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解决问题》课程纲要撰写人:三年级数学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授课时间:57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背景分析:在数与计算方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和计算的基础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内容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安排:课时1: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课时2:问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课时3:认识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课时4:动物园导游图(会看线路图)课时5:综合练习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内容标准: 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安排:课时6:分一分(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课时7:分一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课时8:植树节(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课时9:植树(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课时10:整理照片(一位数除三位数)课时11:练习五课时12:练习五课时13:买书(除法的验算)课时14:练习六课时15:猪八戒吃西瓜(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课时16:计算电费(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课时17:参观天文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课时18:练习八课时19:整理复习课时20:练习九第三单元:统计内容标准: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用直观的方式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教学安排:课时21:商场销售记录(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课时22:统计身高(会看条形统计图)课时23:收集瓶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课时24:打篮球(平均数的应用)课时25:练习十一第四单元:年、月、日内容标准: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计时法表示时刻;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安排:课时26:年历(认识年、月、日)课时27:年历(闰年、平年的有关知识)课时28:百货商场(了解24时计时法)课时29:坐火车(计算经过时间)课时30: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内容标准: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安排:课时31:邮递员(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课时32:多媒体教室(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课时33:练习十四课时34:买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课时35:练习十五课时36:下围棋(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课时37:练习十六课时38:练习十六课时39:整理与复习课时40:练习十七(综合练习)第六单元:面积内容标准:认识面积的意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安排:课时41:剪一剪,摆一摆(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时42:练习十八课时43:摆一摆(长方形面积)课时44:摆一摆(正方形面积)课时45:练习十九课时46: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时47:体育馆(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课时48:练习二十(综合练习)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标准: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安排:课时49:测量身高(小数的认识)课时50:跳高比赛(小数比较大小)课时51:练习二十一课时52:超市买东西(小数加法)课时53:买东西(小数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内容标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安排:课时54:做操(两步乘法解决问题)课时55:解决问题练习课课时56:跳舞(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时57:练习二十三实施建议一、 课程资源1. 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2. 练习:课本后的“练一练、综合练习”、《数学练习册》3. 其它资源:网络: 书籍:《教师用书》、《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数学版)》、《新课程》、《小学生学习报》等。
音像制品:教学光盘教具:图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学具:指南针、年历卡、钟面、简易天平、面积单位卡片二、 实施手段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编制课时计划、组织教学课时计划的体例结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学习新知、学后练习,由此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三、 教/学活动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2. 实践操作学习在观察图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新知,形成能力3. 自主探究学习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4.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新知的学习,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初步建立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