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大马原期末考试题 文本文档.txt 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 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 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 的枯萎~~~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号: 2A 卷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 分 数 评卷人 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 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A、时间的间断性 B、时间的连续性 C、时间的重复性 D、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5、 “割下来的手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6、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辨证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 。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8、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这句话说明( ) 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9、 “扬弃”就是( ) A、全盘抛弃 B、全面肯定 C、好和坏的统一 D、既克服又保留 10、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11、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 “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主义 D、自然主义 1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A、为了社会的进步 B、资本家对自身欲望的节制 C、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D、资本家把赚的钱储藏起来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本身成为商品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A、产品质量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D、商品中包含的转移的劳动量的大小决定的 16、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7、机器人的出现说明了( ) 。
A、剩余价值不是雇用工人创造的 B、机器人比雇用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C、雇用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 D、雇用工人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可以创造更多得剩余价值 18、 “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众多企业和银行机构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业和银行 19、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种不同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20、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21、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物是感觉的复合”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 “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22、党的群众路线是( ) 。
A、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23、货币是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4、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 B、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C、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D、人的各种欲望的无限制的满足 三.简答题( 每题 4 分,共 20 分 ) 26、列宁的物质定义及意义 2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8、价值规律的作用 29、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 每个材料题 10 分 共 20 分) 30、材料题(一)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他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
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 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 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使 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332 页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1、材料题(二)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 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 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烁……现代工业 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 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地和无庸争辩的事实————--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第 775 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消极后果2)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论述题( 每题 15 分 共 30 分) 32、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33、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2007 —2008 学 年 第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纸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 院系:_______专业:________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_ 试卷号:2A一、 (20 分)1---5 C D B D B 6----10 D C A D B 11---15 D B C D B 16----20 C D C A C 二、(10 分) 21、A B C D 22、B C 23、A B C D 24、A B D 25、A B C 三、 (每题 4 分、共 20 分) 26、 (1)列宁的物质定义(省略) (2 分) (2)意义:(2 分)①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性划清了界限。
③它对物质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哲学概括 27、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分)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 分)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1 分) 28、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 分)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 分)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 分) 29、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1 分)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1 分)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 分) 四、30、材料题(一) (1)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3)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 (3)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2)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31、材料题(二) (1)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 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如,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等问题日益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引起的 (5) (2)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要正确对待自然与社会的关 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 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们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5)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 共 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