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0.50KB
约53页
文档ID:48944398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_第1页
1/53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全册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 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 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第一课时内容: 学习生字 目标: 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 个词语 重难点: 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课前准备:卡片 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 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 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 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二、新授 1.顺势切入,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 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 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 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 拼音读一读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摔 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a、 “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 图片有关的生词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 “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 的卡片贴在黑板上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三、巩固练习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 知道了些什么?四、小结.1、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 情来 五、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 内容: 学习 1----3 自然段 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 情。

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卡片过程:一、朗读感悟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a、自读感悟二、新授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 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 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 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 说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 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 来了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 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 话, “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 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 、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a、同桌互读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 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三、巩固练习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 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 píng,虫字旁加胡依然读 hú注意渗透偏旁 表义的思想四、小结: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 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 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五、作业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 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2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 天的变化2 、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包括 10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2 、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包括 10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第一课时 内容: 学习生字 目标: 1.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包括 10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重难点: 认识本课 15 个生字.课前准备:卡片 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 友,跟它交朋友二、新授 一)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 除文字障碍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 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 查字的读音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 ,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三、巩固练习:1、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 2四、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 的变化 重难点: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蒲公英的资料 过程: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 的话来说)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5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 2 部分(第 3、4 自然段)6 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8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三、巩固练习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四、总结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五、作业: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3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 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 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 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 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 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课时:2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 VCD、图片、文字介绍等第一课时 内容: 学习生字 目标: 1、认识“陡、链”等 6 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 重难点: 会写“爬、峰”等 11 个生字 课前准备:卡片 过程: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 ,了解了黄山的 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 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 的呢?板书:爬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 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三、巩固练习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五、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 的语气和心情 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 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过程: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 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 (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 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 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 “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 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 8 至 10 自然段, 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3、 “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 3 到 7 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出示第 4 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 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 3、4 自然段4、 “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 词语a. 学生读书圈划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 的意思从“攀着铁链” 、 “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c. 引读第 7 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三、巩固练习: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 6、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