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常见病虫害图谱枣白腐病在河南、安徽等省均有分布,一般危害较轻病原为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橄榄色盾壳霉 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病斑大,圆形或椭圆形,也有时大小不等,浅黄色至褐色,边缘暗褐色,后期在病叶两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的的分生抱子器1 .农业防治 秋季收集病落叶、病落果,剪除病虫枝及枯枝,集中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2 .药剂防治7月份,在结合防治枣黑腐病、锈病和炭疽病时,喷洒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或倍量式200〜300倍波尔多液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果农称其为 疯枣树”或公枣树”,病原为枣植原体Jujube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发生广泛,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初期先在枣树的上部个别枝上先出现症状,而后发展至全株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及花器退化是该 病的主要特征1 .根部 根部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 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2 .枝条 病树的主芽和副芽同时萌发形成发育枝,并且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叶缘上卷,硬而脆,暗 淡无光新枝上的芽可多次萌发,形成细弱、节间短、叶片小而黄的丛生枝。
病枝一般不结果,疯枝上的 叶,冬季不易脱落3 .叶片 开花后长出的病叶狭长,具有暗脉,淡绿色,容易焦枯,有时在叶背中脉上又长出 1个很小的暗脉片,似鼠耳形4 .花器 病树的花器管出现返祖现象,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退化成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 管,花梗变长4〜5倍,萼片、花瓣、雄蕊均可变为小叶,有时雌蕊变成小枝,具有小分枝,枝头偶尔也能 抽生2片小叶,致使结果枝变成细小密集的丛生枝5 .全株严重时全株死亡1 .农业防治 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 取接穗、接芽或分根进行繁殖,以培育无病苗木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碱性肥和农家肥2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 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0.1%的四环素药液500毫升在树干基部或中下部无疤节处两侧各钻 1个孔,深达髓心,两孔垂直距离10〜20厘米,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含 1万单位的土霉素药液发病初期每亩喷 0.2%的氯化铁溶液75〜100千克,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枣黑腐并主要引起果实腐烂和提早脱落在 8、9月份枣果膨大发白即将着色时大量发病年份病果率20%〜30% ,流行年份可达 50%以上,甚至使枣果绝收。
主要侵害枣果、枣吊、枣头等部位枣果前期受害则先在前部或后部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的变色斑,病 斑逐渐扩大并有凹陷或皱摺,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至黑褐色,打开果实可见果肉呈浅土黄色小病斑,严重 时整个果肉呈褐色至黑色后期 (9月份)受害枣果果面出现褐色斑点,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果肉皇软腐 状,严重时全果软腐一般枣果出现症状 2〜3天后就提前脱落当年的病果落地后,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越冬病僵果的表面产生大量黑褐色球状凸起1、农业防治:①搞好清园工作消除落地僵果,对发病重的枣园或植株,结合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 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②加强栽培管理对发病的枣园,增施腐熟的农家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枣行间种低秆作物以使枣树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发病2、药剂防治:①春季发芽前树体喷 21%复生水剂400〜500倍液,消灭越冬病原②生长期于 7月 初喷第1次药,至9月上旬可用杀菌剂喷 3次,药剂选用68.75%易保1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 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液后期喷施 20.67%万兴EC枣果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枣果锈病各枣区均有发生。
1 .叶片在叶片背面散生或聚生凸起的黄色小疱表皮破裂出现黄色抱子粉时,叶片开始退绿脱落落叶先由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全部落光,只剩下未成熟的枣果挂在 1次枝的枣吊上2 .枣果 当果皮表面受到外界摩擦或刺伤时,木栓层代替了表皮起保护作用,所以果面出现一层锈斑,影响外观随着病原的侵染枣果开始失水皱缩,出观大量落果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1.农业防治 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春季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2.药剂防治 及时防治枣瘦螭落花后 10天喷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其他杀菌剂病原是病毒花叶病在河南、安徽枣区均有分布苗木和大树的嫩梢叶片受害明显,影响枣树的生长 和枣的产量叶片变小、扭曲、畸形,在叶片上呈现深浅相间的花叶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治虫可防止病毒传播灰斑病一种叶点霉菌 Phyllosticta s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为害叶片,病斑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后期中央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其中散生黑色小点, 即为病原的分生抱子器1、农业防治:秋季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掩埋,以减少发病来源2、药剂防治:喷施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枣树腐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又称枝枯病,病原为壳囊抱菌Cytospora sp.枣树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1〜3每年发生枣树,造成新栽幼树大量死亡枣树受害后,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结果晚,产量低病枝皮层变红褐色,发病处呈水浸状,斑块形状不规则,当病斑绕茎一周后,造成病部以上枝干死亡枝皮裂缝处长出黑色突起小点加强管理,多施农家肥料,增强树势彻底剪除树上的病枝条,集中烧毁枣缩果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又称黑腐病、铁皮病,俗称干腰、黑腰、束腰病等病原为噬枣欧文氏菌Erwinia jujubovra Wang Cai Feng et gao 枣果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发生日趋严重,病果率10% ~50%,严重年份达90%以上,甚至绝收病果失去食用价值枣果在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果实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现 红色,无光泽;病斑不断扩大,向果肉深处发展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 黄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收缩;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整果无光泽,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 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果柄也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比健果提早脱落果实瘦小,失水皱缩萎焉, 果肉色黄,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发苦。
1 .农业防治 在秋冬季节清理落叶、落果、落吊,早春刮树皮,集中烧毁;合理冬剪,改善通风透光条 件,防止冠内郁闭2 .药剂防治 花期和幼果期喷洒 0.3%硼砂或硼酸萌芽前喷波美 3〜5度石硫合剂7月下旬至8月 上旬喷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隔7〜10天口f 1次,连续1〜2次枣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串叶病、雾烟病,病原为枣多层锈菌 Phakopsora ziziphivulgaris(P.Henn.)Diet.枣树主要病害,各地都有分布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削弱树势,降低枣的产量和 品质仅为害叶片发病叶片初期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渐变为淡灰褐色病斑处有黄褐色有夏抱子堆夏抱 子堆初期生长在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散出黄色粉状的夏抱子后期在叶片正面对着夏抱子堆处出现不 规则的绿色小点,形成褐色斑状,后期为黄褐色角斑,逐渐干枯脱落发病严重时,枣树上的叶片全部脱 落,只留下未成熟的青枣冬抱子堆一般在病叶落地后产生1.农业防治 枣园不宜密植,应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园内过于潮湿,以增强树势。
晚秋和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 发病严重的枣园,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对树冠喷药,每半月喷1次连续2〜3次在轻 病区于8月上旬喷1次药液即可药剂选用1 : 2 : 200倍式波尔多液,或锌铜波尔多液(硫酸铜0.5份,硫 酸锌0.5份、生石灰2份、水200份),或15%三座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倍 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枣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刺盘抱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 Penz.河南、山 西、陕西、安徽等地有发生引起早脱落果,品质降低,严重者失去经济价值灵宝枣区产量损失 20%-30% ,生病年份损失达 50%〜80%1 .果实 果实发病后,在果肩或果腰受害处,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 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扩大后连片、红褐色,引起落果病果着色早,在潮湿条件下,病 斑上能长出许多黄褐色小突起及粉红色黏性物质对落地病果进行解剖发现,部分枣果由果柄向果核处呈 漏斗状变黄褐色,果核变黑重病果晒干后,只剩下枣核和丝状物连接果皮。
果实味苦,不能食用轻病 果品质也极差2 .叶片 叶片受害后变黄绿色、早落,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状悬挂在枝条上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 合理密植,注重施肥灌水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防止扩大蔓延落叶后,摘除枣吊 及病僵果,清扫落地枣吊、叶片集中烧毁;冬剪时剪除枯枝和病虫枝,烧毁2 .药剂防治 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雨季喷1 : 2 : 3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 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10天喷1次朝鲜球坚蛉 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 同翅目蛉科又称朝鲜球蛉、 朝鲜球坚蜡蛉、 朝鲜毛球蛉、杏球坚蛉、杏毛球坚蛉、桃球坚蛉危害桃、李、海棠、苹果、杏等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削弱树势,重者枯死1 .农业防治在成虫产卵前,用抹布或戴上劳动布手套将枝条上的雌虫介壳抹掉2 .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若虫孵化期喷波美 0.3〜0.5度石硫合剂,48%毒死婢乳油2000倍液,5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 Walker 鳞翅目刺蛾科,又称绿刺蛾、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 曲纹绿刺蛾、洋辣子。
为害苹果、梨、柑橘、桃、李、杏、樱桃、海棠、梅、枣、山楂、枇杷、核桃、柿、 石榴、榆等50多种植物各地均有发生以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叶片上呈现不规则黄色斑块;大龄幼虫食叶,呈现平直的 缺刻1 .农业防治 结合果树冬剪,彻底清除或刺破越冬虫茧发生量大时,可在树干周围的土中挖茧,消灭 越冬幼虫,在果树生长期,人工捕杀幼虫夏季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捕杀幼虫2 .药剂防治 幼虫发生初期喷20%虫酰阱悬浮剂1500倍液,或5%卡死克可分散液剂1500倍液,或 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灭幼月尿3号悬??剂1500〜2000倍液■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鳞刺翅目刺蛾科,又称刺蛾、八角虫、八角罐、洋辣子、羊 蜡罐、白刺毛为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海棠、枣、柿、石榴、栗、核桃、柑橘、茶、 榆等多种果木幼虫食叶低龄啃食叶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