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333教育综合大纲-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KB
约15页
文档ID:482197850
2016年333教育综合大纲-_第1页
1/15

2016年333教育综合大纲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2016年333教育综合大纲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凯程2014全日制教育硕士保录班全部录取, 艺术生王天q同学成功录取到浙师大,她是典型的英语薄弱,跨专业考生,在凯程基本保录班成功将她送入浙师大, 更有大量的考生考入全国各大师范学院,可以说,80%的录取学生都是凯程学员.全日制教育硕士由徐影团队负责教研,试听课程在凯程网站有公布,依托教育硕士资源,凯程历年押题命中率100%,实力决定凯程学员的成功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60分 中国教育史   约30分  外国教育史   约30分 教育心理学   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七、课程(一)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三)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八、教学(上)(一)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三)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   九、教学(下)(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

五)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六)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德育(一)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二)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三)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四)德育途径与方法1、德育途径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2、德育方法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  十一、班主任(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二、教师(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1、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2、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二)教师的素养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十三、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如何选择考研班  考研过程中,大家肯定会选择班,关于报班的问题我有几个特别的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班,是有方法的   方法1:了解这个机构历年考上的情况,有没有视频版的经验谈,这个得详细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机构情况怎么样.例如凯程,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员考入理想院校,网站有他们的经验分享视频,是非常可信的。

    方法2:看资料,看看这个机构有没有配套的资料和课程,如果连讲义都拿不出来,说明他们没有开课经验据我所知,凯程是有完整的配套体系,例如《凯程333教育综合解析》《凯程333教育综合题库》以及集训营333专用资料 方法3:实地去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正规的学校,有没有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设施.   方法4:和咨询老师详细沟通,看看是否专业通过这样的几个策略,就基本能够搞定了.  方法5:去看看这个机构的试听课程,如果不提供试听的课程,肯定是不行的凯程主讲老师是徐影等名师,网站有试听课程,讲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中国教育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教育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  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二、考查范围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5、墨家的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