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节闻捷与李季的诗歌第二节闻捷与李季的诗歌

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1.50KB
约21页
文档ID:91727008
第二节闻捷与李季的诗歌第二节闻捷与李季的诗歌_第1页
1/21

第二节 闻捷与李季的诗歌,一、闻捷的诗歌,闻捷(1923——1971),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延安,先后当过演员、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曾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职务1950、60年代的主要创作有诗集《天山牧歌》、《祖国,光辉的十月》、《东风催动万里浪》、《河西走廊行》、《生活的赞歌》及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等戴厚英(1938---1996),著有长篇《人啊,人》、《诗人之死》等闻捷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天山牧歌》中的抒情组诗《吐鲁番情歌》; 一是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1.《天山牧歌》 在五六十年代的意义在于:,①在经过50年代最初几年的诗歌歉收阶段之后,闻捷的出现犹如异军突起,略显沉寂的诗坛突然显得有了活力; ②当大多数老诗人尚未从旧时代的氛围中走出、因而找不到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写作方式时,闻捷凭借其思想情感、生活阅历、艺术素养、青春活力的独特优势,十分轻松地建立起一种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深具个人风格的抒情模式; ③闻捷是从新闻写作转向诗歌写作的,这种特殊的写作基础使闻捷敏于感受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新疆地区有异于内地的文化风情民俗,善于以记者的眼光捕捉大西北少数民族兄弟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充满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的秘密。

《天山牧歌》 闻捷1956年出版的诗集,共有五个组诗和一首叙事诗组成,分别是《吐鲁番情歌》、《博斯腾湖滨》、《水兵的心》、《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哈萨克牧民夜送“千里驹”》 诗集主要反映了新疆各少数民族解放后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歌颂了边疆地区人们对新生活的乐观情绪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记载下了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变迁的历史其中,对青年人爱情生活的描写,格外突出它们最早发表在1955年的《人民文学》上,1956年结集出版,是建国初期出现的最优秀的抒情诗集《吐鲁番情歌》是五十年代别具一格的一组抒情诗,这些诗歌不仅是爱情诗,而且注入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这就是把爱情和创作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闻捷的抒情诗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也有着新疆民族的诙谐幽默、乐观明净的特点,民族色彩、地域色彩十分浓烈葡萄成熟了 闻捷 马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 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 “悭吝的姑娘啊! 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姑娘们会心地笑了, 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 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 看看小伙们怎么挑剔…… 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头笑咪咪: “多情的葡萄! 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苹果树下》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啊? 为什么跳得失去拍?…… 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 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 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 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 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 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 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 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 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 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 她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 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 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 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着, 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 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 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 ……苹果树下那个小秋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舞会结束以后》 深夜,舞会结束以后, 忙坏年轻的琴师和鼓手, 他们伴送吐尔地汗回家,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琴师踩得落叶沙沙响, 他说:“葡萄吊在藤架上, 我这颗忠诚的心呵, 吊在哪位姑娘辫子上?” 鼓手碰得树枝哗哗响, 他说:“多少聪明的姑娘! 她们一生的幸福呵, 就决定在古尔邦节1晚上。

姑娘心里想着什么? 她为什么一声不响? 琴师和鼓手闪在姑娘后, 嘀咕了一阵又慌忙追上——,“你心里千万不必为难, 三弦琴和手鼓由你挑选……” “你爱听我敲一敲手鼓?” “还是爱听我拨动琴弦?” “你的鼓敲得真好, 年轻人听见就想尽情地跳; 你的琴弹得真好, 连夜莺都羞得不敢高声叫 琴师和鼓手困惑地笑了, 姑娘的心难以捉摸到: “你到底爱琴还是爱鼓? 你难道没有做过比较?” “去年的今天我就做了比较, 我的幸福也在那天决定了, 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 带到乌鲁木齐发电厂去了《天山牧歌》艺术上的特点:,善于选择一些动人的生活片断,把叙事、抒情、绘景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盎然、情景契合无间的艺术境界,促使了以叙带情,重在抒情的新的抒情诗体的成熟语言优美传神、比喻贴切生动,比兴新颖,具有柔和、轻快、明朗的民间牧歌风格和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2.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 《复仇的火焰》是闻捷1960年前后根据自己1950年曾经亲历过的一场发生在新疆东部巴里坤草原上的叛乱事件写成通过叛乱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被平息,“记载下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民族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下帝国主义者和民族反动派的幻想和穷途末路”。

闻捷当时计划写三部,分别是《动荡的年代》(1959年)、《叛乱的草原》(1962年)、《觉醒的人们》但由于“文革”爆发的原因,第三部没有写完,只发表了部分章节尽管这样,《复仇的火焰》仍然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作品之一,有一万五千行之多 何其芳:“这样广阔的背景,这样复杂的斗争,这样有色彩的人民生活的描绘,好像是新诗的历史上还不曾出现过的作品主要内容:,1949年年底,美国为了阻止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向新疆进军,保住自己在新疆的利益,授意他们驻乌鲁木齐的副领事麦克南策划一场叛乱麦克南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巴里坤草原上的反动首领忽斯满作为合作伙伴叛乱发生后,巴里坤草原上的头人阿尔布满金成了骨干青年牧民巴哈尔与妹妹相依为命,因与头人的养女苏丽亚相爱,被利用参与动乱不惜与妹妹及其妹妹的恋人、童年好友、现在已是解放军的沙尔拜决裂后来,受到解放军排长高明的感动,幡然醒悟,在麦克南让其帮助他逃出国境时,依然扭转马头,回到家乡,而让麦克南陷入荒原,喂了野狼《复仇的火焰》的艺术特色 1)气势宏大,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成功地塑造了巴哈尔、苏丽亚等人物形象 2)叙事、写人和抒情有机结合,相互烘托许多抒情片断都可独立成章。

3)出色地描绘了哈萨克民族的风土民情和生活习惯,构成了一幅幅充满了浓郁的草原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4)结构形式、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全诗自始至终基本上采用每小节四行、间行押韵的形式,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格律形式进行写作 5)被誉为是“诗体小说”二、李季,李季(1922—1980),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6年发表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成为解放区重要诗人1952年后,李季长期在西北地区玉门油矿等石油部门工作,创作了大量表现油矿生活的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被称为“石油诗人”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玉门诗抄》《难忘的春天》和《李季诗选》,长篇叙事诗集《菊花石》《生活之歌》《杨高传》和《石油大哥》《红卷》等李季是以创作民歌体叙事诗著称的,50年代他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一是“以民歌为基础,吸收更多的在生活中涌现出来的,适宜于表现新生活的口语来写诗在形式上,也较多地采用了更易于表达复杂思想感情的四行体” 二是“以民歌为基调,广泛采用传统诗、词和新诗的表现手法来创作长诗”1.《玉门诗抄》,李季 ——“石油诗人” 短诗集《玉门诗抄》将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以一种共同的精神内涵贯穿起来,写出了昨天的革命者向今日的建设者的转变,记载了国家经济建设初期艰苦卓绝的历史状况,表现了石油工人的开拓者风貌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2.《杨高传》,《杨高传》分为三部:《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 长诗通过杨高的成长之路,展现了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斗争画卷艺术表现方法上,这部诗运用了传统评书的一些手法,并与七言体民歌结合起来,使故事情节紧凑,曲折多变艺术特色(吸收了我国说唱文学的某些传统表现手法),⑴情节生动曲折而又符合生活逻辑长诗的情节富有传奇性: ⑵铺叙流利,而又善于剪裁说唱文学长于叙事,情节贯穿,首尾相应,人物动作性强,长诗吸收了这一技法,情节波澜叠起,但脉络清晰,又避免了传统说唱文学叙述过于琐细的毛病,做到浓淡相间,长短自如 ⑶易懂易唱,又富于诗意长诗的语言既口语化,“老妪能解”,又琅琅上口,音乐性很强诗人自始至终以民间文学中说唱人的身份讲述故事,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主观感情表现得特别强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