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建筑图集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4页
文档ID:293463109
江苏省建筑图集_第1页
1/4

江苏省建筑图集 说起江苏省建筑图集,最为有名的就是南通博物苑、栖霞寺、阅江楼、大明寺等江苏标志性建筑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下是中国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江苏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江苏省建筑图集栖霞寺 栖霞寺建筑简介: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也是l 栖霞寺建筑历史: 更名 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隐君栖霞寺,南唐时重修栖霞寺改名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为普云寺、栖霞寺、严因崇报禅院、景德栖霞寺、虎穴寺(因栖霞山又名虎穴山)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现寺为1919年重建 修复 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笔撰写了《重修栖霞寺碑文》,对栖霞寺1500年的历史作了总结和介绍 摄山栖霞寺为南朝古刹,以山多药草可以摄养故名摄山初齐居士明僧绍隐居于此,会法度禅师自黄龙来,讲《无量寿经》于山舍,僧绍深敬重之,因舍为寺以奉。

时为齐永明七年也后僧朗法师来自辽东,大弘三论之学,世称为江南三论之祖僧诠、法朗诸师继之,其学益盛先是僧绍欲于此山造佛像未果,其子仲纬继其志,与度禅师就西峰石壁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高俱三丈有余梁大同中,齐文惠太子与诸王又吝造大小诸佛像于千佛岩仁寿元年,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寺运益隆,遂与台州国清寺、荆州玉泉寺、济州灵岩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未成,归途曾驻锡于此宋元以降兴衰不一明末清初云谷觉浪二师并加修葺清乾隆帝五次南巡俱设行宫于栖霞,益增殊胜太平天国以后乃趋萧条民国初年,诗僧宗仰自金山来稍事复兴,未竟全功而殁其后寺僧以水泥修补千佛岩,佛首涂抹失真,识者臧马解放以来政府对此名刹甚为关注1963年中日两国饰教文化等各界人士共同举行纪念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年盛大活动,日本佛教界以鉴真和尚雕像斋赠中国,奉安此寺1966年,四凶之乱,经像法器多遭破坏,寺僧散于四方,而千佛岩之佛首又被毁,殿堂赖部队保护未受摧残,鉴真像亦幸无恙中国佛教堂供奉鉴真像,以为中日世代友好之纪念如此千年古刹今后宜如何保护,盖后之责也,固略述栖霞寺之盛衰往迹以谂来者江苏省建筑图集栖霞寺 栖霞寺建格局: 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

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幽静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寺前左侧有明徽君碑,是初唐为纪念明僧绍而立,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撰文,唐代书法家高正臣所书,碑阴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所题此乃江南古碑之一,是珍贵文物 进入山门,便是弥勒佛殿,殿内供奉袒胸露、面带笑容的弥勒佛,背后韦驮天王,昂首挺立出殿拾级而上,是寺内的主要殿堂枣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高达10米的释迦牟尼佛其后为毗卢宝殿,雄伟庄严,正中供奉高约5米的金身毗卢遮那佛,弟子梵王、帝释侍立左右,二十诸天分列大殿两侧佛后是海岛观音塑像,观世音伫立鳌头,善财、龙女侍女三旁,观音三十二应化身遍布全岛堂内塑像,工艺精湛,入化传神,令人赞叹 过了毗卢宝殿,依山而建的是法堂、念佛堂和藏经楼藏经楼内珍藏着汉文《大藏经》7168卷,另有各种经书1.4万余册在佛龛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玉像一尊藏经楼左侧为过海大师纪念堂,堂内供奉着鉴真和尚脱纱像,陈列着鉴真第六次东渡图以及鉴真和尚纪念集等文物,这些都是日本佛教界赠送的,是中日佛教界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寺内还新建了玉佛楼,正中供奉一尊高1.5米,重390公斤的玉佛像,玉佛雕凿精细,装金着彩,是台湾僧人星云大师捐赠的玉佛楼两壁挂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彩图 寺外右侧是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槃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第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以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各面均滩两石竞,龛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塔顶刹柱为莲花形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