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还有一个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和语文园地八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乌鸦喝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描写了乌鸦因口渴而到处找水喝,终于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故事,表现了乌鸦的聪明可爱,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小蜗牛》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简练,通过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向我们展示了四季的景色,也让我们知道了蜗牛爬行的特点本组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童话世界的美好、生动,既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的魅力,又能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认识并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八”学习目标:1.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4.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教学重点:1.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教育课时安排:12.《雪地里的小画家》……………………………………………2~3课时13.《乌鸦喝水》……………………………………………………2~3课时14.《小蜗牛》………………………………………………………2~ 3课时口语交际……………………………………………………………1~ 2课时语文园地八…………………………………………………………2~3课时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厶、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厶、力”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1.导入: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一场大雪过后,房子上、树上全白了,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在我们的森林王国里啊,有一群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里玩耍,它们成了“雪地里的小画家”。
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老师范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组织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5.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三、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3.强调书写要点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抄写5个会写字第2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分句读课文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课文,引导学生齐读课文2.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种小动物?3.组织全班汇报三、品读课文1.课件出示下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2.过渡: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引导学生高兴地读第1句3.课件出示文中四种小动物,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爪(蹄)的形状,指导学生读2、3句话4.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过渡: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指导学生读第4句。
7.过渡: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8.引导分男、女生读第5、6句四、拓展延伸 1.启发学生思考:你还希望哪个小画家来雪地画画,画些什么?2.引导全班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3、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3.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教学难点:1.认识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乌鸦是多么愚蠢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2.板书课题二、初读识字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3.汇报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1.老师再读课文,学生再通过听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3.抽学生分段读读课文,也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读。
4.想一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办法吗?比比哪个办法是最好的?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你应该向它学习什么?四、实践活动1.你们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2.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第2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 激情导入,温故知新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现在比一比,谁能把这只乌鸦读得更可爱二、学习生字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4.师范写,生模范写三、创设情境,拓展延伸放学了,小刚肚子饿,可是妈妈把好吃的点心挂在篮子里,小刚怎么都够不着,那该怎么办呢? 四、实践活动1.动手做一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4、小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2.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3.板书课文题目二、教师指导,读通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三、指导写字1.教会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3.教师范写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第2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小猴摘桃子学生比赛读:蜗牛 大树 发芽 已经 小草 爬呀爬看谁读得快,谁就摘到了桃子,读得多的学生获得一个漂亮的桃子贴纸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5)一年有几个季节?2.引导学生交流: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做?三、总结拓展。
1.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2.学习本课,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材分析这一课有3幅图,描绘了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第一幅图画的是小兔看见一个大南瓜,不知道怎样才能运走说明小兔很为难第二幅图画是空白的,留给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第三幅图画的是小兔把南瓜运回来了妈妈奇怪地问:“你是怎么把南瓜运回来的?”图下有两个要求,一是“想一想”,二是“讨论讨论”,观察和说话的重点都是“小兔是怎么把大南瓜运回家的”本课的目的引导学生想办法,并讨论哪种办法好,力求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学目标1.认识到“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这一道理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3.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4.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学前准备课件展示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也可使用挂图);小白兔头饰一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过程时间二次备课一、新课导入1.板书课题:小兔运南瓜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小兔有多大,南瓜有多大,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小兔能把南瓜运回家吗?)2.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说说图意,小白兔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高兴地想把它运回家。
可是南瓜太大,抱不动小白兔摸摸脑袋,愁眉苦脸地说:“怎么运走呢?”3.今天我们学会看图讲一个“小兔运南瓜”的故事二、整体感知1.出示3幅图2.学生自己观察这3幅图,想想:这3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一说三、认知贯通1.观察图一1)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小兔的神情是怎样的?(用“又大又重”形容南瓜用“皱着眉头”、“搔搔脑袋”等词语形容小兔子的神情)(2)小兔看见了大南瓜,它是怎么想的?(先想一想,再分小组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2.观察图二1)那小兔是怎样运南瓜的呢?图上没有画出来,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辨析把南瓜当轮子滚动;请小动物帮忙抬回家;用绳子拴住拖回家;找车子运回家;拿刀子切开,再运回家等3)哪些运南瓜的办法比较好?(学生根据板书质疑,并由提出该方法的学生负责解疑)(4)表现性交际:让学生按自己设想的办法来到“小白兔”身边大声地告诉它要求把话说完整,说清楚3.观察图三1)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瞪大了她会怎么说?小白兔又会怎么回答呢?(知道学生观察小兔的动作、神态以及兔妈妈的神态,想象两个人物的语言)(2)同桌分角色练说,再让学生上台表演。
3)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