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市检察机关招考聘用雇员制检察辅助人员47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0题)1.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_____A: 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B: 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 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 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由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二者不可能一一对应,法律条文在表现法律规范时往往不是显示其全部,同样同一法律规范也有可能存在于几个法律条文中,甚至在几个法律部门里得到表现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事业单位是和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组织,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在于:_____A: 社会公益B: 科学研究C: 辅助政府D: 弥补市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因此选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的是_____A: 买者卖者很多B: 产品差别很大C: 要素自由流动D: 没有交易成本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 B解析:完全竞争市场又叫作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买者卖者很多,产品是无差别的,资源自由流动,市场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不存在交易成本综上可知,B项“产品差别很大”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不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为_____A: 老挝B: 缅甸C: 柬埔寨D: 越南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_____A: 价格机制B: 供求机制C: 竞争机制D: 约束机制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其中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下列有关时间和空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 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客观性C: 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D: 三维性是时间和空间的重要特点之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三维性是空间的特点之一,但不属于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本题所属考点-《马哲》7.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_____A: 原行政机关有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可以依法予以变更或撤销,但不可以废止,A项错误 行政行为的撤销应在具备撤销的要件时,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有权的机关包括本机关、上级机关、司 法机关,B项正确,C项错误变更应当由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作出,相对一方当事人无权变更,D项错误故本 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人们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的是:_____A: 使人类丰富的资源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B: 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更多的产品C: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D: 使资源集中到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但却始终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 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 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 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车的颜色与人的对应关系,根据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可用乙的话“丙的车是红色的”作为突破口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则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进而根据丙的话为假可知丁的车是蓝色的又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的”是实话,所以乙的车是银色的,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故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我们常会做错事,______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改过来就是了但因此在众人面前伤了自尊心,就是外伤变成内伤,不是一时半会儿治得好的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错误B: 失误C: 误解D: 谬误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错误”指不正确、与实际不符的观念、做法失误”指由于疏忽,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误解”意为理解得不正确谬误”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文段前面讲的是“做错事”,对应的是“错误”,“失误”和“误解”程度较轻,“谬误”与文意不符故选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_____A: 一切唯心主义B: 一切旧唯物主义C: 一切形而上学D: 作为“知识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许多哲学家把哲学无妄夸大,认为哲学无所不能,是科学之科学这种荒谬的观点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被打破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指导具体科学,但不研究具体科学的内容,哲学仅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过来具体科学又发展补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故选D1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反应时政、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并在历史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比如_____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就鲜明地记录了一个时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引发了北京学生的示威游行,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的口号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解决好_____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A: 城乡差距B: 农村、农业、农民C: 教育公平D: 就医就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_____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各项管理功能的基础A: 行政指导B: 行政决策C: 行政执法D: 行政命令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在诸多行政职能中,行政决策是处在核心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职能,是确定恰当行政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单位安排职工到会议室听报告,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如果每5人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听报告的职工有多少人?_____A: 128B: 135C: 146D: 152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倍数约数问题解析由”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可知职工总数是3的倍数,由”如果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可知职工总数是5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135满足,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数字特性1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_____A: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 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 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D: 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是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思想来源是_____A: 空想社会主义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A解析: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来源;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1/4,1/3,3/8,2/5,5/12,_____A: 1/2B: 2/5C: 3/7D: 7/15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其中,分子和分母都是等差数列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生物代系中的遗传和变异是同时存在的B: “光年”是天文学中一个常用的时间单位C: 纳米粉末和纳米纤维都属于纳米材料D: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光年”是距离单位,而非时间单位,B选项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0.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宗旨其理论基础是_____A: 唯物论B: 辩证法C: 认识论D: 唯物史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群众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 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