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KB
约3页
文档ID:518426035
第一单元课程纲要_第1页
1/3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设计者:周付花●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授课时间: 测量 7课时 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2.学生知道单位名称间的进率,并学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学生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二、内容安排 测量 学习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认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例1)1认识分米知道1分米=10厘米(例2)2认识千米,用身体体验1千米含义学生体验1千米含义(例3)知道1千米=1000米(例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例5)1吨的认识,单位换算 知道吨与千克的关系(例6)(例7)2生活中的数学认识千米、千克、吨在生活中的应用1三、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条件,为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找问题、书写数学日记等进行数学学习2、结合平时学生的生活实际 进行数学学习二)教学实施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四、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最满意的作业;最喜爱的小制作;印象深刻的问题和解决过程;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等等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定性评价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

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重点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纸笔测试:随堂检测、单元测试、实践操作、将采用等级制,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活动评价:根据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一次单元测试、一次实践操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