜在影响降至最小。

公司继续重审并已制定了相关的规程,以确保不会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康菲中国承诺尽最大努力降低事件对渤海湾及周边社区造成的长期影响返回,事件一经发现,康菲中国立即向主管机构国家海洋局和合作伙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进行了汇报 2011年6月4日,康菲中国在B平台附近的海面发现油膜(B平台事件)康菲中国便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油藏压力,使断层自然闭合,阻止了进一步的渗油发现初始溢油后,我们对断层进行持续监测在海面上发现偶尔仍有微量油花断续渗出后(油花来自于海床中的残油),康菲中国设计、建造了一个集油罩,放置在渗油点来收集这些残油,防止其扩散到海面此外,作为额外的保护措施,康菲中国还实施了打水泥塞程序,以确保封闭断层 2011年6月17日发生了另一起独立的溢油事件,井涌(C平台事件)为确保人员和平台安全,该井被立即关闭,但压力导致油藏液体和矿物油油基泥浆(MOBM)溢出井外,进入海床浅沙层该井通过打水泥塞程序在48小时内被完全封闭应 急 处 理,返回,调集900多名应急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康菲中国的员工、承包商和志愿者 布放了3,500米围油栏 部署了35艘船只,包括渔船、拖船、撇油船和潜水支援船。

100位潜水员水下作业1,000余次,进行探测、清理和封堵作业 为监测、处理以及保护渤海湾海岸,巡查了163.5公里长的海岸线 对沿海岸线采集到83个样品进行了检测 超过100万工作小时数,没有发生任何可记录人员伤害事故;并且 应急和清理活动投入约达2亿美元(13亿元人民币)溢 油 清 理,返回,2012年,康菲邀请了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来对溢油事件进行评估,以确保公司未来作业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制定并正着手落实新增的安全措施,这些措施是我们提交给政府进行重新审批的总体开发计划的组成部分 措施包括: 降低井口注水压力 暂停使用岩屑回注井 找出接近海床的断层 改进注水方式,使注水井远离相关断层 改进未来井的设计 实施分层注采 组建新的团队,加强油藏产出和注水压力监控现 状,返回,解 决 方 案,返回,2011年10月12日康菲中国主动接受中国海油的监管,继续加强蓬莱19-3油田的应急处理工作我们安全、彻底、及时地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进展,具体而言,我们在继续: 查找和清理海床上的残余矿物油基泥浆 一旦发现因清理作业而产生的少量油膜,即在第一时间围阻和清除 在原渗油源实施额外的加强封堵的方案。

为油田减压 作为进一步的环保措施,在有渗油源安装新的的集油罩 重新编制油田开发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修订油田整体开发方案事件追踪,,中方和康菲石油公司 对溢油原因“各执一词”,,中国官方说法:2011年9月2日,国家海洋局发布调查结果称:B平台没有执行总体开发方案规定的分层注水开发要求,B23井长期笼统注水,无法发现和控制与采油井不连通的注水层产生的超压,造成与之接触的断层失稳,发生沿断层的向上窜流,这是B平台溢油的直接原因C平台未进行安全性论证,擅自将注入层上提至接近油层底部,造成C20井钻井过程中接近该层位时遇到高压发生井涌康菲石油公司 否认中方说法,康菲石油在回答溢油原因时,对B平台溢油仅表示“这是该油田已知的第一次海底渗油事件”对于C平台溢油,康菲表示“矿物油油基泥浆泄漏是由于钻井作业期间钻遇油藏中的未预见高压带美国康菲国际石油公司 深受质疑,质疑一:利用漏油事件提高知名度 质疑二:被中国舆论认为行政管理不力且态度傲慢 质疑三:被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做比较在赔偿方面,被众多网民和媒体质疑到—一个墨西哥漏油事件美国可以把英国石油公司搞破产(创建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而美国石油公司在中国发生同样的事却没啥事?,美国康菲针对这些质疑 的危机公关处理,,质疑声传来,美国康菲立即对媒体声称,利用漏油事件在官网发布招聘通知以提高知名度的是西安康菲石油。

西安康菲和美国康菲没关系,是中国国内一个润滑油企业把“康菲“名字抢注了美国康菲方面表示,针对西安康菲的种种侵权行为已经多次下发律师函无果处理“行政管理不力且态度傲慢”的质疑,一)在漏油初期,康菲曾分别于2011年6月4日、6月8日两次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交的漏油报告,时隔一个月后,国家海洋局才于7月5日得以公之于众 二)在康菲石油上报漏油事故时,由于泄漏范围较小,漏油量尚可控制,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没有立即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三)直到漏油面积逐渐扩大,国家海洋局的负责人才紧急召见康菲石油总裁,以及中海油领导,而这时距离渤海漏油已经过去了两周关于“墨西哥湾事件和赔偿方面”的质疑,,康非漏油事件和墨西哥有很大的区别: (一)康菲控股49%,虽然是作业方应该负全责,但在平台上实际工作的都是中海油服和其他服务公司的人员,康菲只是有监督权,而中海油控股51%,责任不全在康菲 (二)渤海在康菲之前实际上已经有较为严重的污染,不能把现有的污染全归为康菲的责任2011年7月底,国家海洋局勒令康菲在8月31日前“彻底清理溢油点,彻底治理溢油源头”8月31日,康菲宣布完成了要求但仅仅两天后,这个说法再次被推翻。

国家海洋局认定康菲未完成“两个彻底”的要求,并要求整个蓬莱19-3油田停产数月内,康菲至少三次被证实公开说谎而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康菲也总以“不能确定”之类的回复搪塞康菲表示愿对有关事故负责并进行赔偿,在2011年8月24日康菲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中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