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山水篇(九年级专题复习课)安陆市赵棚镇初级中学 李东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相关山水篇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过程与方法——学习写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整理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背景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写景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写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整理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背景难点——感受作者写景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图表法,探究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学生整理好相关资料,如各篇目写作背景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云南大自然风光山水风景>视频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使得山水写景散文成为古代诗文浓墨重彩的一笔板书:文言文之山水篇)二,篇目介绍及考点梳理1, 篇目梳理:八上:《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八下:《小石潭记》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2, 考点梳理这节课重点在于探究写景写法,进而感悟文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来欣赏一下山水之美三,欣赏山水之美1, 学生欣赏图片,欣赏山水之美(结合课文写景部分,加深感悟)2,瑰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三峡》三峡山水之四季变化之美:山:险峻美;夏水: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秋:凄凉美 《答谢中书书》中古来共谈的山川之美《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庭院似幻亦真的月色《与朱元思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小石潭记》小石潭的水清、石异、源曲、境幽 《岳阳楼记》 巴陵郡“盛状” 岳阳楼“大观” 《醉翁亭记》琅琊山醉翁亭周围“四时之景”、“朝暮之景” 《湖心亭看雪》西湖天与云与山与水的瑰丽雪景可以说,每篇写景散文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原因除了在于作者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还在于运用了多种写法。
四,探究山水之法1.学生小组合作,分说写景手法并举例(回归课文写景语句,理论联系实际)2,归纳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色彩的变化,先闻其声后见其形,) 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动、静结合(或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点、面结合(整体轮廓与局部描写) 景、情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时、空结合(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变化,移步换景)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修辞及描写 白描及对比、衬托写法多种多样,景物栩栩如生,如同身临其境,源于作者也是感受深刻,源于他们投入了很多的情感五.感悟山水之情1,透过写作背景感悟山水之情示例:《记承天寺夜游》: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月后,被贬至黄州,不得签署公事,实等流放写于被贬第四年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胡欣喜,漫步的悠闲——豁达乐观,笑对人生2,通过找文眼感悟山水之情示例:《湖心亭看雪》文眼——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情感——对大自然的赞赏和避世,清高,脱俗的情怀3,写作背景归纳A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B社会动荡,政局黑暗,看透现实,避世隐居,表明志趣——《答》《与》《湖》C仕途失意,政治遭贬,寄情山水,排前抑郁——《记》《小》《醉》《岳》D遭遇相似,感同身受,互相劝勉——《答》《岳》4,情感归纳A探山访水,源于热爱 B厌弃世俗,寄情山水,消极避世C仕途失意,遭贬的苦闷,落寞,孤寂 ,悲凉D虽遭贬谪,但仍豁达乐观,积极入世,为民请命E友人互勉可见,面对失意,面对仕途坎坷,面对遭贬谪,文人寄情山水所抒发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有欧阳修的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这种积极入世,也有柳宗元贬官后的失意孤凄难以自抑的消极避世。
我们应该该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心境呢?六,拓展迁移消极避世——迁客骚人积极入世——古仁人小结: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但只要心胸豁达,淡泊名利,以平和之心享受生活的乐趣,就能化忧郁为释然七, 板书设计欣赏山水之美文言文之山水篇 探究山水之法感悟山水之情。