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锦鲤饲养技术要点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01KB
约25页
文档ID:493925059
锦鲤饲养技术要点_第1页
1/25

锦鲤饲养技术要点锦鲤是日本的国鱼(源于中国鲤鱼),至今养殖有200年的历史,主要可划分为13个大类品系,约有100多种锦鲤潜游姿高雅,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斑纹灿烂,被称为“水中活宝石”,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较大型鱼类,现将锦鲤饲养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        生活环境: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锦鲤适温范围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不能超过2—3℃,最适水温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2、        食性要求:锦鲤是杂食性,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3、        鱼种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种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4、        饲养密度:放养锦鲤应根据鱼池条件和锦鲤规格控制适当的密度(见下表);而水族箱饲养密度一般为6030×50(cm3)可放养体长15—20cm的锦鲤6尾,90×30×50(cm3)可放养8尾,110×30×50(cm3)可放养10尾                            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鱼池面积(㎡)        水深(cm)        锦鲤规格(cm)        放养量(尾)5        30        15—20        1—1515—20        50        15—20 15—30        30—40 10—1540—50        60—100        30 45        24—40 10—452000        70—130        30 35 60        60—100 40—50 20—305、        饵料投喂:锦鲤是否杂食性,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水蚯蚓、活螺狮、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

6、        四季管理: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春天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比例较大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夏天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锦鲤要及时转移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事项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要确保鱼体安全越冬7、        鱼病防治:锦鲤常见鱼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霉病(肤霉病、白毛病)症状:病鱼体表寄生有灰白棉絮毛状菌丝         防治方法:①孔雀石绿0.2—0.45PPM浸泡;②福尔马林0.5PPM浸泡;③食盐400—500PPM和碳酸氢钠400—500PPM合剂将病鱼用小池集中施药     (2)鳃病症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和头部发黑,严重时鳃丝腐烂,鳃盖有透明小窗。

         防治方法:①漂白粉1PPM浸泡;②呋喃西林1.5—2PPM浸泡;③红霉素0.3PPM浸泡;④硫酸铜0.5—0.7PPM泼洒     (3)肠炎病症状:体色发黑,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有黄色黏液外溢          防治方法:①呋喃唑酮0.1—0.7PPM浸泡,配合土霉素拌饵投喂;②呋喃唑酮1—2克/100公斤,口服连续3天;③大蒜头少量捣烂拌饵投喂,连续3天     (4)竖鳞病(鳞立病、松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全身鳞片竖起如松球状;鳞片基部水肿,内积有渗出液          防治方法:①呋喃西林1PPM治疗;②食盐0.5%的水中饲养,停食2天,每天每尾用磺胺嘧啶0.6克配饵投喂;③食盐2%水溶液浸洗10分钟;④红霉素2.0—2.5PPM浸洗30—50分钟海马养殖方法来源: 本站 时间: 2002-12-23页面功能 【收藏】【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海马,素有“南方人参”之称,向来被列为名贵高档中药材,受到人们喜爱和国内外市场青睐目前,全球每年海马交易量约达2000万只,但由于需求量日益增多,滥捕乱捞日益严重,天然海马资源枯竭,价格暴涨在广州市药材商场(店)质量较好海马销售价高达7200元/公斤,中小规格为3600-3900元/公斤,而且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海马人工养殖,不失为沿海群众一条主财之道据悉,目前我省陆丰、电白、吴川等县市已经开始了海马的人工养殖   一、生活环境与品种选择   海马生活习性和生长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适温范围为5-34℃,是种广温性鱼类;适宜生长的盐度为6-27‰②光照一般不宜太强,也不宜阴暗,因为海马视力较差,否则找不到食物③水质条件:PH值(酸碱度)在6.5-8之间的中性水质最好;含氧量不宜低于2.5毫克,4毫克以上为宜;海水透明度在1.5米以上为好④海马主要吃桡足类、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以及幼虾无节幼体、糠虾等细小鲜活动物,食物心须清洁卫生,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   适宜于广东沿海生长的海马有6种,其中以大海马、斑海马体型较大生长较快,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是各地选育的良种   二、幼苗的培育和养成   初产出的幼苗,体长只有0.8~1厘米,当天就能摄食,立即放人育苗池内培育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好放养密度,一般初苗放养10m尾/立方米;经过7-15天培育,即进行分池,密度为500尾/立方米;过15天左右,体长到7.5厘米以上,即进入养成阶段,每立方米放养100尾左右   2、确实做好饲料投放工作,在初苗三天内,主要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分7点、12点、17点三次投喂,每次投放量为其体重的15-20%左右,经过25-30天的培育,海马体长6厘米时,转投虾苗幼体,要分三次投喂,每次投饲量为其体重的15%左右;体长10厘米以上,每次投喂量10%左右;体长15厘米以上,每次投喂量6%。

上述各阶段投饲量为水温在25-30t左右时的最佳摄食状态,如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则适当减少海马很贪食,如饲料充足、新鲜,则生长快,成活率可达80%以上,但也要防止吃得过饱耗氧多而造成缺氧死亡,因此投饲要坚持四定原则,饲料投放后,要观察一、二个小时,视其摄食和活动情况,再确定下一次投多少投饵量,真正做到科学用料,吃饱吃好,快长易大,如遇到缺氧浮头,则及时加快水,进行抢救   3、做好水温和光线调节工作,夏秋季天热光照强烈,易引发各种疾病,为此,应在培育他的上方,搭盖凉棚,避免烈日曝晒,并加水降湿,把水湿降到30℃以内冬季水温下降到20℃以内,则在培育池架设竹棚,复盖尼龙薄膜.使棚内温度比野外提高5-7℃,这样使海马在越冬期继续生长;经过半年以上精养细喂,海马体长普遍达到15厘米以上,即可加工出售   三、病害和防治   海马苗从初生到一个月内,病害很多,主要有肠胃病、胀膘病、车轮虫、气泡病等病,死亡率较高,一般是因生活条件较差而引起,应引起注意   四、收获和贮藏   海马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个体较大,肥满度高,体质壮实,其产品的晒干率可达30%以上收获时间以越冬前或繁殖季节为最好;把海马捞起,放人淡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洗净,置于阳光下晒干,即可密封贮藏。

海马的人工繁殖与养成技术海马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强身健体、舒筋活络、补肾壮强、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又是珍贵的观赏鱼类和良好的装饰品材料,经济价值极高我国沿海水域辽阔,人工养殖海马大有可为一、生物学特性海马是温带海洋鱼类,属隶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其适应水温5℃~32℃,海水比重1.009~1.027,光照(烛光)500~2000,pH值6.5~8.0,透明度1米~1.5米,溶氧量2.5毫升~4毫升/升二、海马的繁殖常年3月~11月,水温20℃~30℃,是海马的繁殖季节;5月~9月,水温25℃~28℃是繁殖盛期但由于越冬后的海马体质瘦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差因此,必须采取雌雄分养、疏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5尾~30尾,给予充足的饵料,并注意控制水温、光照、比重等条件,促培育1.亲鱼人工繁殖海马可选用年龄1年~2年,健康、完整、体大而丰满的雌雄个体作为亲鱼先将雌雄亲鱼分开饲养于育苗池中,育苗面积约4平方米~6平方米,深1.5米、宽2米,水质良好,水温变化小每平方米放养亲鱼20尾~30尾,投喂挠足类、端足类、糠虾等活饵,搭配少量人工鲜饵,日投饵3次~4次。

2.水温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养,亲鱼的生殖腺渐趋成熟,雄海马在16℃左右,即开始发情;而雌海马在19℃左右,才见有发情现象因此,培育期间需人工加温,待自然水温达到20℃以上并稳定时,进行雌雄混养交配,并按个体1∶1令其产卵3.光照水温15℃,光照200Lux以上,有50%以上雄海马开始发情,光照在200Lux以下,发情现象大减到繁殖期,光照5000Lux~10000Lux之间,有一定的作用4.比重采用1.017以上的海水培育亲海马,体壮病少,成活率达80%以上1.01以下则病害多,死亡率大5.繁育海马多在早晨或傍晚交配,这期间食欲稍减,体色减褪,雌雄互相追逐,并列流动,当兴奋达到高潮时,雄鱼肛门后的育儿袋膨大,呈透明状,袋口张开雌鱼生殖器突出雌雄尾部互相勾搭,雌鱼将卵产入雄鱼的育儿袋中,卵在其中受精发育刚交配时的育儿袋较小、透明、柔软,随着袋中胚体的发育,袋变大、色加深育儿期的雄鱼不喜游动,常栖池底层,食欲锐减此时宜精心护养,操作要轻快,离水时间不宜太长,温差应小于2℃~3℃,以防流产每天投饵4次~5次,饵料要新鲜,大小适合,投饵量宜少,水质应清洁,含氧丰富受精卵在育儿袋内经23天~25天孵出。

海马每"胎"产苗数10尾至千余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有的海马生育能力较差,如大海马和三斑海马只有20%~70%的个体有生殖能力在计划育苗之前即应考虑此因素雄海马多在黎明前产苗,一般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完成如受低温或其他因素影响,也可延迟1天~3天在短时间内产完的苗质量较好,持续时间长则质量较差如遇难产,可用左手按住亲海马,右手顺育儿袋口方向轻轻按摩实行人工助产人工助产产出的幼苗质量也不错雄海马产完苗后,应立即将其捞起,与幼苗分开养殖,以防其吞食或伤害幼苗三、海马的养成出生后即能摄食,就要与亲体分养在养成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温、水质、饵料、光照和密度等条件,以促进养成效果1.分养规格按个体大小和性别分群分批放养,体长6厘米以下宜在育苗池中饲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初生苗1000尾,经过7天~15天,苗体渐大,密度可酌减体长6厘米以上的中大海马和成年海马则放入面积为6平方米~20平方米的养成池饲养,放养密度分别为300尾和100尾在高温季节适当疏养和勤换水,低温季节则可适当密养并减少换水次数如果是采用流水式养殖的话,其放养密度可以酌情提高2.海水温度海水须经过粗砂过滤或沉淀澄清后方可用于养殖海马适温范围在12℃~24℃。

初生苗在20℃以下,成活率低;在25℃以上,成活率高换水温差应不超过2℃3.沉淀水质海水经过沉淀处理,透明度以40厘米~50厘米为宜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新鲜如有条件的饲养场,可搞流水培养,流量每小时1吨~2吨苗在出生3天后开始换水,比重以1.008~1.015之间较好4.投喂饲料一般应尽量采用鲜活浮游甲壳类作为饵料,活饵可以人工培养或到自然水域捕捞饵料要加工成与海马吻口大小相适应体长在6厘米以下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