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溷凝土回弹快速计算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50KB
约5页
文档ID:395674566
溷凝土回弹快速计算_第1页
1/5

回弹法(单个构件)计算行标: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地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DBJ/T 01-78-2003)(地标不适用于非泵送混凝土)第一步,测区16个点的回弹值去掉三个最大值和三个最小值,剩余10个回弹值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Rm第二步,用第一步得到的Rm查(附录C)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Rmt或Rmb水平0°检测跳过此步)测区平均回弹值Rm检 测 角 度向 上向 下90°60°45°30°-30°-45°-60°-90°20~50-6.0~-3.5-5.0~-3.0-4.0~-2.5-3.0~-1.5+2.5~+1.0+3.0~+1.5+3.5~+2.0+4.0~+2.5注:Rm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表中未列入的修正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0.1第三步,用第二步得到的Rmt或Rmb查(附录D)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Rat或Rab侧面检测跳过此步)Rmt或Rmb表面修正值Rat底面修正值Rab20~44+2.5~+0.1-3.0~-0.645~500-0.5~0注:Rmt或Rmb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表中未列入的修正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0.1;浇筑表面指一般原浆抹面,底面指构件底面。

第四步,根据构件碳化深度平均值dm以及测区平均回弹值(修正后)Rm查(附录A)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得到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cuc 回弹值越小则换算值受碳化影响削减的越大地标换算完毕;行标附录A的修正量大于地标附录A)第五步,依据行标计算,(附录B)泵送混凝土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值碳化深度值(mm)抗 压 强 度 值(MPa)0.0;0.5;1.0fcuc(MPa)不大于4045.050.055.0~60.0K (MPa)+4.5+3.0+1.50.01.5;2.0fcuc(MPa)不大于3035.040.0~60.0K (MPa)+3.0+1.50.0注:表中未列入的fcuc,i值可用内插法求得其修正值,精确至0.1 MPa若碳化深度>2.0时跳过此步;行标换算完毕)总结分析第四、五步数据:泵送混凝土在碳化深度较浅(<2.0)时,依据行标数值一般较大;泵送混凝土在碳化深度较深(>2.0)时,依据地标数值一般较大第六步,计算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第七步,计算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1 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即为推定值。

2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 MPa时,推定值小于10 MPa3 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推定值:回弹法快速估算推定值—原理1、构件平均值 回弹、记录过程中大致感觉的平均数值;或者仔细观察记录上的数值快速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平均值关系到最终推定值的准确性,应尽可能的精确2、平均值的修正附录C--非水平状态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粗略修正:向上90°减5.0,向下-90°加3.0附录D--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粗略修正:底面减2.0,表面加1.0一般来说,附录C和D是同序的增减修正,我们可以合并粗略修正研究得到竖直向上弹顶板回弹值速减7.0,竖直向下弹底板回弹值速加4.0(这样速算的误差最多2.0),简记加4减7还可以更精确些,回弹平均值在小于35的加5减8,回弹平均值大于35的加3减6(误差最多1.0)回弹值越大修正量越少,如25修正是加5.4减8.5,35修正是加4减6.53、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以下表格列出了常见的六个混凝土强度等级在7个碳化深度值所对应的(修正后)回弹值行 标 强度等级 对应(修正后)碳化深度值 回弹值C15C20C25C30C35C400mm20.224.528.131.434.337.01.0mm20.725.129.032.435.638.42.0 mm23.027.431.435.239.443.33.0mm26.631.135.238.642.145.04.0mm27.532.336.440.043.346.25.0mm28.633.638.242.145.548.6大于等于6.0mm30.335.840.043.947.450.6注:数据选自行标附录A和B,本表所列对应平均回弹值已考虑到附录B的修正加成地 标 强度等级 对应(修正后)碳化深度值 回弹值C15C20C25C30C35C400mm22.826.930.533.836.939.81.0mm23.427.531.234.537.740.62.0mm24.028.131.835.338.541.53.0mm24.428.732.636.139.442.44.0mm24.929.333.236.840.243.45.0mm25.429.634.037.641.144.3大于等于6.0mm26.030.634.738.541.945.3注:数据选自地标附录A由两个表格对比可以看出,相同强度等级时:碳化深度0mm时的(修正后)回弹值地标比行标的要求高2.4~2.8,1.00mm时的地标比行标的要求高1.6~2.72.0mm时总体相差不大,3.0、4.0、5.0mm时地标低于行标的要求,且要求越来越低大于等于6.0mm时地标要求远低于行标的要求。

由此可知:一、同样的平均值,碳化深度小于2.0mm时,使用行标求得回弹换算值较高,碳化深度大于2.0mm时,使用地标求得回弹换算值较高,二、在碳化深度2.0mm的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C15\C20\C25\C30\C35\C40对应的(修正后)回弹值约为设计值各加8\7\6\5\4\34、推定值推定值是平均换算值减去1.645倍的标准差,由于在现场要迅速得到准确的标准差难度很大,且只有少数情况标准差会大于2.00,保守起见,在现场时将最终换算值减去3.0(相当于标准差为1.82),得出推定值,最终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误差应会在接受范围内回弹法快速估算推定值—估值法(减法)1、回弹、记录过程中大致感觉平均数值;或者仔细观察检测记录找出平均值2、非水平状态检测应首先“加4减7(根据角度)”得到修正值3、用修正值得出换算值依据C15\C20\C25\C30\C35\C40对应的(修正后)回弹值约为设计值加8\7\6\5\4\3,可以大致得到换算值4、换算值减去3.0得到推定值5、推定值与设计值比较大小,若数值相差较大则可以有把握认定结果,反之不可妄下结论回弹法快速确定是否合格—逆推法(加法)1回弹、记录过程中大致感觉平均数值;或者仔细观察检测记录找出平均值。

2设计值加上“标准差引起的3.0”得到换算值3依据C15\C20\C25\C30\C35\C40对应的(修正后)回弹值约为设计值加8\7\6\5\4\3,得到(修正后)回弹值4非水平状态检测还应“加7减4(根据角度)”,得到合格应有的初始回弹平均值5计算得出的初始回弹值与实际回弹平均值比较大小,若数值相差较大则可以有把握认定结果,反之不可妄下结论注:在逆推法里与计算推定值的加减是相反的) 强度等级检测角度 对应初始浇筑面 回弹值C15C20C25C30C35C40水平0°侧面263034384246向上90°底面333740444851向下-90°表面212630344548注:检测时若碳化深度小于2.0mm则对应初始回弹值可略微下调,反之上调 方便记忆,水平0°对应初始回弹值是设计值加11/10/9/8/7/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