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巧克力的知识供参考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4.50KB
约5页
文档ID:518616658
巧克力的知识供参考_第1页
1/5

  巧克力的知识 概述  巧克力是一个外来词Chocolate的译音(粤港澳粤语地区译为“朱古力”)主原料是可可豆(像椰子般的果实,在树干上会开花结果),它的起源甚早,始于墨西哥极盛一时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孟特儒,当时是崇拜巧克力的社会,喜欢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饮料中,打起泡沫,并以黄金杯子每天喝50毫升,是属于宫廷成员的饮料,它的学名Theobroma有“众神的饮料”之意,被视为贵重的强心、利尿的药剂,它对胃液中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具有活化性的作用,可帮助消化  发展历史  最开始的巧克力其实是一种饮料,根据历史记载最早饮用的是玛雅人,而最初是由墨西哥人制作,16世纪初期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从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深受大众的欢迎不久其制作方法被意大利人学会,并且很快传遍整个欧洲  1642年,巧克力被作为药品引入法国,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托马斯·杰斐逊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优点”。

  1847年,巧克力饮料中被加入可可脂,制成如今人们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块  1875年,瑞士发明了制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从而有了现在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巧克力的生产,巧克力被运到战场分发给士兵  制作  缘起可可树与可可豆  巧克力的原始材料是可可豆,这是可可树的果实,主要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种植,其中加纳的可可因质量过硬而世界闻名从可可树的栽种到可可豆加工主要经历以下过程:  可可树栽种→可可树收成→可可豆荚开荚→发酵→干燥→储存→可可豆加工  可可树(豆)的分类  科里欧罗(Criollo):  ·被认为是味道最好的可可豆品种  ·淡咖啡色  ·充满坚果味和水果味  ·产量低,对植物疾病抗性低  约占世界可可豆收成总量的1%  佛拉斯特罗(Forastero):  ·典型浓厚的可可味道  ·产量高,对植物疾病抗性高  约占世界可可豆收成总量的95%  崔尼塔利欧(Trinitario)、阿门罗纳多(Amelonado):  其余品种都是以上2个品种的取优混种(既有科里欧罗的杰出香味,又有佛拉斯特罗的产量高、疾病抗性高的特性)  约占世界可可豆收成总量的5%  从可可豆到巧克力  可可豆收成以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才能蜕变成为我们平时享用的美味巧克力,这其中涉及的步骤包括有:  急速加热→拨开→烘烤→研磨→可可膏→压榨→可可脂或可可粉[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