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B类项目第6项教育机器人擂台赛规则:小学组-迷宫探宝比赛一、设计与器材规定1.器材准备:参赛机器人的器材大赛组委会不予限定1.组件范围: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解决器;马达仅可以使用直流电机、数量不超过2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2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AA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3.尺寸与规格:机器人设计的形状、大小不限 4.外观与编号:机器人上必须展示参赛队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辨认5.设计规定:大赛组委会提倡参赛选手发挥创意进行造型搭建,鼓励创新性设计6.耗材与工具:各参赛队自备常用工具、比赛电池、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手提电脑等二、任务规定1.设计搭建:参赛选手需要现场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并为机器人编程,使机器人从迷宫的入口进入,沿迷宫路线行进,并探到“宝藏”2.现场测试:测试成功“探宝”所需的时间,所用时间越少成绩越高三、比赛1.赛制规定:比赛不分预赛和复赛,进行两轮每轮比赛,参赛队均按分组顺序上场每支参赛队有两次上场机会,每次均计分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不计入参赛队伍中。
3.比胜过程3.1搭建A.搭建机器人只能在准备区进行B.参赛队的学生队员检录后方能进入准备区裁判员对参赛队的器材进行检查,所有器材必须是散件C.机器人必须由参赛队员自行搭建和调试,领队、教练员不得在场外以任何形式对进入准备区的参赛队员进行指导D.第一轮比赛前,设计搭建、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90分钟;第二轮比赛前的测试调整等准备时间为30分钟3.2赛前准备A.准备比赛时,机器人在入口处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等待裁判员发出启动口令B.参赛队只有2名学生队员可以上场,站立在起点线附近,领队、教练员不得入场C.参赛队伍上场比赛前有1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参赛队员应抓紧时间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完毕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3.3启动A.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经准备好后,将发出“预备和开始”的启动口令听到完整的启动口令后,参赛队员可以控制机器人启动B.机器人启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营完毕规定任务 ,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C.竞胜过程中参赛队员不能增长、删除、变更机器人的软硬件,如需加固硬件或调整程序须经裁判员批准3.4重试A.机器人在前行过程中假如出现零部件散落,参赛队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重试。
B.经裁判员批准重试后,参赛队员方可将机器人放回入口处,并重新启动C.比赛中参赛队伍只能有一次重试机会3.5比赛结束A.机器人从迷宫的入口进入,沿迷宫路线行进,探到“宝藏”后所有任务结束B.每轮比赛时间限定在10分钟内C.裁判员发出比赛结束指令后,参赛队员不得再触碰机器人D.裁判员记录场上状态,测量并填写计分表E.裁判员或志愿者将场地恢复到赛前状态四、评估方法1.评估标准:记录机器人完毕所有任务的时间2.名次排列:假如完毕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3.成绩记录:两轮比赛以完毕任务时间最短的一次作为参赛队伍的比赛成绩4.成绩相同:假如比赛成绩相同,以机器人使用电子器件最少,结构设计最佳并且重量最轻者(不包含电池)为优胜五、计分方法1.计分方式:每轮比赛结束后,按赛场上的实际状态测量、计分2.计分标准:2.1假如完毕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完毕任务时间分值为180分(每1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每提前1秒增长1分2.2假如完毕机器人设计搭建并能前行,而没有完毕任务,则按机器人行进的距离(拐点)分步计分A.机器人每通过一个拐点——30分B.完毕任务超时,则扣除超时占用的时间分值(每1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2.3未完毕机器人设计搭建或搭建的机器人不能按规则比赛,则记基础分100分2.4比赛得分+基础分的合计,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六、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1.未准时到场的参赛队,每迟到1分钟则判罚该队10分,假如比赛开始3分钟后,仍未到场,该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2.为了策略的需要而分离部件并影响其他参赛队伍正常比赛属于犯规行为,视情节严重的限度也许会被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3.不听从裁判员的指示和规定将被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4.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营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人七、其他竞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以裁判员现场鉴定为准初中组-机器人接力赛规则一、机器人接力赛场地1、比赛场地规格与规定1)机器人接力赛的场地长2300-2370mm,宽1100-1150mm,白色的底板上绘有黑色轨迹线,线宽15-25mm黑色轨迹线由直线、弧线组成,连接跨栏区、通道区、机器人停泊区等成成封闭的图形弧线的半径为350mm(具体图形现场公布)2)跨栏区由5 条平行的,长250mm、宽15-25mm 的黑色障碍线组成,线间距为88mm见示意图)3)通道区由3 对直径为50mm,高为100-150mm 的木柱构成的障碍体通道组成,沿轨迹线两边摆放,其跨越轨迹线的距离为250-270mm,每组障碍的间距为125mm。
见示意图)4)底板上,有两块面积为200 mm ×200 mm 的机器人停泊区,其颜色值处在黑色和白色之间,停泊区一边绘有黑色的起始线,线长200mm,线宽15-25mm5)此比赛场地图为练习场地,跨栏区、通道区、机器人停泊区的位置将在比赛当天公布2、比赛现场环境规定机器人接力赛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规定一般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二、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规定:1、大赛组委会对参赛机器人器材不做规定2、机器人最大尺寸(涉及可伸展部分)长:250mm、宽:200mm、高不限3、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只能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及领队不计入参赛队伍中4、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同时使用两个机器人去完毕任务,两个机器人限定共使用2 个可编程解决器、电机数量不超过4 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6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AA 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5、各参赛队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6、各代表队须自备电脑和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比赛电池、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三、任务规定:1、设计制作两个机器人,在2分钟内1号机器人先从停泊区出发,沿轨迹线越过跨栏区,通过弯道,将接力球传递给2号机器人后,停止运营2号机器人受到1号机器人触碰后自动启动,沿轨迹线穿越障碍,通过弯道,到达1 号机器人停泊区停止运营,结束所有任务2、1号机器人不得绕过跨栏运营,2号机器人不得触碰通道两旁的木柱3、1号、2号机器人在停泊区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4、2号机器人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到达1号机器人停泊区即为所有任务5、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营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人6、竞赛将采用大循环、两个回合的比赛方式进行,第一回合比赛前,熟悉场地、调整程序、调整结构等准备时间为1 个小时;第二回合比赛前的调整程序、调整结构等准备时间为30 分钟7、参赛队上场比赛前另有1 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8、冠、亚、季军的决赛将采用抽签的办法组成混合联队的形式进行比赛决赛前,将给各联队1 小时的时间作为战术研究、现场调试与磨合准备四、计分方法:1、假如完毕任务,按照时间计分,时间短者为优胜完毕任务时间分值为120 分(每1 秒钟为1 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每提前1秒增长1 分。
2、假如没有完毕任务,则分步计分1)1 号机器人越过跨栏区——20 分–2)1 号机器人顺利通过弯道——10 分–3)触碰2号机器人并停止运营――20 分4)2 号机器人受到碰撞开始自动启动——30 分5)2 号机器人穿过障碍通道——20 分6)2 号机器人顺利通过弯道,持接力棒到达1 号机器人停泊区并停止运营——20 分7)1 号机器人任何一个轮子外出跨栏行走或整个机器人冲出跨栏区域位任务失败8)2 号机器人触碰通道两旁的木柱,每次扣——5 分任务得分的基本规定是:每项任务的得分必须建立在前一项任务得分的基础上3、完毕任务超时,则扣除超时占用的负时间分值每1 秒钟为1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4、参赛机器人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机身上有明显标志的加30 分5、竞赛成绩得分相同,以机器人使用电子器件最少,结构设计最佳并且重量最轻者(不包含电池)为优胜6、参赛队的技术档案分值为20 分长期题得分+即兴题得分+技术档案得分的合计,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高中组-智能物流分拣比赛规则一、比赛场地1.场地规格与规定比赛场地长600mm,宽600mm 2.赛场环境规定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拟定因素很多,参赛队应提前做好抗干扰的各种准备。
二、设计与器材规定1.器材准备:参赛器材大赛组委会不做规定比赛时分拣用的乒乓球由组委会统一派发2.组件范围:器材重要涉及多种杆状结构件,齿轮、轴等传动件及控制器、传感器、电机、电池等附属配件 3.尺寸与规格:系统设计的形状不限、大小不限4.外观与编号: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各参赛队可以设计统一标记,分拣系统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辨认5.设计规定:大赛组委会提倡参赛选手发挥创意进行造型搭建,鼓励创新性设计6.耗材与工具:各参赛队自备电池及常用工具7.参赛作品规定:参赛队正式比赛时只能使用一件作品参赛,比赛时不能更换其他作品参赛三、任务规定1.设计搭建: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现场搭建完毕分拣系统2.现场比赛:分拣系统设计完毕后,按组委会规定,进行统一的黑、白乒乓球的分拣,规定3分钟内分拣6个测试分拣的对的率和完毕分拣任务所需时间,对的率越高并且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得分越高四、比赛1.赛制规定:各队共进行2轮比赛,每轮比赛均计分参赛队均按分组顺序上场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只能由2名学生组成,教练员及领队不计入参赛队伍中3.比胜过程3.1搭建与测试3.1.1竞赛采用现场搭建的形式,搭建与测试的时间为90分钟。
3.1.2参赛队根据参赛编号顺序检录后方能进入比赛区3.2赛前准备3.2.1准备比赛时,将搭建好的智能物流分拣系统静置在比赛场地内,参赛队员等待裁判员发出启动口令3.2.2参赛队只有2名学生队员可以上场,教练员及领队不得入场3.2.3参赛队伍上场比赛前有1分钟的赛前预备时间参赛队员应抓紧时间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完毕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3.2.4赛前由裁判员随机向分拣系统输入端放入部分或所有小球3.3启动3.3.1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经准备好后,将发出“预备和开始”的启动口令听到完整的启动口令后,参赛队员接通电池盒开关3.3.2分拣系统启动后,应使其自动运营,分拣过程中选手只将乒乓球放入系统的输入端,对于系统的其他任何部位选手都不能接触,否则将取消该轮比赛的成绩3.3.3待分拣系统在规定期间内完毕所有乒乓球分拣,即为任务结束3.4比赛结束3.4.1各参赛队每轮比赛时间限制在3分钟内3.4.3裁判员记录场上状态,并填写计分表3.4.4裁判员或志愿者将场地恢复到赛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