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最全)

geb****qin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650.50KB
约11页
文档ID:291757366
高中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最全)_第1页
1/11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高一语文必背课文理解性默写必修三必修三蜀道难蜀道难1、 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2、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3、 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4、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 了 , 困 危 之 状 如 在 眼 前 , 体 现 这 一 内 容 的 句 子 是“,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 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 山谷空鸣的场景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 1、 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3、 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三) 1、 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登高登高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2、本首诗歌的主旨句,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句子是:,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是:,4、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它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而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句子是:,琵琶行琵琶行1、 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3、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5、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6、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7、 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描绘出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8、 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9、 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 第一次侧面描写弹奏技艺高超,使人流连的句子是“, ” 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 来进行侧面描写音乐效果; 最后一次 “凄凄不似向前声” ,作者又用 “ ”作侧面描写锦瑟锦瑟1、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2、 锦瑟一诗的诗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3、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4、 锦瑟中运用典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 ”用典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 的千古名句是 “, ”5、 锦瑟诗中“,”抒发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马嵬马嵬1、 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2、 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 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1、 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诸 侯 贵 族 的 奢 侈 浪 费 行 为 ) 与“”(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 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劝学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 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师,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 ”的观点是相同的,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3、 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4、 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5、 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 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 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6、 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 的境界7、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8、 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9、 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过秦论过秦论1、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3、 过秦论 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师说师说1、 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其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2、 师说中阐述了师生间的辩证关系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3、 荀子劝学篇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 ”的观点是相同的4、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其中, “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 “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5、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6、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7、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必修四必修四望海潮望海潮1、望海潮 词中的 “”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2、 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_, _ ”3、 望海潮 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 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 ”4、 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 ”雨霖铃雨霖铃1、 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2、 雨霖铃中的“_,_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 雨霖铃下片中“ _,_!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4、 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5、 雨霖铃词中的“_,_ ”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1、 既点题, 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 ”2、 具体描写 “江山如画” 之意的诗句是 “, ”3、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4、 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5、 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 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 6、 感叹自己多愁善感, 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 ”7、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定风波定风波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2、词中的“,”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 。

2、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 “,?” 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3、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 ”4、 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 “_, _, _”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 “, ”2、词中赞扬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建立刘宋的句子 是: “, ”3、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是:“, ” 作者用典抒情, 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词句是: “_,_,。

”作者也是以此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5、词中用: “_,_,_ ”典故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6、词中的: “_,_,_?”句子是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醉花阴醉花阴1.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 ”2.词中的“,_,_ ”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声声慢声声慢1、 “_,_,_ ”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2、 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3 、 声 声 慢 中 “ _ , _ ,_ ” 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4、声声慢 中的:“_ _, _、 _ ”该句,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1.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_,_ 2.门客请辞除认为蔺相如胆小外,更在于他们觉得 _,!3蔺相如说出躲避廉颇的原因是,4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的句子:“,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