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测压基本知识概述(一)肛肠动力学的概念用静力学和动力学的措施来研究结肠、直肠、肛管(涉及盆底)的多种运动方式,从而对排便生理、肛门自制生理及有关肛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称为肛肠动力学(Anorectal Dynamics)平时,固态粪便储存于乙状结肠甚至降结肠中结肠及直肠松弛,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均处在张力收缩状态在结肠至肛门这一段距离中,存在着一种远心端压力高,近心端压力低的向心型压力梯度和蠕动波梯度,排便阻力不小于排便动力,粪便得以储存(自制)排便时,结、直肠肌收缩,肠腔内压增高,腹肌亦收缩使腹压增高,而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均反射性松弛,肛管压力迅速减少,上述压力梯度逆转,排便动力不小于排便阻力,粪便排出肛门(自制解除)这两种状态下肛管、直肠、盆底的功能变化及各器官协调功能均可通过压力变化而体现出来,测定这些压力变化便可判断有关器官的功能和协调状况二)肛肠动力学的发展概况压力测定的措施诊断肛肠疾病始于30近年前,但其历史却可上溯到一百近年前1877年Cowers发现扩张直肠后内括约肌短暂松弛,她即将之称为直肠内括约肌克制反射Denny-Brown等(1935)肯定了这一发现。
Callaghan和Nixon(1964)报道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此反射缺如1967年,Schnaufer、Lawson、Nixon等分别刊登文章,简介用肛管直肠测压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措施此后,应用者逐渐增多七十年代初开始将肛管直肠测压的措施用于肛肠外科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如痔、肛裂患者肛管压力变化及扩肛治疗后压力的变化后来,又相继有人报道排便失禁、直肠脱垂、肛瘘、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会阴下降综合征等疾病肛管直肠测压的成果八十年代始,人们又用肛肠测压法评价多种肛肠手术后患者的肛管直肠功能,将其用于排便失禁的生物反馈治疗,将骶神经—肛门外括约肌反射用作术中监测手段,协助鉴别神经组织近几年来,测压措施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多种措施已广泛地应用于肛肠外科的各个领域,被公觉得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有用的诊断措施显然,"测压"这一名词已难以全面精确地体现本措施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作者在工程界学者的协助下,于1986年提出"肛肠动力学"的概念,以期替代“测压”一词三)肛肠动力学检查的意义排便、自制以及多种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结肠、直肠、肛管、盆底的力学状态变化有关由于波及的因素诸多,机理十分复杂以及检测手段的限制,过去医师们仅能凭病人主诉和直肠指诊x线照相所提供的比较粗略的形态学资料进行判断,而难以对它们的功能,特别是运动状态下的功能进行定性、定量观测。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排粪造影技术,使人们对大肠肛门运动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的观测成为也许,但对这些过程申肉眼无法观测到的力学状态却难以精确理解,动力学检查正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手段,从而在肛肠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它与肠道转运功能检查、排粪造影检查、盆底肌电图检查结合应用时,能提供有关结肠、直肠、盆底、内外括约肌生理的许多重要的基本信息,从而使肛肠外科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水平有了提高四)研究肛肠动力学的基本规定研究肛肠动力学,应具有坚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如肛肠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解剖学、消化道生理学,要特别熟悉活体解剖和X线解剖,这样,才干获得符合实际状况的动力学检查资料应熟悉肛肠疾病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症状学,所得资料须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解释,切忌仅凭检查成果下诊断还应熟悉力学基本原理,并有一定电子学基本只有这样,才干对的使用仪器,精确收集资料,合理应用所得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临床现象机械地套用现成数据将也许导致错误的判断五)排便过程中的力学变化安静状态时,直肠一般呈空虚塌陷状态,此时,静息压力为0.49kPa左右,并有约5次/分的蠕动波此种压力和蠕动波频率,均大大低于内括约肌为主导致的肛管静息压(6.79gkPa)和蠕动波频率(14.9次/分)。
部分人直肠中也可存有少量成形便,但并不引起便意直肠瓣及迂曲的乙状结肠也许制止粪便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直肠由于直肠收缩强于乙状结肠,这种肠道运动的逆向梯度也有助于直肠保持空虚状态乙状结肠或更近端结肠的收缩可将粪便驱入直肠当进入直肠的粪便的量少、速度缓慢时,不会引起直肠的反射,也不会产生便意但当一次进入直肠的粪便达10ml以上,且速度较快时,将引起直肠——括约肌的阂值反射:外括约肌立即收缩使肛管压力忽然升高,这种收缩仅持续1-2秒,随之内括约肌张力轻度下降,肛管压力轻度下降数秒钟后可恢复正常在尚未引起便意之前,这种肛管压力下降的限度和持续的时间随每次迸人的粪便量的增多而增长在内括约肌弛缓时,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以补偿部分临时失去的肛门自制功能前述未产生便意的状况下,直肠肛管对进人直肠的内容物的反映,以自动、非意志性维持自制为主当进人直肠的内容物增长到1lOml左右,直肠内压达2.45kPa左右时,内括约肌便会持续弛缓,失去其自制能力,体现为肛管静息压大幅度下降,不移除刺激,内括约肌不会恢复张力;同步,这一容量会刺激盆底排便感受器,引起持续的便意(1分钟以上)并伴有直肠规律性收缩此时肛门自制全靠盆底肌及外括约肌积极收缩维持(意志性自制)。
若盆底肌麻痹,便会发生失禁若环境不许可排便,盆底肌及外括约肌的强大收缩可压迫内括约肌反射性地使直肠及结肠松弛,粪便返回上方便意消失,内括约肌恢复张力若环境许可排便放弃积极收缩,外括约肌、盆底肌便可反射性松弛,粪便顺利排出当进入直肠的内容物增长到220ml左右,直肠内压达4.6lkPa时,不仅内括约肌早已失去自制功能,并且强烈急切的便意及盆底肌、外括约肌持续收缩难以超过60秒的特性将便盆底肌、外括约肌完全松弛,肛管压力骤降,W同步因反射性腹压上升而使直肠内压急剧升高,可达14.7kPa,排便动力超过排便阻力,直肠内容物排出排便时除上述压力变化外,由于耻骨直肠肌的松弛后退,肛管直肠角变大,直肠和远端结肠的纵肌收缩便肠管缩短,乙状结肠和直肠间的角度也变大以上两方面的变化即1)压力梯度逆转,(2)排出通道缩短变直,足以排空直肠甚至高达脾曲结肠中的粪便因此,一次合理的排便应当有内、外括约肌、盆底肌的同步弛缓,排便压的有效升高及排便通道的畅通无阻一次直肠排空后,内括约肌缓慢恢复原有张力,而不受意志影响外括约肌先为反射性收缩,然后再恢复本来的张力收缩状态,但也可维持其松弛状态,以待下一次直肠充盈与排空。
六)肛肠动力学检查的仪器进行肛肠动力学检查的仪器诸多,但原理相似,均由测压探头、压力换能器、前置放大器、记录仪四部分构成现分别简介如下:l.测压探头接感受压力的器件不同分为充气式、充液式、管端微型压敏装置三类:(1)充气式:分开管式、闭管式,后者又分单囊式、双囊式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影响压力的精确传导,特别是在囊内含气少时,现已不用充气式探头测肛管压2)充液式:分开放式与闭合式前者分持续灌注式和非灌注式,后者亦分单球式、双球式现多用持续灌注式或单球式3)管端微型压敏装置:A:金属应变片式和涨丝式,其长处是温度系数小,稳起性高,但敏捷度低,体积大,频响差B:半导体式,系运用半导体单晶压阻效应原理设计,体积小,重量轻·敏捷度高,温差系数小,且频响特性好,线性良好,功率消耗小现按临床应用措施简介如下:(1)开管式:以细导管开放灌注法应用较多一般可采用输尿管导管或硬膜外麻醉导管可单用一根亦可将三根集扎成束其中一根连接于直肠扩张球,可经此管向球内注气或抽气;另二根顶端封闭,近顶端处开侧孔,直径1-2mm,两孔朝不同方向,两孔间距以分别相应于内、外括约肌为准为使测压孔不被堵塞,常用生理盐水灌注,使用输液泵或加压注射器,灌注速度一般为0.5-1ml/分。
开放灌注管因口径小,对肛门括约肌静息状态干扰小,但对肛管运动细节显示较差2)闭管式:单球充液式为聚乙烯塑料管端附一8mmx4mm乳胶小球,充水后用直径1.5mm的聚乙烯塑料管连于压力换能器,其可感受内、外括约肌综合压力双球充气式探头为在一硬管上捆扎两个橡皮小球,使成两个独立的腔,各腔以导管分别引出;插入肛门后,先向内侧小球充气5-10ml,轻轻向外拖,直至感到有阻力为止,此时内侧小球位于内括约肌水平,然后向外侧小球充气,其便对准外括约肌皮下部,这样该探头便可在一定限度上分别反映内、外括约肌的活动状况据作者经验,单球充液式探头使用以便,压力反复性好,肛管运动的细节显示清晰,但如密闭不好,系统中有渗漏的话,将影响测量精确性,并使基线移动开管灌注法受灌注速度影响较大,灌注压力低时,肛管运动细节不易显示,压力变化的速度也不能及时显示,易被粪便堵塞,且对灌注泵质量规定也比较高,但它没有闭管测压易受渗漏影响的缺陷3)管端微型压敏装置:插入时不会象小球探头那样牵张括约肌,也不会象灌注法那样持续漏液刺激肛周皮肤,易于精确放置,因不需压力传导介质,也克服了流体静压、粘滞力带来的影响,缺陷是容易损坏,且价格昂贵。
2.压力换能器是一种能敏捷感受外界压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工程上易测到的量(一般为电信号)的装置按临床使用方式分为通用型,导管型(管端换能器),埋植型,智能型(如无线电遥测丸)按传递压力的介质不同可分为气导式、液导式七十年代此前多为构造型,即先用敏感元件把压力信息转换为位移、应变等物理量,再用传感元件进行二次变换为电量构造型压力换能器常有机械零件,寿命、精度及可靠性均受一定限制七十年代后来压力换能器开始向物性型发展,即运用某些材料(如半导体、压电体、陶瓷元件等)感受压力信息既无相对运动,又无磨损,故精度高,可微型化如硅集成电路压刀传感器,敏捷度高,输出信号比其她类型者大1-2个数量级,信噪比高,对二次仪表规定也低3.前置放大器 压力换能器输出的信号一般比较小,局限性以推动记录议器,这就须对输出信号进行放大(这时就需用前置放大器放大压力换能器输出的单薄信号) 4.记录仪一般可采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台式平衡记录仪,示波器,也可将压力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对信号进行自动分析、记录并打印成果,但不能对信号施加过多影响,以免掩盖真实状况如用记录纸描记曲线,记录仪应具有不同的走纸速度,便于记录中根据不同的规定使用。
5.其她(1)直肠扩张球:用高顺应性的乳胶球缚于聚乙烯塑料管头端该管最佳是双腔,以便一腔注入或抽出气、液体,另一-腔测定压力2)测压探头:应在导管上标明刻度,以便从体外能清晰理解探头进人深度3)多种连通气、液体的管道:必须是低顺应性的,以免缓冲压力变化,影响观测精度4)灌注装置:规定灌注速度精确、均匀,否则将导致压力曲线人为的波动,影响精确性5)注射器:2ml、5ml各1支作充液之用,100ml的2支作充气之用6)牵引设备:牵拉测压探头之用,规定速度均匀,可调节用台式平衡记录仪者,可运用记录仪滚轴作牵引七)肛肠动力学检查的准备工作1.病人:一般不必特殊准备不要在检查迈进行灌肠,由于一次清洁灌肠可影响肠粘膜、肠道运动达数小时之久可嘱病人自行排便,以免直肠中有粪便而影响检查检查前亦不应进行直肠指诊、直肠镜检以免干扰括约肌和直肠粘膜冬天,检查室内必须温暖,以免寒冷导致肌肉收缩影响检查成果因系无创检查,并无痛苦,惟需时较长,应事先阐明2.检查者:检查者应事先联接仪器各部,充气充液,接通电源对探头施加压力以检测仪器敏捷度、稳定性、反映速度检查密闭系统有无渗漏一般将探头置于病人肛缘作为零点每次检查前应精拟定标并在记录纸上注明检查日期,以备查考。
检查时一切必要的用品如100ml注射器、石蜡油、胶布、棉签、卫生纸、垫布、记录笔等均须放置于以便处,以便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