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毛泽东《祭母文》 赏析

黯然****空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2.42KB
约1页
文档ID:144483438
毛泽东《祭母文》 赏析_第1页
1/1

毛泽东祭母文 赏析 毛泽东祭母文 赏析 诗人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他的母亲的 毛泽东 的母亲 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 1867 年 2 月 13 日,1919 年 10 月 5 日因患淋巴腺炎病 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祭母文 此诗前 16 句总略叙述母亲生平及养育儿子们所备受的艰辛磨难尤其是“中间万万,皆伤心 史”这二句读来令人耸然震动,母亲一生所经历的一切全都是一部伤心史,这些伤心事真是 说不尽道不完的呵!连诗人自己都不忍心全部将其写出来, 而是尽力使自己心里平静, 待慢 慢缓和地吐露 接下来的 30 句是述说母亲的 “盛德”, 对母亲的博爱、 慈祥、 爱心, 总而言之, 对母亲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五德”予以高度赞美再接下来 22 句是第三层意思,讲说母亲的隐痛及抱恨方面劈头二句:“恨偏所在,三纲之末已说得 很明白了,母亲的憾恨就是因为处于三纲的最后我们知道在一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母亲(也可引申为广大女性)一直都处于受压迫、受统治的地位 处于如此地位,母亲怎能施展她自身的抱负呢,这就是母亲的“恨偏”,她精神上的痛苦在这 一点上极为突出。

母亲除了有精神上的憾恨以外, 还有对儿子及亲朋好友们的回肠百结的牵 挂这也是一种憾恨,因为不能再抚育儿子们了,不能再报答“好亲至爱”了,也不能关心那 贫困的亲戚邻里了, 这一切她只能交待家人去作 而其中她最关切的是儿子们今后一生定要 好自为之,做好人,行善事 再接下来的 8 句,收束前面母亲的“盛德”与“恨偏”,勉励自 己一定禀承母亲的德行,而且还要努力弥补母亲的“恨偏”,要牢记于心,念念不忘 继 续接下来的 12 句是第 5 层意思诗人在此立誓必将终生报答母亲的深恩,还以“精卫填海” 的故事来进一步叙说自己对母亲的深恩真是报之不尽 最后 9 句写在家中祭奠母亲的情 况,并收束全文同时,再次表达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很多,但可惜时间苦短,只能提纲挈 领式地从大方面来陈说母亲的伟大与仁爱 最后告诉母亲,儿子今后对你有说不完的话, 日子有多长,儿子的话就有多长 此刻敬上一杯酒安息吧,母亲 这篇祭母文虽 用的旧体,但其中有新意一方面对母亲颂扬,一方面指出母亲的隐痛(即:“恨偏”)是封 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造成的 而且文中叙述与抒情配合妥贴,读来令人感到言真意切而又 文情俱佳全章文法也极考究,层层递进,回肠荡气,同时也写得端庄大方。

WORD 批量转批量转 PDF 工具工具-未注册未注册 注册码购买注册码购买 ::3049816538(注册后本文字 和以下内容消失 注册后本文字 和以下内容消失) 点击我获得好运!!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