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觉,主要内容,,感觉,一、感觉的发生及其规律 感觉: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1)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2)没有正常的感觉就没有正常的心理 (3)人如果没有感觉会怎样? (感觉剥夺的实验 ) 感觉产生的条件: 1.一定能量的刺激物:施加刺激的客观事物 2.健全的感觉器官:用来接收刺激的生理装置,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试图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的一种实验 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等首创 让被试在小房间里尽可能长久地躺在床上,只在 吃饭或上厕所时起来受试者戴半透明的护目 镜,它仅能透过漫射的光线而看不见图象棉手 套和卡片纸做的护腕剥夺了受试者手指的触觉 听觉刺激被一只围在头上U形枕头和一只始终嗡 嗡作响的空调机控制了被隔离12、24、48 小时后,再分别进行包括简单算术、字迹游戏及 组词等内容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被隔离时间 的延长,测试的成绩越来越差,隔离一段时间 后,受试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变得易激动。
此 外,还会产生幻觉隔离状态下的脑电波比隔离 前显著地减慢刚解除隔离状态时,被试者常产 生感觉失真,脑电波要过几小时后才能恢复正常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结果,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实验过程,睡觉,厌倦、不安,制造刺激,出现幻觉,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或触觉(温度觉、触摸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机体(内脏)觉、运动觉(动觉)和平衡觉(静觉) 视觉,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0%来自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400-760纳米(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即可见光光波的三种物理属性:强度,波长,纯度 光波的三种心理属性(颜色的三种属性): ·色调:光波的长度 ·明度:光波的强度 ·饱和度:光波的纯度,眼感光系统的机能: 1.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1)视锥细胞:重要特点是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亮度、色觉;白天起作用,集中于视网膜中央人眼在光谱上一般可以区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主要颜色细节和颜色 (2)视杆细胞:暗觉,晚上起作用,视网膜周围视觉现象:暗适应、明适应,附:色盲小知识,所谓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
根据三原色学说,不能分辨红色者为红色盲,不能分辨绿色者为绿色盲,不能分辨蓝色者为蓝色盲,三种颜色都不能辨认者为全色盲 有人虽然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这种人即为色弱,指辨别颜色的能力减弱 色盲和色弱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色盲又分先天性色盲和后天性色盲,先天性色盲为性连锁遗传,男多于女,患者常自己感觉辨色不存在困难,但在检查时才能发现后天性的色盲多继发于一些眼底疾病,如某些视神经、视网膜疾病,故又称获得性色盲 我国男色盲率:4.71+_0.074% 我国女色盲率:0.67+-0.036% 我国色盲基因携带者的频率:8.98%,,如何识别一个人是不是色盲? 石原色盲测试,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音波,也叫可听音 听觉的感受性在1000-4000Hz内最高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然后逐渐扩展到低频声音 声音的基本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钢琴的88个键只代表频率从30-4000HZ 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音色:波形决定 △音色—— 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以及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称音色。
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相同音高和音响声音的主要依据,如男声、女声、钢琴声、提琴声表演同一个曲调,听起来各不相同音响的单位称分贝,缩写为dB0分贝指正常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的声音(1000Hz声波)大于120分贝时,可引起痛觉附1:听觉疲劳与听力丧失,声音刺激较长时间(如数小时)的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称作听觉疲劳听觉疲劳与适应不同,它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如果这一疲劳经常性地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听力的完全丧失? ——失聪 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 ——音隙 若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 ——音岛,附2:声音定位,海豚和蝙蝠无法使用视觉在黑暗的水中或洞穴中定位物体 ——回应定位法:发出高音调的声波试探物体,并获得有关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结构和运动的反馈有一种蝙蝠能够通过回音定位法区分相距仅仅0.3毫米的两个物体 人有没有通过声音来进行定位的能力? 有,但不像动物那样敏锐 尽管人类不具备动物那么敏锐的定位能力,但是对于我们不能看到物体,我们仍可通过声音来知觉到物体所在的方位人耳对声源的定位主要靠双耳定位: 1、声音到达两耳的相对时间 大脑利用到达两耳的时间差来对空间中的声音进行定位。
2、声音到达两耳的相对强度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减弱,因此对于到达耳朵的声音而言,声音强度会稍高一些A声源,B声源,C声源,D声源,,,,,,Q:当一个声音既没有产生时间差异,也没有产生强度差异,你闭上眼睛时,你不能分辨它的具体位置,这时候你该怎么办?,,,A:这时候你必须转动你的头——改变耳朵的位置——去打破这种对称以便提供声音定位的必要信息嗅觉,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其感受器位于鼻腔上膜嗅觉与味觉,味觉和嗅觉属于对化学物质的感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学术界往往将味觉和嗅觉混为一谈,有时还将味道(味觉)和香味(嗅觉)错误地划分为一类现在,由于生理学和生物学广泛研究的结果,使我们认识了味觉和嗅觉在解剖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上的差异,因此,我们不再将两种感觉混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香味的产生主要是由鼻腔的嗅觉器官(嗅球)所引起的,而味则主要由位于口腔内的味觉器 (主要分布在舌部)所产生的嗅觉与味觉在生活中经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例:“感冒”、“吃味道相似的食物” 有人说,味道一半是尝出来的,一般是闻出来的 Q: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要喝非常苦的中药,我们经常会怎么办? 1.味觉的对比:先苦后甜甜更甜…… 2.通过阻断嗅觉减少对苦味的感受 早在19世纪前,有人便开始了不同味觉物质对舌部的不同位置作用时敏觉性的研究。
他们发现舌部可表现出多样的敏感性,不同化学物质的阈值在舌部有很大的可变性舌头前部、舌尖部对甜味有最大的敏感性,而舌后部及舌根部则主要对苦味敏感,舌侧部对咸和酸味呈最大敏感性苦) (酸) (酸) (咸) (咸) (甜、咸),舌尖,舌根,前两侧,前两侧,后两侧,后两侧,(苦) (酸) (酸) (咸) (咸) (甜、咸),舌根,皮肤觉(触觉),皮肤是一个特别多功能的器官,它除了能保护你免受表面的损伤,保持体液和帮助调节体温外,还包含了产生压力(触压觉)、温暖和寒冷感觉(温度觉),以及感觉疼痛(痛觉)的神经末梢,这些感觉统称为皮肤觉 皮肤觉的感受器散布于全身的体表经常触摸你所关心的人,并且鼓励他人触摸你,这不仅感觉很好,而且对你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又好处例:在医院中,如果每天抚摸早产婴儿45分钟,不但会使他们比其他没有收到抚摸的早产婴儿成长的快,而且他们的智力发展也会得到促进皮肤觉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运动觉,运动觉就是用来反映身体各部分之间位置的相对变动的感觉,为我们提供运动过程中身体状态的信息 运动觉信息的来源有两个:位于关节中的感受器和位于肌肉和肌腱中的感受器。
运动觉常常与触觉相结合,作为感知事物的方式例:想象一下你闭着眼睛捡一个物体,触觉会使你能够猜测到这个物体的材质,而运动觉则会告诉你这个物体究竟长什么样(大小,形状)静觉(平衡觉,前庭觉),静觉就是用来提供身体运动方向和速度信息的感觉 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Q:与生活中现象?) 晕车是由于人们在在乘坐车、船时,经受振动、摇晃的刺激,人体内耳中的前庭器官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调节机体的平衡,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眩晕、呕吐等症状 Q:为什么说司机不容易晕车? ——司机之所以不晕车,是因为他在开车的时候,总是在心理上预先知道了车辆的控制方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才不会晕车实践证明,开车时不晕车的司机,坐别人开的车辆时,就未必不晕车晕车和人的心理准备状态有很大关系Q:为什么坐在过山车前排相对于坐在后排更不容易恶心?,机体觉,机体觉是我们队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反映包括内脏的感觉以及饥、饿、渴等感觉 研究较少,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并非所有适宜刺激我们的感官都能感觉到,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感觉,这时的刺激量为感觉的下阈;而在刺激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感觉不再相应增强,反会产生压痛的感觉,这时的刺激量即为感觉的上阈。
从下阈到上阈的全距就是人的感受性范围 印染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黑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出3至4种黑色,说明人的感受性有很大的潜力三、感觉的测量,,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下阈”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关系 阈限值低,感受性高; 阈限值高,感受性低如何测定一个人的绝对感觉阈限? 50%的次数能够感觉到 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 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 翅膀 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虽然我们感觉不到,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的关系,韦伯定律:ΔI∕I=KΔ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 韦伯分数越小,差别感觉越灵敏 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有效,极端条件下失效,,费希纳定律: S=KlogR。
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即刺激的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的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 差别阈限的测定小实验,在一个信封里放进一枚一元的硬币,另一个 放两枚你可以觉察到两个信封的重量差别 然后把两个信封分别放进两只同样的笔袋,再拿起笔袋你现在能判断哪只笔袋里有两枚硬币吗?,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适应:对暗适应需要较长时间;约30-40分钟 对明适应则很快,1-2分钟即能完成 (为了保护对暗适应,最好的办法就是戴上红色的眼镜,可以防止视紫红质分解)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触压觉适应:适应性高 痛觉:适应性低 温度觉适应,四、感觉现象,2、感觉后像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是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后像有正负两类:,,正后象:感觉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同 负后象:感觉后象的性质与刺激物的性质相反黑白视觉后像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黑白视觉后像 :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白色的区域,你将看到灯泡发光了!,注視图中的花至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