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粒种子》说课稿 (参考教案) 《一粒种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师们都对比熟谙,由于这是一篇常识性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所需的条件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是朗读的好教材,因此也被编入了省编教材《一粒种子》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分为四个片面: 第一层(第一节)写粒种子睡在泥土里,春天来了,觉得很温和"温和'一词暗指和暖的春天到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其次层(其次节)写种子喝了水觉得很安逸在泥土里的种子喝到水,侧面说明春天大地解冻,雨水充满,暗指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第三层(第三至第七节)写种子和蚯蚓的对话,讲春天来了,春风吹着,阳光璀璨"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这些对话,暗中说明种子发芽出土需要空气,也说明蚯蚓松土对种子发芽的好处 第四层(第八、九节)写春天的喧嚷景象和种子确定要破土而出的猛烈愿望结果一句"啊,好个光明的世界!'写出了种子出土后感到诧异、兴奋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全文有四处写到"把身子挺一挺',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含而不露,生动好玩,使课文弥漫了活泼的童趣但在教学时,我们要留神:这是篇常识性童话,既要讲究科学性,使学生获得一些简朴的植物生长的学识,又要留神个要上成常识课,要根据童话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种子与蚯蚓的对话、排比句及结果一句举行朗读指导,读出语气,以读代讲,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根本技能的培养,在训练学生听、读才能之外,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举行说的训练,文中有三幅插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查看才能、思维才能和想象才能 第三幅插图:教师在讲到"啊,好个光明的世界!'教师指导学生留心查看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风景,如能把前几课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内容综合起来说一说更好,不仅举行了说的训练,又充分会意了春天那种活力勃勃的美观景象因此我制订的教学目标是: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确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朴的植物生长的学识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温和、安逸、蚯蚓、招呼、松土、泉水、喧嚷、突然、光明、世界'等词语的意思3.能用"喧嚷、也'各写一个句子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看起来,这个目标与第一个目标重复,其实不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不仅仅要学生掌管种子发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说话才能、概括才能) 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管的2500个常用汉字,概括要求如下:一年级掌管430个,两年级掌管680个,三年级掌管580个,四年级掌管450个,五、六年级掌管360个。
由此可见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2个生字,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难点是:字音:和(huo)是多音字:挺(ting)后鼻音蚓(yin)前鼻音钻(zuan)泉(quan)三拼音字形:"挺、世'的笔顺字、词义:挺喧嚷突然学识:懂得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