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小学对于三年级的上册的数学易错题记录优良范文与剖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记录及剖析第一单元时、分、秒题号: 0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错题记录3 时=()分240秒=()分5分 =()秒80 秒=()分()秒1时 20 分=()分错因剖析误认为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100,不可以正确进行单位的换算应付策略稳固 1 分=60 秒,1 时=60 分,经过议论研究时间单位间换算的规律增强训练180 秒 =()分4分=()秒1 分-5 秒=()秒40分+20 分=()时题号: 02依据时间比速度:错题记录小莉和小华同时开始做 30 道口算题,小莉用了135 秒,小华用了 2分 30 秒谁做得快?错因剖析在用时间记录成绩时,错误地认为用时越长,成绩就越好应付策略指引学生联系实质举例,如:相同一段距离甲2 分走完,乙 4 分走完,比较谁的速度快,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领会比较的方法增强训练在 50 米赛跑中,王强用了 8 秒,李贺用了 9 秒,他们俩谁跑得快?题号: 03用时问题:错题记录一人唱一首歌需要2 分钟, 5 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没有理解 5 个人合唱,就是 5 个人同时在唱这首歌,与一个人唱这错因剖析首歌所用时间是相同的。
举例子:一个人读一个成语,全班齐读这个成语,齐读与一个人读应付策略用时间相同,从而理解独唱和合唱同一首歌用时相同增强训练一个人唱一首歌需要3 分钟, 100 个人合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20 / 20题号: 04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问题:1.从 5 时 35 分再经过()分就是 6 时 10 分2.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15 分钟, 7 时 30 分要到校,他最晚要()错题记录时()分从家出发3.小明夜晚 9 时睡觉,次日清晨 6 时起床,她睡了()小时4.爸爸清晨 8 时从家出发去开会,从家到开会地址要走30 分钟,开会时间是两小时 假如爸爸会议一结束就回家, 请问他几时能到家?错因剖析不可以灵巧运用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去求开始或结束时间要点学习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在学生娴熟掌握该方法以后再学习应付策略求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方法1. 小明每日 7:30 去上学,7:50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增强训练2. 2. 小明每日 7:50 到校,路上要走 20 分,他每日最晚几时几分出发?题号: 05选用时间单位问题:填上适合的时间单位错题记录1. 小明跑 100 米大概要 20()2. 坐飞机从西安到北京大概要 2()。
3. 跳 80 下跳绳大概要 60()错因剖析 误认为时间单位是能够随意选用的;在生活中缺少对时间的感悟应付策略 增强对“秒”的时间感悟和体验,领悟时间的进位关系火车到站的时间往常是以()和()为单位的;卫星发射前的增强训练倒计时,是以()为单位的题号 06:错题记录锯木问题:一根木材截成 6段要用 25 分钟那么截成 5 段需要多少时间?错因剖析错误地认为截 6段需要 6 次,截 5 段需要锯 5 次应付策略增强训练指引学生画线段图,试一试截6 段需要锯几次,理解题意时钟 6 时敲 6 下, 10 秒敲完,敲 10 下需要几秒?第二单元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题号: 0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笔算:1. 27+7 →□ +18→□ +19→□ +28→□2. 91-16 →□ -18 →□ -19 →□ -28 →□错题记录3.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少()4. 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A.900B.90C.1错因剖析 对于几百几十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掌握得不好1. 增强两位数加减法口算的增强训练教给多种口算方法,如“拆应付策略分法”“凑整法”等。
2. 熟记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1.口算: 36+57=81-27=71-13=16+24=2.笔算: 120-90=230-170=260+180=110+290=增强训练3. 公园四周有 124 棵松树,杨树比松树多 79 棵,柳树比松树和杨树的和少 38 棵,有多少棵柳树?题号: 02加减法估量的实质应用:机 :145 元微波炉: 499 元自行车: 186 元错题记录电饭煲: 255 元风扇: 218 元(1)买一台微波炉和一个电饭煲大概要花多少元钱?(2)一辆自行车比一部机贵多少元钱?(3)爸爸想买一辆自行车、 一台风扇和一台微波炉, 带 800 元够吗?错因剖析在解决实质问题时,不可以正确划分是运用正确计算仍是估量解决生活中实质问题,要从问题下手,剖析题目中有关的已知条件应付策略 两步计算的问题,要先求连结问题和条件的“中间量”,问题中含有“大概”“大体”等表示估计的词语,一般用估量的方法解决1. 估量: 17+22≈28-16≈648-255≈151+78≈增强训练2. 爸爸妈妈带小明去故宫玩,门票价钱成人:268 元 / 人,少儿: 134元 / 人,爸爸准备 600 元买门票,够吗?第三单元丈量题号: 01正确丈量物体的长度:错题记录错因剖析开端端不在 0 刻度,却把尾端刻度看作物体长度。
应付策略指引学生议论:丈量物体的长度, 假如开端端刻度不是0 该怎么办?经过议论使学生明确,丈量的结果要用尾端刻度减去开端刻度增强训练题号: 02判断: 1. 一枚别针长 34 厘米错题记录2. 一只鸡重 3000 千克3.1 瓶牛奶重 250 千克没有形成毫米、分米、千米的直观表象,不可以联合所给数据选择合错因剖析适的长度单位联系生活经验,充分红立1 毫米、 1 分米、 1 千米的表象,同时着重应付策略累积常有物体长度的有关知识1.热水瓶高 4()2.一个书架高长 2()增强训练45(3. 汽车每小时行)题号: 03一致单位再计算:错题记录7 千米 +5000 米 =()千米1米+78 厘米 =()厘米6000 千克 +3 吨 =()吨7000千克 -5 吨=()吨错因剖析 忽视了单位的不一样,没有一致单位就直接计算指引学生在含有单位的计算中,必定要考虑单位名称能否一致,并应付策略经过训练养成先一致单位再计算的习惯1.23 厘米 +27 厘米 =()分米2.1吨 -300 千克 =()千克增强训练4.6厘米 -2 毫米 =(3.3000 米 +7000 米 =()千米)毫米题号: 04设计合理方案:三年级 35 人准备租车出游,一人一座。
租车价钱以下:错题记录7 座客车: 100 元/ 辆12座客车: 160 元/ 辆(1)哪一种租车方式最贵?(2)哪一种租车方式最廉价?错因剖析 误认为比较优的方案是最优应付策略 频频比较设计的多种方案用载重 2 吨、3 吨的两种车运水泥,价钱分别是:2 吨车: 50 元/ 次,增强训练3 吨车: 60 元/ 次, 运 13 吨水泥,如何运最省钱?题号: 05解决问题:错题记录剖析解决问题能力差,对已知条件和问题剖析不足,不可以确立合理错因剖析方案指引学生认真读题,小组间议论如何合理分派,再经过计算考证方应付策略案的可行性,并选择最优方案,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可有多种方法爸爸购进了五台机床,分别重1200 千克、 700 千克、 600 千克、 400增强训练千克、 400 千克用两辆载重2 吨的货车运,如何装车能一次运走?第四单元 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题号: 01错题记录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36+287=384+818=错因剖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在计算十位时,没有加个位进上来的 1应付策略把出现的错题出示在黑板上,指引学生验算,剖析错因经过沟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不要忘掉加进上来的1。
增强训练计算并验算 :658+342=369+231=题号: 02错题记录计算并验算: 600-278=503-135=错因剖析被减数中的 0 以前一位借一后又被借走1,计算时忘掉减掉退位的 1应付策略出示错题,指引学生验算,剖析错因经过增强训练稳固算法,提高计算正确率增强训练计算并验算: 500-125=306-198=题号: 03错题记录将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摆列填序号)①678+226② 904-335 ③500-234 ④172+326()<()< ()< ()错因剖析不可以正确理解题意,摆列成得数,而不是按要求摆列算式的序号指引学生读要求,沟通题意,经过增强训练,指引学生养成认真读应付策略题的习惯把以下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摆列增强训练356+278 109+335 658-196 500-308 292+99题号: 04找最靠近的数:下边哪两个数相加最靠近700?哪两个数相减最靠近400?填一填错题记录235502185980106最靠近 700:()+( )最靠近 400:()-( )错因剖析 不可以正确理解题意,不会运用估量的方法来迅速找到最靠近的数。
应付策略 指引学生理解“最靠近”一词并应用有序思虑及估量的方法下边哪两个数相加最靠近600?哪两个数相减最靠近300?填一填增强训练298502185980106最靠近600:()+()最靠近300:()-()题号: 05用推理法解决算式问题:错题记录错因剖析 对问题的剖析能力不足,碰到问题没能踊跃动脑追求解决的策略指引学生察看习题,依据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应付策略联合已知的数字,进位、退位时关系,确立未知的数字□ 5 67□ 3增强训练+ 1 □ 8- 6 5□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