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示儿教学课件范文

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4.45KB
约11页
文档ID:98611150
示儿教学课件范文_第1页
1/11

示儿教学课件范文      《示儿》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击金兵未成的遗恨,又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一、教材解读及教学分析:      《示儿》为陆游的临终遗嘱,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诗人辞世前念念不忘的,唯有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是古代爱国诗的典范之作      小学生阅读古诗,旨在对诗句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诗人情感的真切体会《示儿》直抒胸臆,明代胡应麟《诗薮》评述:“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而这二十八字间的爱国情感何以如此感人?则是学生阅读的难点所在,也是教学的重点      欲体会爱国之情,先须知爱国之人因此,“知人论世”是教给学生解读《示儿》的一把钥匙结合陆游一生的报国壮志及曾经的西北从军经历,可以对诗句的含义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诗人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立场和“国家至上”的情感有更为完整的体认由此,才能真正理解朱自清先生所说:“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转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和诗人的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

     (2)借助“矛盾”,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爱国情怀,感情诵读      2.教学思路:      依从明暗两条线索“知人论世”,由浅入深地解读明线:陆游临终对儿子说了什么?暗线:陆游诗中对我们说了什么?前者理解诗句所言的意义,后者了解诗人未尽的情怀      三、教学过程及教学意图:      板块一:读诗题      1.识解“示”、“祭”      出示“示”甲骨文字形图片,理解“示”字本义:供放祭品的石桌,也即所谓的“灵石”      出示“祭”字,理解“家祭”      2.解读题目      出示“示儿”,理解“示”在诗题中的意思      引读: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些什么?      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诗句,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由“示”到“祭”,再到理解题意,由此引入诗句阅读,符合阅读期待心理      板块二:解诗句      1.指名朗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      2.借助注解,一行一行地解读:诗人临终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适时点拨:理解“元、但、乃”的意思      交流归纳:死后无牵无挂;挂念国家没有统一;盼望早日北定中原;祭奠时告慰统一的消息。

     3.逐句缩减,理解遗愿      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      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      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      陆游的遗愿是什么?“告乃翁”,即在九泉之下也要知道“北定中原”的消息      【借助注解,自主解读;逐句缩减,领会诗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概括能力      板块三:感诗情      1.还原语境,沿情四问:      (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国”重于“家”的“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非常人所能做得到      (2)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遗民泪尽胡尘里”而“悲愤”;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为“家祭告慰”而“悲欢”      (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      从这“空”与“悲”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

这个“悲”是民族之情,是国家之爱!犹如“灵魂”飞出了人的身体,照耀着山河,令人肃然起敬!      (4)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从这一“不可知”与“告乃翁”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爱到此境,直抒胸臆最感人!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从生活经验和矛盾冲突入手,提出四个触及诗人深层情感的问题,犹如打开了一道道解读之门,看到诗人未曾言说的内心世界和伟大情怀这便是读诗的路径,也是思考的路径而还原的方式,则将学生带入了诗人创作时的独特心情与心境,体会尤为真切而深刻      板块四:知诗人      1.爱国诗及爱国诗人灿若星辰,为何朱自清说陆游“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1)出示陆游的家世简介,学生自由阅读      由此知晓陆游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忠君爱国的教育      (2)出示陆游的一生经历,学生自由阅读      由此知晓陆游毕生志向及西北从军的经历,感怀其屡遭罢黜不改其志,及至老年依然壮怀激烈的报国之情。

     (3)出示陆游一生多个阶段的爱国诗作,学生自由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诗作中看到陆游爱国的一生      2.课外主题阅读      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诗人的代表作集成“爱国组诗”,开展主题阅读;参照阅读名家对《示儿》等诗篇的解读评论,以加深理解      【从一首诗读到一个人,进而从一组诗读到一群人,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并将这首诗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重新认识其价值意义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一种专业的阅读课程      结语:一首诗,一个人,所见毕竟有限重要的,不是学生读懂了什么,而是学生希望去读些什么,从中读到些什么让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学!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按预习提示初读《示儿》这首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二)自由读这首诗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学习这首古诗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板书:      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