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经济学》ppt课件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5MB
约401页
文档ID:69604928
《现代经济学》ppt课件_第1页
1/401

1,现代经济学,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课程 主讲人:罗剑朝 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2,第一章 什么是现代经济学,3,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定义 对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家有多种表述: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Robbins)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P.A.萨缪尔森(Samuelson)提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条件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型式所需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4,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目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定义应当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学的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它们都离不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建立在资源稀缺性这一前提条件下的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正是由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的。

5,(二)资源的稀缺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我们这个有限的世界上都面临着稀缺问题稀缺是指现有的时间、物品和资源永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由于存在稀缺性,要想满足所有愿望是不可能的我们暂且停下来列出一些你还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也许你想要有一幢大房子,厚厚的牛排,由设计师专门设计的服装,清洁的空气,更好的医疗保健,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栖身之处,更多的闲暇时间,等等不幸的是,自然界并没有提供满足每种欲望的伊甸园,相反地,却对满足无限欲望的经济能力有很多限制稀缺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你不可能满足所有欲望”6,你可能会认为,如果富有,稀缺问题就会消失但是财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无论一个人多么富足,他的愿望都会不断增长我们都非常熟悉那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的“名利双收的人”尽管他们生活得很好,他们仍然得到更好的房子,更快的飞机,更大的庭院简而言之,稀缺状况意味着,所有的人无论贫富,都对他们现在的物质财富感到不满足,并想得到更多对个人来说正确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当然,稀缺是生活中的现实,它贯穿于整个世界 在经济学中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用品或劳务的那些物品通常情况下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人类无限需要而言,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这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7,(三)资源配置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因为同一种资源总是具备多种用途选择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上进行择优分配,以尽可能生产出人们最迫切需要的物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这种择优分配资源的经济活动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解决以下三个相关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What),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8,第二,如何生产(How),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中种不同方法中选择一种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第三,为谁生产(For whom),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对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

(四)资源利用 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一个社会或一国的既定资源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没有实现,稀缺的资源被浪费了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或称为资源利用问题研究资源利用即要解决以下三个相关问题: 第一,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即如何使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社会既定资源所能实现的产量达到最大,没有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9,第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是一个时点的要求 ,它还是一个时期的要求但在现实中,在相同的资源限制条件下,一国的产量不能始终保持最大,产量会时高时低,这表现为一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是要考虑如何用既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如何保持物价稳定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物价的变动会影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物价水平过低会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失业增加,这就是通货紧缩问题;物价水平过高可能导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就必须涉及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即如何实现物价稳定的问题。

10,二、经济学的内容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由此经济学被分为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的英文为“Micro”,它源于希腊文“μκρο”,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以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1,在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只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与厂商居民户又称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厂商又称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消费者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户与厂商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厂商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西方经济学家给微观经济学所下的定义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例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强调:“居民户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12,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以前所说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给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因为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13,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户和厂商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价格的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实现了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正是要说明价格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此,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也正因为这样,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实际上是解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的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这样作时,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就是要解释价格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14,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就是价格这种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微观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变量,例如,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等都属于这一类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P·Samuelson)强调了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的特征,即微观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中单个因素-诸如一种产品价格的决定或单个消费者或企业的行为-的分析15,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如上所说,这一部分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一种中心展开的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需求-的进一步解释16,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生产理论研究成本与收益的成本与收益理论,以及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行为的厂商理论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因素-供给-的进一步解释,以及对如何生产的论述。

第四,分配理论研究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个集团与个人,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问题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17,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但实际上,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完全竞争,但实际上不同程度垄断的存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样,市场机制往往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第二,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发的,其结果不一定符合社会的要求第三,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经济中的某些问题例如,不能提供公共物品,无法解决个体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正因为如此,就需要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18,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诸如,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这些都是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还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在本书中,我们介绍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19,(二)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的英文为“Macro”,它来源于希腊文“μακρο”,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0,在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21,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宏观经济政策22,(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为: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经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实现充分利用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这种互为前提的关系表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3,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的整体经济,而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千万万个人的决策。

因此,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离不开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分析,或者说,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经济决策就无法理解宏观经济问题24,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古代许多思想家早就研究了经济问题,并提出了不少至今仍有影响的思想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前,这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