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in****us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35MB
约175页
文档ID:195971283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_第1页
1/175

目录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大气环境2.1复习笔记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水体环境3.1复习笔记3.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土壤环境4.1复习笔记4.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5.1复习笔记5.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6.1复习笔记6.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环境规划7.1复习笔记7.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8.1复习笔记8.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人口与环境9.1复习笔记9.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能源与环境10.1复习笔记10.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11.1复习笔记1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持续发展与环境12.1复习笔记12.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 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3人类一环境系统的发展及环境问题(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新石器时期,农业的生产是人类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一次浪潮”,同时也造就了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以二百多年前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期,兴起了“第二次浪潮”文明第二次浪潮”也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现象,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和核污染等,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曾出现过举世闻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电子工程、遗传工程等新兴工业为基础的“第三次浪潮”,使工业技术阶段发展到信息社会阶段 新技术体现的环境意义和作用a新学技术革命有利于解决“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新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b新技术应用于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系统,可大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新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a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可能把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b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效应,有许多因素尚难以预测二、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1理论环境学(1)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合理布局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联合企业及生产地域综合体组成的原理和方法、环境规划和环境区划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人类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3)目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调整和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方向性和战略性的科学依据。

2综合环境学(1)全球环境学全球性的环境影响和变化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大气和水的全球性循环来进行的,这些影响和变化的性质、方向、速度和规模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同时,还包括随之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2)区域环境学区域环境学是指研究某一区域内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区域的划分可以根据行政区划,也可以根据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无论在利用、改造或保护和改善环境时,都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即环境问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区域环境条件来解决3)聚落环境学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因而也是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创造生存环境的突出实例因此,聚落形成的环境问题同样非常严重,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3部门环境学部门环境学是指以人类与环境系统某些环境问题为对象,研究其发展、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部门环境学是综合环境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环境科学之间的过渡的一系列边际性科学三、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1环境科学初期发展阶段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和消费规模日益扩大,在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因而明确地提出了“环境问题”或“公害”的概念,用以概括和反映人类与环境系统关系的失调,并且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为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同自然因素所造成的“灾害”区分开来,并辟为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作为确定的科学研究任务。

2环境科学向整体化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系统关系十分复杂,它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环境科学在初期发展阶段已初步形成的分化形态和它所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越来越不相适应这就促进了环境科学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四、环境的组成和结构1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1)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 大气、水体和土地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偶合方式组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无机环境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总是结合成一定的生物群落而存在着,通常它们是由几个营养级和能量级组成的2)自然环境的结构 在不同条件下,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营养级的数目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营养结构即营养级的组合) 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再组成高级单元,所以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梯(由组成要素组成结构单元,再由低级结构单元组成高级结构单元)组成的多级谱系2工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在改造自然环境的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结构是生产和消费活动,即人类与自然环境间以及人与人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工程环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

3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社会环境是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社会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的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1.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工程环境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 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3环境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 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4环境污染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5水俣事件和富山事件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 水俣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水俣镇,由于人通过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富山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由于炼锌厂排放含镉废水进入河流污染农田和饮水,导致人们镉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环境科学首先是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所引起的较近期的直接影响,并预测较长期的间接影响;在研究中,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改造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也要考虑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

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点:(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2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对环境问题意味着什么?答: 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增添了新的力量,它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影响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的影响1)新技术的环境意义和作用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有利于解决“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新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新技术应用于环境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系统,可大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工作2)新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发展新兴产业,可能把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效应,有许多因素尚难以预测3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什么时候在那个国家和城市召开?会上普遍接受了什么样的观点?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 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普遍接受了“持续发展战略”的观点,即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应珍惜共有的资源环境,有偿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为此应变革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与自然重修旧好,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之间和平共处4人类生存环境是由哪些环境组成?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 大气、水体和土地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偶合方式组成多种多样的生物无机环境,孕育着多种多样的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总是结合成一定的生物群落而存在着,通常它们是由几个营养级和能量级组成的。

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自然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再组成高级单元,所以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梯(由组成要素组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