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款新雅阁发动机技术介绍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69MB
约43页
文档ID:107185495
2016款新雅阁发动机技术介绍_第1页
1/43

1,2016款新雅阁发动机技术介绍,2,功能(KH) 包含的部分新功能如下: 3.0 升 V6 发动机采用进气侧带高/低切换型 VTEC 机构的 VCM 系统,,并结合 6 速自动变速箱 2.4 升 L4 发动机采用直喷系统,并结合 CVT 变速箱 2.0 升 L4 发动机采用延迟闭合型 VTEC 机构,并结合 CVT 变速箱3,4,功能介绍 该车型还采用支柱式前悬架 并具有各种尖端功能,如无钥匙进入系统, 一键式启动, 紧急停止信号(ESS), LED 大灯, LaneWatch, 自动制动保持, 电子驻车制动, 放气预警系统,,5,6,7,能量管理系统(续) PCM 根据该数据发送充电命令至交流发电机此时,单向数据连接建立,该数据连接允许 PCM 以 1/10 伏增量在 12.5 至 14.5 伏之间调节交流发电机输出MICU,电源,多级交流发电机,+B 搭铁 (负极接线柱处),8,蓄电池电流消耗历史 蓄电池传感器还记录过去五个行驶周期中 IG-OFF 的电流量由于 IG-OFF 即时电流在发动机关闭后通常是高的,系统在车辆熄火 60 分钟后才记录 IG-OFF 电流以避免不正确的数据。

9,2.4L L4 直喷概述 新雅阁的 4 缸发动机,被称为地球梦想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的 2.4 升直喷式发动机新发动机提供:增强的输出功率 、改善的燃油经济性以及更轻的重量 如图所示,全新的地球梦想发动机较之以往的 2.4 升端口燃油喷射发动机,其输出功率显著提高最大功率: 137 kW (6400 rpm) 最大扭矩: 243 N・m (4000 rpm),10,2.4L L4 直喷概述(续) 虽然 VTEC 机构与以前的型号相同,其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高刚性轻重量缸体,偏移缸,双臂链条系统和塑料气缸盖罩,这些技术使得发动机重量更轻,燃油经济性更高11,2.0L L4 概述 (*闭合延迟) 2.0 升 L4 发动机沿用于 2012MY CIVICVTEC 机构采用延迟闭合型发动机输出如图所示12,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发生系统故障时系统进入默认模式该模式下,VTEC 系统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保持低升程凸轮轴轮廓从而支持发动机运转同时防止其损坏,但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13,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VTEC 系统控制 VTEC 通路中的机油压力以实现以下工作模式: 在高负荷,低转速条件下:系统执行低升程气门运作。

前后气缸组的进气门摇臂跟随低升程凸轮轴轮廓转动14,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对于 VTEC/VCM V-6 发动机,每个气缸盖包含唯一的组件以下各节根据位置描述这些组件15,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每个凸轮轴提供多个凸轮轴轮廓 VTEC 系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啮合各个轮廓,每个轮廓都有固定的升程和轮廓 前气缸组凸轮轴包含两个进气阀轮廓和一个排气阀轮廓进气阀因此能啮合低升程或高升程 VTEC 轮廓排气凸轮,排气凸轮,进气低升程轮廓,进气高升程轮廓,凸轮轴轮廓 – 前气缸组,16,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后气缸组凸轮轴包含两个进气阀轮廓,并增加一个悬架升程轮廓 后气缸组因此可以将低升程和高升程 VTEC 轮廓应用于进气阀,并通过啮合进气和排气阀的悬架升程轮廓停用气缸排气凸轮,悬架升程轮廓,进气低升程轮廓,进气高升程轮廓,凸轮轴轮廓 – 后气缸组,排气凸轮,17,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前气缸组排气阀均使用单摇臂 在任何发动机工作条件下,这些排气阀跟随相同的凸轮轴轮廓。

排气凸轮,排气凸轮,18,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前气缸组每个气缸均使用一个主级和次级进气摇臂 主级摇臂按压在两个进气阀上并跟随低速凸轮轴轮廓,,19,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次级摇臂跟随高升程凸轮轴轮廓进气高升程轮廓,进气高升程轮廓,进气高升程轮廓,20,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摇臂总成包括共同通路内的 VTEC 同步器销弹簧将销固定在分离位置21,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后气缸组每个气缸的排气阀均包含一个主级和次级摇臂主级摇臂按压在两个排气阀上并跟随悬架升程凸轮轴轮廓悬架升程轮廓,悬架升程轮廓,悬架升程轮廓,22,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次级摇臂跟随标准排气凸轮轴轮廓排气凸轮,23,摇臂总成包含在共同通路内的 VTEC 同步器销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一根弹簧定位这些同步器销,将主级和次级摇臂锁定在一起24,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后气缸组进气阀各包含一个主级和次级摇臂。

主级摇臂按压在两个进气阀上并跟随悬架凸轮轴轮廓,此时阀门不打开悬架升程轮廓,悬架升程轮廓,悬架升程轮廓,25,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一个次级摇臂跟随低升程凸轮轴轮廓,,26,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另一个次级摇臂跟随高升程凸轮轴轮廓27,起动时,机油压力移动销将主级摇臂和低升程次级摇臂栓在一起以跟随低升程凸轮轴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摇臂总成包含共同通路内的 VTEC 同步器销28,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总成还包括摇臂压力开关29,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总成还包括两个摇臂压力开关30,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VTEC 系统对前气缸组执行两种不同模式,对后气缸组执行三种模式 下图列示了每种模式下的液压路径31,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该模式下,主级摇臂跟随次级摇臂高升程凸轮轴轮廓。

前摇臂机油压力开关,前摇臂机油控制电磁阀,前摇臂机油控制阀,前机油泵,进气摇臂跟随高升程 凸轮轴,控制电磁阀开启 - 机油压力施加,32,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后气缸组利用两个摇臂控制电磁阀向摇臂传送机油压力33,VCM+VTEC (3.0L V6) (i-VTEC A) (续) 排气摇臂中,压力将同步销推入次级摇臂,将主级摇臂锁定于次级摇臂34,直喷系统 (2.4L L4 DI) 直喷系统利用安装于气缸盖中的喷油器将高压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内与进气混合燃烧35,喷油器清洗剂(2.4L L4 DI) 使用劣质燃油时,喷油器中可能会发生燃油沉积由于沉积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燃油喷射流量下降,从而导致发动机工作异常作为对策,请每 5,000km 或 6 个月在燃油箱中添加本田正品喷油器清洗剂IMAGE,本田正品喷油器清洗剂,36,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燃油箱单元包含燃油滤清器,低压燃油泵和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压力 调节器,燃油滤清器,燃油箱,燃油滤清器,低压 燃油泵,至高压燃油泵,37,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高压燃油泵包含燃油控制电磁阀, 吸入阀, 吸入阀弹簧, 电磁阀弹簧, 活塞, 压力止回阀, 泄压阀, 及脉动阻尼器。

38,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位于燃油分配管末端的燃油压力传感器监测燃油系统中的高压部分高压传感器,39,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喷油器安装于气缸盖总成内,喷油器末梢直接对准燃烧室内喷油器末梢设有针对特殊形状活塞的多点喷雾模式,其目的是提高在较低转速下燃烧室的旋流效果40,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PCM 包含控制喷油器和高压燃油泵的电子驱动器单元,或称 EDUEDU 包括一个在 40 至 14 伏之间切换的电路用以喷油器运作,,PCM/EDU 箱体是将该电路中热量散去的散热片41,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高压泵受位于排气凸轮轴末端的方形叶片机械驱动形成直喷系统的高压部分排气凸轮轴,42,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EDU 内部共享 1 号和 4 号气缸喷油器之间以及 2 号和 3 号气缸喷油器之间的驱动电路43,直喷系统 (2.4L L4 DI)(续) 释放燃油压力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 HDS,另一种方法不使用 HDS 请参考相应的维修信息了解释放燃油压力的具体步骤高压泵,燃油泵,高压燃油泵,高压燃油泵,高压燃油泵,高压燃油,低压燃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