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课 古代印度[8].docx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2.25KB
约5页
文档ID:528326033
第3课 古代印度[8].docx_第1页
1/5

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分析【课标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教学目标】1、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2、引导阅读有关种姓制度的材料,辩证地看待种姓制度教学重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其内容【教学难点】辩证看待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追溯这种野蛮的制度新课探究】追忆导入教师讲述:古代印度相当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在雅利安人形成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时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公元前1500年左右)2、产生背景(1)入侵印度之初,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2)氏族制度解体,阶级分化加剧,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3、种姓制度的内容史料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分别创造出四个等级的人,并为这四种人规定了特定的职责和义务教师: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P12,归纳出种姓制度具体有哪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第一种解释方式: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

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第二种解释方式:(学生讨论学习后派代表填空)等级名称职责和义务最高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和宗教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第四等级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受雇于上一等级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4、种姓制度的特点史料1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吃;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

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史料2《摩奴法典》规定:首陀罗辱骂前三种姓,就割去舌头婆罗门侮辱首陀罗将被处以罚款;出身低贱者无论用哪个肢体击打出身高贵者,该肢体就将被切断首陀罗对婆罗门提出意见,就把滚油灌入耳中和口中;首陀罗与高种姓者同坐一桌,要在臀部烙印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种姓制度有那些特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教师补充:四大种姓等级森严、相互隔离;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种姓内实行内婚5、种姓制度的目的和实质教师提问:婆罗门编造种姓制度的用意何在呢?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教师补充: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教师提问:种姓制度给后来的印度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1)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2)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3)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缓慢的,因此,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影响比较小,相对安定的印度依然是世界上具有优秀文化成就的农业大国。

4)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进步迅速,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印度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世界大国,19世纪中期,终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仔细探究了古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知道了它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一起讨论得出了它给印度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也正是因为种姓制度的给印度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才使得印度人们称它为“民族的诅咒”那么,种姓制度到这里我们就学习完毕下一节课,我们将会学习本课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也就是佛教给同学们留一个思考探究的问题:佛教为何能一度成为古印度的国教?【板书设计】 婆罗门 刹帝利 内容 吠舍 首陀罗你 等级之外还有最为卑贱的贱民种姓制度 四大种姓等级森严、相互隔离特点 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种姓内实行内婚 创立的目的和实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