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泾阳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一、助人为乐类(4人)1.杨志民,男,1945年8月生,县人大办退休干部已经七十多岁的杨志民,本该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的时日然而身为一名党员,他没有因为退休而放松学习,坚持每天四小时学习时间,看报纸、听广播、收看中、省、市、县新闻节目,并购买多种书刊,边学习边抄录笔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都是他学习研究的重点和精要多年来抄写笔记15万余字,撰写宣讲稿10余篇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稿被中央宣传部表彰为优秀宣讲稿件,他本人被聘请为县上“扶贫扶志暨民风建设道德讲堂”宣讲团的成员他说,自己之所以投身于学习的海洋中,就是想通过义务宣讲,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进田间地头、村巷院落自2005年退休十几年来,他先后深入到机关单位、农村、学校、社区义务宣讲100多场次,听众过万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十九大精神,让新思想、新理念深植干群脑海、走进农户心中,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如今,73岁高龄的杨志民老人毅然活跃在宣讲一线,用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变初心2.王殿全,男,1956年11月生,兴隆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他从事教育工作40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曾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十佳校长称号2016年退休后,积极投身于村上公益事业,先后为杨赵小学捐赠钢管栏两幅,桌凳25套,捐款1000元;捐赠2万元为村上购置大鼓、鼓架各1个,铜器30幅,锣鼓队服装30套,“鱼池竹马”所需的竹马、服装及配套装饰品200余件套捐资5000元为村上75岁以上的老寿星及村上的老党员、老干部们举办寿宴;连续30多年帮助贫困户王春功,累计扶助资金3000元;2018年3月,开始救助照顾兴隆镇崔黄村留守儿童王乐他的善举感动了村民、感动了社会,杨赵村村民赠“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牌匾一面他的事迹在县电视台予以报道3.张悦友,男,1962年4月生,兴隆镇仲麓村一组村民张悦友曾经当过兵,是一位光荣的农民子弟兵,多年部队生活造就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本色,他好学肯钻研、热爱农机和各种车辆,掌握了修理农用运输车、机械车等技术在村里谁家的农机出了问题,他随叫随到,都去给修好,从不收取一分钱有一年冬天,下着鹅毛大雪,他冒着零度以下的严寒、去邻县淳化县给本村一户村民的亲戚修农用车,双手冻得红肿也顾不得,回到家中,已经晚上,他毫无怨言二十多年来他给乡亲们义务修农机几百次,一些好心人劝他到镇上办一个农机修理部、他说:“我在村里家门口给乡亲修农机不是更好更方便吗?”。
4.李 宏,男,1972年1月生,陕西雅泰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依托目前现在的养殖基地,以产业+合作社+贫因户的脱贫模式,以贫因户为中心,以基地、奶站为基础,为贫因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和养殖场所,发展分户饲养、集中挤奶,四统一保的帮扶政策,使贫户养殖户无后顾之忧,目前已与周边贫困户272户签订入股协议,年分红85万元;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情况:企业招录贫困户就业7人,养殖场带动就业9人,为30多名大专院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近年来向贫困学生、残疾人、白血病患儿以及当地老年人协会、新农村建设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0多万元他的企业被县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称号,个人也被团县委评为“爱心助学大使”等荣誉称号二、见义勇为类(1人)刘小建,男 1971年3月生,三渠镇梁宋村冯二组村民1992年,当时还未结婚的刘小建,自己经营了一辆自卸翻斗车,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天,刘小建照常驾驶着自己的翻斗车准备出去拉货,行至县城东关十字路口处,发现前方有结婚的车队正在通行,便停下耐心等候,准备等待结婚车队通过之后在行通过,忽然一声巨响,结婚车队中有一辆面包车突然发生事故,周围群众刹那间聚成一片,刘小建发现事故后,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车停在路边,赶忙跑过去查看包面车事故情况,赶过去后,首先先确定车上的人数,面包车上一共坐了7个人当时全部昏迷,刘小建急忙发动周围群众,撬开车门,一个一个抬出受伤的人,然后把受伤的7个人抬到自己的翻斗车上送往泾阳县医院,到了医院又忙前忙后直至下午时分才因家中有急事离开。
刘小建还曾几次将路上遇到的肇事伤者送入医院,还曾将捡到的高额现金物归原主,还为村里垫路拉石头无偿提供帮助梁宋村两委会号召村民向他学习,刘小建说:“我觉得我没做什么,遇到了,顺手帮一把,都是应该做的”三、诚实守信类(3人)1.吕 浩,女,1984年9月生,三渠镇三渠村蒋家组村民2005年,吕浩经人介绍嫁入李家,过门后日子虽然过得平淡,但也实属幸福,平时丈夫工作,吕浩便和婆婆在家务农,两个小叔子在外上学,一家人简朴平淡、和谐美满2007年婆婆因病去世,尚在弥留之际之时,拉着吕浩的手将两个小儿子托付给儿媳,带着婆婆的临终嘱托,她毅然决然的勇挑家庭重担当时,很多人劝他,让两个小叔子其中一个退学打工贴补家用,吕浩一口回绝,说:“只要家还在,天就踏不下来,他们愿意念,我就愿意供,娃们念到哪里我就能供到哪里,有我在,这个家绝不会散”!就这样,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吕浩夫妻俩的肩上,吕浩甚至不敢休息一天,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两个小叔子都均已成家立业,但是他们都不敢忘记大嫂当初的养育扶持之恩,只要有时间就带着媳妇孩子回家看看,一家人拉拉家常,谈谈工作,其乐融融吕浩用自己的善良和坚强,支撑起了全家人的希望,用爱和亲情,温暖了全家人的心。
2.许 强,男,1982年9月生,云阳镇中街村村民现任泾云蔬菜研究所技术部总监、中街村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中街村副主任 他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提升蔬菜品质,服务云阳三农作为干事创业的立足点,本着诚信为本的理念,经过几年打拼,创建了泾阳县三秦尚品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用实际行动带动云阳蔬菜的发展,也为群众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深受群众好评他经营三秦尚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技术输入,同时经营农资,对待每一个农民客户,他都耐心细致为其讲解农资使用的科学方法,并免费教授方式方法,如卖化肥、卖农药,价钱讲好先不收钱,让群众把菜长成卖了钱认可后再付款,他的这种做法,赢得不少群众的信赖,也使得他有了一个很好的口碑事后来交钱的菜农硬叫他在食堂吃顿饭表示谢意,他却说为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诚实守信在村院中他能四邻和睦相处,为人和气,尊老爱幼,乐于帮助困难群众,村里的贫困户到他家来收农资店内的纸箱,他热情帮忙将纸箱整理好,打包装上车,完后还主动请贫困户群众去饭馆吃饭,他常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困难家庭、困难人群是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村里人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3.刘海峰,男,1984年12月生,桥底镇沟而上村村民。
2010年,刘海峰怀揣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创办了西安东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己的家乡又创建了泾阳县睿驰科技有限公司,追求企业获利的同时,更注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16年至今“他致富不忘本、心系家乡人”为了让更多的家乡人在自己的带动下通过劳动提高家庭收入、改变家人生活现状、继而让沟而上村贫困家庭因睿驰公司的支助帮扶尽快脱贫摘帽,总经理刘海峰深深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特别注重专业技术培训,根据个人实际因人施教、因岗选人、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充分利用他的企业平台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为周边和本村贫困户优先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资助大学生2人,其中安置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1户11人,让这些贫困户月收入增收1500至2000元,通过企业带动使他们在2018年年底全面脱贫已不成问题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投资村上公共设施的修缮维护,带头发展村合作社等多方位利于脱贫的经济组织几年来他积极参与配合各级政府精准脱贫,急干部所急、想干部所想,在他的关注与支持下2017年12月泾阳县就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睿驰科技有限公司为“泾阳县就业扶贫基地”,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市、县“十大杰出青年”、“第二届杰出贡献人才”;企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17年度“爱心企业”荣誉称号、被共青团泾阳县委、泾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青年就业创业就业扶贫基地”。
四、敬业奉献类(8人)1.刘小峰,男,1979年11月生,,现任泾阳县北仲山林场党支部书记、副场长2005年任北仲山林场副场长以来,他用双脚跑遍整个北仲山11.4万亩林地和大山,山里每一道梁,每一道沟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在工作中他勇于担当,不断学习林业有关知识、业务技能和其他林场管理经验,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完善林场管理制度,推进林场规范化管理,根据林区林木分布情况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明确管护任务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木覆盖率明显提高制定《泾阳县北仲山林场改革方案》,大力发展场外造林和合作造林的经营模式,有效的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他勇于作为,着力打造林业精品工程十四年来,他负责林业项目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他奋力战斗在森林防火一线,用生命守护着林业资源安全十四年来几乎没有休过假,每到森林防火期,24小时坚守在森林防火第一线严防死守,制定森林防火方案,确定森林防火重点十四年来他组织扑救过的火险不计其数,由于扑救措施得力,扑救方法得当,没有酿成大面积森林火灾他把青春献给北仲山,用汗水浇灌北仲山的一草一木,用爱心和生命守护林木生态资源,换来了泾阳的青山绿水。
2.马兴珍,男,1937年3月生,口镇长街村老协会员现年81岁的他,为人正直,公正无私,廉洁清白,工作认真,一心一意为了群众,是长街村老年协会年龄最大的一名委员,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工作出色,关系政治和国家大事,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公益事业,关心村上的发展,经常给村上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义务为村民小组、村老年协会、村委会做一些抄抄写写的文秘工作,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村上及老协每次开会总是提前到会,帮忙布置会场,会后收拾打扫完会场才离开由于自身喜欢学习,关心时政,经常在老协组织活动的时候给协会成员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宣传老年人权利保障法给青年人讲如何尊老爱幼尽孝道,传递优良家风,推进家风家训民风建设每逢春节,义务为村里需要的群众义写对联他多年来为村上义务工作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是人人称赞的老人3.李志林,男,1942年6月生,兴隆镇太和村老协会长李志林老人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工作兢兢业业,曾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四德教育”先进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2年退休后担任兴隆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主任兼太和村老协会长,红白理事会会长,图书仪器管理员等职,他协助村上制定老协章程,活动计划,义务为村两委整理、完善党建档案,自己带头写学习笔记160页,写心得体会20余篇,协助党支部办好学习专栏。
他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先后组建白王地区“夕阳红”乐队、太和村中老年锣鼓队、腰鼓队、秧歌队四支舞蹈队积极联系有关单位、爱心志愿者与爱心人士,使150多名贫困留守儿童受到资助多年来他主动为村上和贫困群众捐款3000多元,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关教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田亚军,女,1974年7月生,姚家巷中学教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立足三尺讲台,常年担任班主任和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尚的情操,独具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和同事的敬重作为班主任,她心怀学生,情系学生,精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学生有了困难,她总是挺身而出,慷慨解囊,及时送去帮助和温暖,对于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